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石灰土特殊地基处理施工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24 06:22:55

8%石灰土特殊地基处理施工及质量控制

摘 要 石灰土是道路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它是用生石灰、粘土或亚粘土,按重量比,经洒水、搅拌、闷料、碾压后结成板体而形成的材料。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就8%石灰土特殊地基处理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叙述,希望通过以下叙述,能与各位同仁相互交流。

关键词 8%石灰土;特殊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8-0069-02

1工程概况

该工程部分地段地势低洼,地下水位偏高,距地表1m左右,地基土层含水量呈饱和状态,土壤呈软塑、流塑状态,褐色、灰褐色,地基承载力较低。且该段的路基填筑高度较低,对基底的要求更高。因此需对该地基进行处理。采用8%石灰土进行特殊地基处理。先将原地面土挖深25cm,加8%石灰剂量进行拌合压实,再此基础上再加铺8%石灰土路基厚20cm,碾压密实。这样增强地基的强度,便于大型施工机械行驶和路基稳定。

2施工方案

采用8%石灰良,先将地面土挖深25cm,加8%的石灰剂量拌和压实,然后再铺20cm石灰剂量8%的灰土,碾压密实。采用路拌法施工,用稳定土拌合机拌和,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整平,YZ18型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密实。

3主要施工工艺

3.1施工前准备

3.1.1准备下承层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既有房屋、通讯、电力设施、坟墓、水井及其它建筑,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拆迁处理。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杂草等均在路基施工前清理干净,将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对填方地段的原地面进行表面清理,填方地段清理完地表面后,根据要求进行整平至符合规定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作业。

3.1.2施工放样

项目部测量班根据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导线点,精确定出路基中线,并进行高程测设,根据高程推算出路基设计宽度,边线宽为设计宽度加30cm,以保证路基边部石灰土混合料压实度的可靠性。

3.1.3备料

备土:取土前,应先将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土中的超尺寸颗粒应予以清除。应在预定的深度范围内采土,不应分层采集,不应将不合格的土采集在一起。

备石灰:石灰采用生石灰,直接在现场进行消解。石灰应选用标准规定的III级以上的石灰,石灰的质量应符合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70%(钙质),≥65%(镁质)。石灰短期存放可于路侧架设木板堆放,以苫布苫盖。

3.2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艺

3.2.1卸置和摊铺土

外进土时应根据8%石灰土层的宽度、厚度和要求的压实度,计算需要的干土数量。根据进土的含水量和运土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土的堆放距离,按每车土摊铺的面积作为一个方格,在路上划定方格网,分格卸土。

每车土所铺面积按下式计算:

A=G/(1+w%)/(h*ρ*S)

式中:A-每车土所铺面积;

G-每车湿土的标准质量,103kg;

w-土的含水量,%;

h-灰土摊铺厚度,m;

ρ-灰土混合料最大干密度,103kg/m3;

S-混合料中土的百分含量,%。

采用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上述计算距离卸置于路基表面的中间,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够或过多。

铺土采用TY180推土机和PY180平地机摊铺、排压和整平,铺土应符合纵横断面线型、宽度并应达到符合要求的厚度。土在路基上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送土只宜比摊铺土工序提前1~2天。并应将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

3.2.2洒水闷料

当已摊铺好的土其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应根据每立方米土中含水量进行计算,用洒水车控制洒水量一次补足到最佳含水量。并视具体情况高出1~2个百分点,细粒土宜闷一夜,中粒土和粗粒土,视其中细粒土含量多少,可缩短闷料时间。当含水量较大时,应摊开翻拌晾晒,当含水量合适后,再整平使厚度达到要求。

3.2.3整平初压

土层整平后,先用压路机碾压1~2遍,使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3.2.4布灰

布灰可采用以下三种形式中的一种:用机动车布灰。先在灰土作业层面的路中央划一条灰线,根据每延米使用的石灰量,将消解合格的石灰运至作业面沿灰线码出一梯形灰带,每延米梯形灰带的石灰量就是该延米路的石灰用量,待检验合格后,用人工扣反锹逐次排列均匀布撒在相应段落上。

