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错字大盘点

时间:2022-10-24 05:50:43

五千年的历史在岁月河流的冲刷下沉淀为我国如今繁盛的文化瑰宝。历史遗留下来的除了不可遗忘的过去之外还留存着名胜古迹。人们将这些景点开发成旅游区供世人参观,为了让大家直观地了解这些景区的历史背景,景区方树立了标志牌。但这其中却引发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标志牌上的错别字。

由此不经联想到国内景区里著名的错字。这些错字从文字书写规范的角度来看,确实是问题字,但并不代表没有文化。相反的,古往今来这些错字为人们欣赏和津津乐道――约定成错、有意写错字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避”暑山庄:寓意江山稳固?

此匾悬挂于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中门上,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乃出自康熙之手,是皇帝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康熙为什么要多写一横?景区的导游一般会对游客称,康熙不是不会写,而是有意多写一横,寓意他的江山更稳当。

“风流宛在”:少点风流多点实在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刘坤一为追念曾在扬州任主政官员的欧阳修所作。“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刘坤一有意为之是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

孔府楹联:富贵无头文章通天

游人到山东曲阜孔府,未进大门便能看到孔府大门上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此楹联是这样写的:“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上联也有一个字写得极不规范:“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其实这是最有文化的错别字之一。错之妙在于其寓意:“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

历史名人的错字文化当今世人不可效仿

历史名人的错字文化是当时他们身份地位所造就的一种幽默错字现象,那些错字中饱含的是他们对自己江山事业、前程伟业的美好祝愿,跟如今各个景区标志牌上出现的错字不可画等号。

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而景区面向的也不再是国人。打开国门广迎爱好中国文化的世界旅人成为了文化景区的又一重任。看似小事的标志牌,若常出现错字,不仅让国人啼笑皆非,也让外国游客看了笑话;同时,建设文化旅游不能只停留在注重宣传上的表面文章,更需要做大量耐心细致提升旅游景点内在细节的工作,早日改正出错的景点标志牌刻不容缓。

(据吉和网)

上一篇:监管新规出炉互联网保险难“任性” 下一篇:针灸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