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0 04:28:11

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筋膜蒂皮瓣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15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修复术的不同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筋膜蒂皮瓣修复,而对照组41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总优良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筋膜蒂皮瓣;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手工业与农业机械化也大幅度提高,从而致使我国手外伤发病率不断增加,已高居外伤发病率第2位。而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在治疗上大多数还是以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为主。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是治疗手指外伤性软组织、间断缝合关闭创面、修复手指生理功能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筋膜蒂皮瓣移植术可用于修复较大面积的甲床缺损,保留指体长度,具有手术简便、预后良好等特点。鉴于此,为了更好的、更科学的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本研究就治疗上最常见的两种修复方式,即“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的研究观察,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的选择。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5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修复术的不同而分为观察组(筋膜蒂皮瓣)与对照组(腹部带蒂皮瓣),每组各41例。观察组;男24例(58.54%),女17例(41.46%);年龄20~54岁,平均(35.2±10.5)岁。对照组男22例(53.66%),女19例(46.34%);年龄23~55岁,平均(35.0±10.6)岁。并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较高的临床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且均为单指;(2)缺损面积1cmx1.5cm~1.5cmx2.0cm;(3)均及时入院治疗,且简单包扎处理过;(4)入院前未接受过其他系统的手术治疗;(5)谨遵医嘱,依从性高,积极配合;(6)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7)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未成年患者和老年患者;(2)妊娠或哺乳患者;(3)皮肤缺损合并肌腱缺损的患者;(4)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5)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6)患者或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3方法

1.3.1观察组采用筋膜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1)取平卧位麻醉,患肢外展,将患肢放置于手术台上,刷洗、消毒、清创、止血,并根据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设计皮瓣面积;(2)于缺损患肢同侧指背侧设计皮瓣,皮瓣旋转点设于近节或中节指背侧(不宜超过指间关节),以手指挠背或尺背纵轴为皮瓣轴线;(3)皮瓣的切取平面为伸肌腿膜表面,皮瓣的切取界面是旋转点一侧手指的侧中线到对侧的侧后线,长度≤4cm,皮瓣大小一般比手指缺损面积大10%;(4)自近向远在深筋膜下分离,保留蒂部位0.5~1cm,旋转点至创面间作锯齿状皮肤切口,在真皮层至浅筋膜问分离,完成皮瓣的切取;(5)放松止血带,检查皮瓣血供,再将带有筋膜蒂的皮瓣覆盖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区,皮瓣边缘与创缘作无张力缝合,留置橡皮片引流;(6)术后常规处理,如抗感染、活血、制动等对症治疗,并嘱咐其卧床休息,此外遵医进行康复锻炼。

1.3.2

对照组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1)同上;(2)于同侧患肢腹部任意部位设计皮瓣,切开皮肤全层,脂肪层表面,掀起皮瓣,皮瓣蒂部不需要制成皮管;(3)微型随意皮瓣蒂部残留创面小,渗出少,凡士林覆盖创面,腹部供区切口直接缝合。腹带固定保护患肢,避免皮瓣牵拉、折叠,蒂部扭转、受压;(4)同上。

1.4评价标准

1.4.1临床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

1.4.2手指功能主要以手指屈伸功能是否受限、手指功能感觉是否恢复良好、患指是否耐磨(患指皮瓣反复摩擦后有溃疡发生视为“不耐磨”,反之“耐磨”)、两点辨别试验(患指皮瓣两点辨别的感觉距离)等指标进行判定。

1.4.3临床疗效参考王宗立制定《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与手功能效果评价》的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手指功能进行综合评价,评分标准;优秀(16~20分);良好(12~15分);尚可(8~11分);略差(0~7分)。总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x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构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构成,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医疗费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即观察组临床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手指功能比较

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患者手指屈伸功能受限人数明显更少,患指耐磨人数(无溃疡发生)明显更高,且两点辨别觉的平均距离更长,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秀、良好、尚可、略差的人数分别为22例、15例、3例、1例,其总优良率高达90.2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从解剖学分析,“手”的组织结构异常复杂且十分精细,是人体典型的致密结缔组织,而手指外伤是手常见的损伤之一,一旦手损伤,其手指皮肤软组织必定缺损。临床上,关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多种多样,但其临床适应症及修复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因为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多伴有肌腱、血管、神经、关节、故等组织的外露,故需要合适的皮瓣来进行修复,而皮瓣的合理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其临床修复效果,若选择不当会导致其手指畸形,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指功能及美观,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一般来说,给予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选择,宜遵循几个原则;(1)创面能用游离植皮修复的,不用皮瓣移植;(2)能用临近部位皮瓣修复的,不用远处部位的皮瓣;(3)尽可能不破坏主要血管修复创面;(4)临床经验表明,皮瓣面积要>缺损面积的10%左右;(5)必须高度重视手指术后功能及美观。在实际操作中,“筋膜蒂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较为常用,故本研究也对其二者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观察。结果显示;筋膜蒂皮瓣(观察组)和腹部带蒂皮瓣(对照组)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9.74±14.46)min、(55.24±15.50)min,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筋膜蒂皮瓣的解剖位置比较恒定,变异性较小,且对手指缺损区的损伤较小,该皮瓣不损伤主要动脉和神经,手术简单、安全,重建的手指感觉良好,对手指端横行、侧方、指腹、指背皮肤缺损均适合,其致命缺点在于皮瓣面积切取不宜过大。而腹部带蒂皮瓣虽然手术相对要简单点,但需二期断蒂,病程长、易导致患肢各关节僵硬,皮瓣臃肿、质地差,且整体外观及耐磨性不理想,感觉功能恢复差。所以,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选择手指皮肤结构相近、质量好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不失为一种切之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

综上所述,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手术风险小,对术后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且修复后手指皮肤色泽红润饱满,接近缺损皮肤原有的颜色,术后外观较好,另外患指耐寒、耐磨,综合效果较为优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上一篇:佛山市禅城区小学生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篇: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