手推车运布时,以一车石灰为单位计算摊铺面积,并按此面积大小划定网格,人工均匀布撒石灰。

袋装灰宜以50kg或100kg为单位按比例计算摊铺面积,划方格人工均匀撒布。铺灰应掌握边线准确,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控制铺灰厚度符合要求。并应不少于40m一断面检查石灰的松铺厚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符合预定的石灰用量。

3.2.5拌合与洒水

拌合采用稳定土拌合机拌合。一般拌合两遍。使用稳定土拌合机拌合时,第一遍不宜翻拌到底,应留2cm~3cm,以防止石灰下沉集中在底部翻拌不上来,形成灰夹层;第二遍翻拌时,一定要翻拌到底,并对下层略有破坏,宜1cm左右。这样既能消除夹层素土,又能使上下两层结合更好。翻拌过程中,应跟人随拌合机随时检查翻拌深度是否满足要求。翻拌两遍后,试验人员应跟班检查含水量和灰剂量,如石灰土含水量不足,应用洒水车补充洒水,洒水后,应再次进行拌合。使石灰土混合料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大1%~2%。

拌合完成的标志是:拌合深度适宜,无夹灰层和夹土层现象,混合料色泽一致,无灰条、灰团和花面,土块破碎合乎要求且水份均匀合适。

3.2.6整型

混合料拌合均匀后,立即用PY180平地机初步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刮平后,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直到合格为止。

3.2.7碾压

整形后,经检查标高、平整度、含水量、含灰量均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碾压。先用振动压路机不开振排压一遍,然后用YZ18振动压路机振压2~3遍,接着用压路机静压1~2遍,达到表面无轮迹,无软弹后检查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停压。

碾压时,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3轮宽,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km/h~1.7km/h为宜,以后采用2.0km/h~2.5km/h。

碾压应使各部分碾压次数相同,路基的两侧应多压2~3遍。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用气腿夯夯实至规定要求。压实度应满足路基同部位填土压实度要求。

4施工要点

对进场的材料应严加控制,一定要使用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并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为掌握配料准确,应加强对铺土与铺灰厚度的检查。铺土厚度可以用插钎方法检查,合乎要求方可摊铺石灰。铺灰厚度应切荐检查,必须合乎要求。拌合工作的检查应以拌合深度和混合料的均匀性含水量、石灰剂量为重点。开始拌合前应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如含水量偏小,应适当加水。

拌合时应检查和调整拌合深度,以保证拌合深度适宜。严防素土层的出现。整型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混合料中不应有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严禁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整形。在混合料接近处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压实要求。

5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责任制,实施项目经理质量终身责任制。层层签订质量终身责任书,实现以人员素质保证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各项制度和现场操作到位的良性工作循环。项目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质检员及各级技术人员职责明确,奖罚分明。推行全员质量责任制,提高全员质量的自觉性。

全体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做好施工前的技术指导工作并确保按正确的施工方法施工。加强人员素质培训,强化质量意识。QC成果定期制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现行技术标准,加强施工质量控制、配备检测设备,对施工中每一道工序随时进行检查,强调以自检为主,以监理工程师检查为准。严把材料进料关,凡使用的材料必须经过检验,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使用。通过检测密实度、平整度等项目判定质量,合格后进行上一层填土作业。

6 结论

在对石灰土特殊地基处理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提升管理意识,做好协调与统筹,对于施工中遇到问题需要及时给以妥善处理。技术人员一定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对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序加强施工的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庆凯,任本杰.公路工程石灰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工程与建设,2006(4).

[2]张伟.石灰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5(11).

[3]刘巍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对比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2).

[4]罗金玲.公路石灰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4(11).

[5]王东涛.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9(23).

上一篇:浅析扎根理论在管理学研究领域里的发展与应用 下一篇:豆瓣网的品牌构筑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