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小学生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24 06:10:32

佛山市禅城区小学生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佛山市禅城区10个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哮喘、变应性鼻炎和湿疹的患病率、性别分布状况,分析病史特点及三种变应性疾病相互交叉情况,为儿童变应性疾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研究课题组制定的调查书面问卷的核心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10个小学的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得家长知情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问卷,由课题组成员收回进行统计。结果发放问卷4240份,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777份,应答率为89.08%。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佛山市禅城区一年级小学生哮喘、变应性鼻炎及湿疹患病率分别为4.08%、25.68%、40.53%,六年级小学生哮喘、变应性鼻炎及湿疹患病率分别为5.96%、27.27%、22.76%,两个年级的男生三种疾病患病率均高于女生;两个年级学生中近12个月内有咳喘症状者占哮喘儿童的64.32%;一年级和六年级变应性鼻炎儿童中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比率均较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高,分别为91.46%、86.26%;一年级湿疹患儿首次起病多在5岁以后(43.58%);一年级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病率高于无变应性鼻炎儿童的哮喘患病率(9.30%vs 2.60%,x2=39.306,P

[关键词]鼻炎;哮喘;变应性疾病;问卷;调查;学生

变应性疾病是指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哮喘、变应性鼻炎,湿疹以及食物过敏等Llj。尽管有大量的研究关注变应性疾病,但是确切病因学机制尚不清楚,流行病学研究通过阐明变应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为病因学研究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了解佛山市学龄儿童哮喘、变应性鼻炎和湿疹等变应性疾病患病现状,本课题组采用国际通用的国际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Childhood,ISAAC)课题组制定的调查书面问卷的核心问卷,于2015年9月至2015年11月对佛山市禅城区10个小学的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进行呼吸、鼻部及皮肤相关变应性疾病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佛山市禅城区10个小学的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为调查目标,根据目标设定样本量,对两个年级共4240例6~8岁和11~14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征得校方同意后,研究组调查员到10个选定的小学进行调查,在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发放问卷调查表。问卷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回,由课题组人员收回并检查。

1.2.2调查问卷采用国际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研究课题组制定的儿童变应性疾病调查问卷,问题涉及哮喘、变应性鼻炎和湿疹三个部分,六年级组每个部分各有8、6、6道题,六年级组与一年级组问题相同,仅在湿疹部分多出“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皮疹的?”问题。(1)哮喘部分包括8题:①你曾经有过喘息或胸腔里有吹哨子样的声音吗?②如有,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曾经有过喘息或胸腔里有吹哨子样的声音吗?③如有,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发生过多少次喘息?④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平均多少次睡眠因喘息收到干扰?⑤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多少次喘息严重到每次说话只能说1~2个词?⑥你曾有过哮喘吗?⑦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有没有运动时或运动后胸部出现喘息的声音?⑧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有没有出现过夜间干咳(没有感冒或肺部感染的情况下)?(2)变应性鼻炎部分包括6题:①你没有感冒的时候也曾经有过打喷嚏、流清涕或鼻塞吗?②如有,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曾经有过打喷嚏、流清涕或鼻塞吗吗?③如有,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除了鼻部症状外还伴有眼痒、流泪吗?④在过去的12个月哪个月你有上述的鼻部症状?⑤在过去的12个月里这些鼻部症状是否影响你的日常生活?⑥你曾经有变应性鼻炎吗?(3)湿疹部分包括6题(一年级组多出“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皮疹的?”问题):①你曾经出现过超过6个月伴有瘙痒的皮疹?②如有,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有过这种皮疹吗?③如有,皮疹在下面这些部位(一个或多个)出现过吗?肘部的皱褶、膝盖后面、脚踝的前面、臀部下面、颈部、耳朵或眼睛周围④在过去的12个月这些皮疹完全消失了吗?⑤在过去的12个月里平均多少次因为皮疹发扬是你从睡眠中醒来?⑥你曾经有过湿疹吗?在回答问题中,除询问频率的问题外,余问题均以选择是或否、有或没有作为答案。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及有效应答率

对佛山市禅城区10个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发放4240份,收回3806份,收回问卷中有29份问卷超过3个以上问题回答不完整、且无法联系被调查人进行补充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最终有效应答人数为3777人,有效应答率为89.08%。

2.2有效应答问卷儿童一般情况

有效应答问卷的一年级学生共2134人,年龄6~8岁,男生1142人,女生992人;六年级学生共1643人,年龄11~14岁,男生867人,女生776人。

2.2.1喘息及哮喘问卷结果在一年级2134份有效应答问卷中,87例既往诊断过哮喘,患病率为4.08%。男47例,女40例,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x2=0.009,P>0.05);六年级1643份有效应答问卷中,98例既往诊断过哮喘,患病率为5.96%。男66例,女32例,男生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生(x2=8.886,P

2.2.2变应性鼻炎问卷结果一年级2134份有效应答问卷中,548例既往诊断过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25.68%。男346例,女202例,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x2=27.454,P

