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为孩子铺路架桥

时间:2022-10-24 06:12:41

家校携手为孩子铺路架桥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家庭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都希望子女跳出农门,但教育孩子的方法欠缺。有一部分家长常年在外打工,还有一部分家长经商,没有时间管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看孩子,很少和孩子交流,偶尔有时间回家看看孩子,不是指责就是打骂,反而适得其反。在实践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教育方法,使家校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路架桥。

关键词:家校;教育;农村;孩子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0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01

一、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现状

(一)互相推诿

一些家长认为家长管养育,学校管教育,他们在拜托教师的同时,卸下了家庭教育的重担。一些教师则认为八小时外应由家长管,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是分外事,不愿管。

(二)放任自流

一些家长和教师认为是金子早晚会发光,不用多费心。也有一些教师想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却感到难以着手。

(三)互相埋怨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能不能学好关键在教师,学不好,教师该负责。某些教师则认为学生学不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好。

(四)家校合作意识淡薄

许多家长不习惯也不愿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而个别班主任则认为只要把学生在校期间内的学业抓好,一些正常的班级活动搞好,别出什么安全事故就行了,至于学生回到家里表现如何那就与自己无关了。

二、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树立合作意识

班主任与家长应明确,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误,教育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善于言辞,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好动,有的爱静;有的胆大,有的胆怯;有的反应敏感,有的反应迟钝。实践证明,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的了解,既要见林又要见树。班主任和家长只有树立合作意识,通过学生的外在表现去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引导他们,才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合作工作

为了把家校合作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家校领导小组和家长委员会,聘请不同身份,热心学校工作,教育子女有成效且在家长中有一定威信的家长担任委员,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研究学校、家庭如何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问题,制定下一步家校合作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委员也要及时反映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这样,平等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协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三)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合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常见形式,是广泛联系家长,解决普遍性问题,吸引家长参加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最佳时机。家长们平时工作非常忙,难得抽出时间来学校和教师见一面,但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希望从多方面了解孩子。家校共建正好搭建了这个桥梁。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家长会的召开,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和孩子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班主任可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和家长不同层次需要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如个别孩子不爱学习英语,教师可把这些孩子的家长请到学校来,在家长会上给他们讲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教给他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四)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保持沟通

现代通讯具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的特点,是家校联系的纽带。在信息通讯发达的今天,电话、手机几乎在每个家庭都普及了。每学期初,教师都要把每个学生的地址、联系方式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

三、家校合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定期家访

班主任要真正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必须坚持家访。我提出了几个必访:生病学生必访,不爱学习的学生必访,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必访,问题学生必访,单亲家庭的学生必访。家访前要求教师明确这次家访的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在访问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要诚挚,言辞要恳切,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上门告状,这样易激起家长的怨气和反感,不利于家长的配合。另外,家访还要找好合适的时间。家访前,必须和家长约好时间,不可冒然家访,最好选择学生放学后或节假日,且时间不要太长,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彼此尊重对方

这学期开学初,我校五年级的一名男生王某迷恋网吧,未准时入校,该班主任先从市场附近的网吧找回了他,然后给家长打电话:“说你家孩子很聪明,上课积极发言,但我发现好像视力不好,你能抽空来学校一趟吗?”家长马上赶到了学校。班主任非常委婉地向家长说出孩子上网的事件,要求家长少给孩子零花钱,结果家长积极采纳了教师的建议,没有打骂孩子,而是一起配合班主任对孩子进行教育。现在,而且这名学生已经改掉了迷恋网络游戏的坏习惯,期中考试进步很大。

(三)以诚相待

这学期,我校的一名男孩在课间不小心把一个女孩的手用砖头打破了,班主任及时通知了女孩家长,及时把孩子领到了学校附近的诊所进行包扎,并对小男孩进行了教育。而放学回家后,小男孩却撒慌跟家长说:“明天不去上学了,教师打我。”第二天,小男孩的母亲找到班主任说:“我家孩子说你打他,不管怎的,他是孩子。”班主任听了非常生气,转念一想,他毕竟年龄小,于是心平气和地把情况和家长说清,家长不仅消了气,还不好意思地说:“咱家孩子有时说谎,我们没有全信孩子的话,所以问一问,以后孩子不听话,教师多批评教育。” 通过以诚相待使这件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正是因为有了互信,才使家校形成合力。

四、结语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少年儿童的教育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家校的通力合作。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犹如一辆车轮,必须同向同步方能有效引导孩子成长。

上一篇:让幼儿的生命之花绽放出感恩之情 下一篇:用心当好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