哪些企业不好意思到美国上市

时间:2022-10-24 06:37:32

哪些企业不好意思到美国上市

如果不想排内地IPO的长队,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呢?本期,我们邀请到宏源证券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易聪和金融市场观察员唐学鹏,为那些有意投身海外资本市场的企业主答疑解惑。

A1:从投资者角度看,美国市场肯定比香港市场资金丰富、结构完善、国际影响大;从IPO审核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要对信息披露进行审查,对上市公司的资质并没有太多要求,主要交由市场来决定。通过SEC的IPO审核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对法律会计披露要求非常高,至少需要3个月才能达到SEC基本满意的要求。通过SEC审核后,交易所的审批就相对比较简单。

而香港市场IPO由香港证监会(SFC)和香港交易所联合进行,港交所上市科审核通过后再交给SFC,不仅对信息披露进行审查,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有要求,整个过程在4-6个月。

从管理层套现来讲,两个市场差别不大。从发行定价来看,两者基本都是采用簿记方式,也是包销制为主导。不同点在于香港市场包括公开认购及机构配售,而美国市场以机构为主。

综合来看,美国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尤其是对企业经营本身并不做太多要求,从而成为全球创业企业的融资首选。我认为,您去美国市场上市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但也要考虑上市的成本问题,具体请咨询您的融资顾问。

A2:6月份以来券商资管的“大集合”产品(起步认购5万元)发行受限之后,不少券商资管将依靠公募基金(起步认购1000元)的发行来弥补此项空缺。我觉得一开始各券商资管还是会延续大集合产品的风格,不会一味地模仿市场上受欢迎的公募基金产品。

而将来我也不认为两者的公募基金产品会高度雷同。券商在公司研究以及金融衍生品方面拥有作为卖方的天然优势,而基金公司在某些创新理财产品(例如ETF、LOF、量化等)上有着先行的优势,最终会各自摸索出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投资管理之路。

A1:几个地方的上市规则不一样,应该根据你公司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上市地。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微妙的地方,比如风头不可一世的ALBB,它就不好意思去美国上市,因为VIE把很多美国投资者“坑”了。在雪地里面撒过野,就不好意思还继续在雪地里面堆雪人。所以,它可能会在香港上市。

至于高管股权套现,一般为了保护其他投资者,都有锁定期,比如5%以上的都有一年左右的锁定期。各地规则大同小异,基本精神是相同的。股权套现跟锁定期长短其实关系不大,锁定期短不代表就更有利,说不定这反而造成负面市场预期,错过了最佳交易时间段。

A2:券商这几年很可怜,股市很熊、IPO又停了,经纪、自营和承销都很艰难,能做起点为1000元的公募基金,算是多盛了一碗饭,这是好事。一般熊市是放松管制、业务创新期,券商能做公募基金,也能做集合理财,产品形态也许更丰富。但这是个熊市,所以还处于耕耘期。

上一篇:现代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策略提升分析 下一篇:探析煤矿采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