2.2.3湿疹问卷结果

一年级2134份有效应答问卷中,865例既往诊断过湿疹,患病率为40.53%。男478例,女387例;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x2=1.782,P>0.05);六年级1643份有效应答问卷中,374例既往诊断过湿疹,患病率为22.76%。男201例,女173例。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x2=0.184,P>0.05),详见表3。一年级湿疹患儿首次起病多在5岁以后(43.58%),其次为

2.3三种变应性疾病交叉情况

一年级学生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病率为9.30%,高于无变应性鼻炎学生的哮喘患病率2.60%(x2=39.306,P

3讨论

国际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研究课题组的建立旨在调查国际间不同地区儿童哮喘、变应性鼻炎和湿疹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有利于区域内部及之间进行研究对比,为评估变应性疾病的未来趋势获得基础数据。按照ISAAC的阐述,6~7岁时哮喘较为常见,入院率高,13~14岁时儿童哮喘病变多会加重,本课题组选取了含有这两个年龄段的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在校小学生。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佛山市禅城区一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哮喘患病率分别为4.08%、5.96%,较我国1990年及2000年两次全国儿童流行病学调查哮喘患病率上升,本研究组也注意到,以上仅为问卷调查所得的患病率,部分有咳喘病史的可疑病例尚待确诊,因此有可能实际患病率高于以上数据。近10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哮喘患病水平亦随之呈上升趋势,此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寻找原因,采取应对策略。金岩等通过对国内近30年有关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文献整理和研究发现,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这种上升趋势的可能原因包括:生活条件、空气质量和医疗条件。此外六年级学生的哮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均高于一年级学生,王灵等对海口儿童哮喘变应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0~14岁哮喘儿童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提出这种现象可能是随年龄增长,儿童自主活动能力增强,户外活动增多,接触和暴露于各种吸入变应原的机会也相应增加。本次调查的两个年级的小学生中,近12个月仍有咳喘症状者占64.32%,40.54%在过去的12个月里发生过1~3次喘息,表明超过1/3的哮喘儿童未达到长期临床缓解,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诊断哮喘、变应性鼻炎和湿疹的小学生中,男生患病率均高于女生,与国内外报道一致,考虑与遗传因素相关,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索。Adamia等对第比利斯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女童相比(4.9%),男童更易患哮喘和变应性鼻炎(9.5%)。在对德国5个城市的新生儿进行长达20年的出生队列研究中,Grabenhenrich等发现在20岁前,男性性别是变应性鼻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一年级和六年级变应性鼻炎儿童中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比率均较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高,分别为91.46%、86.26%。较常见的月份为3、4月和8、9、10月,佛山地区处于亚热带,花卉植物丰富,考虑与春秋两季花粉播散有关。本调查发现一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湿疹患病率分别为40.53%、22.76%,可见儿童湿疹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这与黄穗等对广州市儿童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一致,此外我们发现一年级湿疹患儿首次起病多在5岁以后(43.58%),其次为

本次调查显示两个年级185例哮喘儿童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为63.78%(118/185),与Asher等报道的60%~80%一致。Pols等收集31个使用ISAAC调查问卷的数据,对哮喘、变应性鼻炎和湿疹之间关系进行Meta分析后指出,哮喘儿童合并变应性鼻炎及湿疹的风险系数为5.41,湿疹儿童及变应性鼻炎合并另外两种变应性疾病的风险系数各为4.24、6.20。此外,在两个年级变应性鼻炎患儿中,合并哮喘的患病率远高于无变应性鼻炎儿童,在有湿疹病史的儿童中,哮喘患病率也较无湿疹儿童高,这表明患有变应性鼻炎和(或)湿疹的儿童中哮喘患病率更高,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了“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rhinitis and its impact 0n asthma ARIA)”的指南文件文件中提出了一个描述变应性疾病随年龄增长而演进的术语“变态反应进程(allergy march)”,在该进程中胃肠道的变态反应最早出现,随后发生的皮肤变态反应逐渐进展为呼吸道易感反应,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均为常见的呼吸道易感疾病,许多证据表明,除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外,两者在疾病流行状况、发病原因及机制等多方面有密切联系,在免疫病理改变和治疗策略上存在共同性。Dogru对509例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儿进行随访,发现53.2%的患儿合并有哮喘,合并哮喘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病程、血清IgE水平、阳性变应原的数量、对屋尘螨及蟑螂的敏感程度均高于单纯变应性鼻炎患儿。因此,为预防发展为哮喘,应尽早积极治疗单纯变应性鼻炎,对合并哮喘的变应性鼻炎患儿治疗时应该重视上、下呼吸道炎性反应的相关性,以及鼻炎和哮喘协同治疗的临床意义,提倡多科室协同诊疗。

综上,佛山市禅城区变应性疾病儿童在性别、病史表现、首次疾病发作年龄及合并其他变应性疾病上有其特点。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方法学,为对影响这些疾病的基因、生活方式、环境和医疗卫生因素等的进一步病因学研究提供框架。

上一篇: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脂血症合并H型高血... 下一篇: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