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历年高温特征及夏季高温干旱成因分析

时间:2022-10-24 05:49:24

萍乡市历年高温特征及夏季高温干旱成因分析

摘要:通过统计萍乡市历年和2010年7、8月份的高温资料,得出2010年夏季为萍乡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年份。分析了2010年7、8月环流特征,得出高温干旱的原因: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西风带槽脊活动偏北,影响萍乡明显降水的天气过程偏少;热带气旋生成次数明显偏少,对萍乡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基本没有,致使萍乡长时间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从而发生此次罕见的高温干旱。

关键词:高温干旱环流特征副热带高压分析

2010年夏季(7、8月)萍乡市遭遇了较严重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降水明显偏少,日照时间偏多,极端最高气温接近历史极值,严重影响了全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以及我市的旅游业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日常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要求越来越高,今年夏天高温天气的预报更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气象行业定义日最高气温≥35℃即为高温日,连续5天日最高气温≥35℃为持续高温。作者对1954~2010年萍乡站的7、8月日最高温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萍乡夏季高温的一般规律,再分析2010年异常高温的天气实况及环流特征,试图找出其形成原因,为今后萍乡市高温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

萍乡市高温的气候特征

1.1历史高温特征

从萍乡市1954年至2010年的高温资料统计结果来看,1954年以来我市每年都有高温天气出现,高温日总数1546天,年平均日数为27.1天,年高温日数最多的达44天(2003年),最少的8天(1997年)。高温日数中≥37℃以上的天数为438天,占总日数的28.3%,≥40℃的有5天,极端最高气温为41.0℃(2003年)。持续高温总计174次,平均每年为3.1次,频率较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1992年,连续30天日最高气温≥35℃。

我们设定高温日数多于历史平均值50%的年份为多高温年,少于50%的年份为少高温年,可以得出萍乡大部分年份为多高温年,1954年为少高温年,后面18年一直为多高温年,到了1973年至1975年又进入少高温年,以后1976年至1996年的21年为多高温年,1997年进入最低谷,高温日数最少,1998年骤升至42天为多高温年,1999年又骤降至10天为少高温年,2000年以后到2010年都为多高温年。综观来看高温年变化略呈周期性,但从1997以后到现在高温日频率比以往要增加,≥37℃的高温日数和持续高温次数出现频率也相应增加,说明高温强度也较以往强。

1.2 2010年7、8月高温特征

根据江西省气候中心的2010年第3期高温监测公报的资料统计,今年夏季我省共经历了五次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分别是6月30日~7月5日、7月16~22日、7月31日~8月5日、8月7~18日和8月21~23日。而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酷暑时段主要出现8月前半月。从萍乡市2010年7、8月日最高气温变化来看(如下图),本市高温情况与全省的高温天气过程基本吻合。

图:萍乡市2010年7、8月日最高气温变化特征图

对萍乡市2010年7、8月资料进行统计,得出7月平均气温为30.6℃,较历年同期偏高1.9℃,8月平均气温为29.7℃,较历年同期偏高1.7℃。两月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有42天,超出历史平均值55%,明显为多高温年;持续高温出现6次,超出历史平均值94%,其中8月1~5日连续5天、8~15日连续8天出现日最高气温≥37℃。日最高气温≥40℃的有两天,分别为40.9℃(8月4日)和40.7℃(8月5日),接近历史极值41.0℃(2003年8月2日),相反,萍乡站7、8月总降雨量133.2mm,较历年同期偏少5成多。可见,不论从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还是持续高温日来看,2010年夏季萍乡均属于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年份。

22010年7、8月高温成因分析

2.1副热带高压特征

经研究,江西省高温干旱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大,西伸脊点在1200E以西。7月副高偏强偏西(西伸脊点在1200E以西)、8月副高偏北偏西(脊线位置在270N或以北,西伸脊点在1150E或以西),易发生高温干旱【1】。从2010年7、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脊线位置和西伸脊点序列来看:今年7、8月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分别为42和46,而历史同期为22和22;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分别为111和124,历史同期为40和38;脊线位置为250N和320N,历史同期为250N和270N;西伸脊点分别为1230E和1240E,历史同期为950E和900E。由此可见,2010年7、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异常偏大、脊线位置偏北、强度异常偏强、西伸脊点明显偏西。总之,7、8月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致使这两个月萍乡近69%时间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明显偏少。

2.2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的原因

2.2.1厄尔尼诺

大量统计资料证明,在冬季厄尔尼诺偏强的年份,7~8月副高的面积指数偏强,脊线位置偏北,西伸脊点偏西【1】。根据2009年至2010年Nino 3区海表温度距平指数来看,从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连续11个月的海表温度距平指数均≥0.5℃,2009年12月达到峰值1.7℃,此次厄尔尼诺现象持续时间较长。

2.2.2北半球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

从萍乡市2010年7-8月每日08时500hpa高空图情况来看,本市7-8月共有43日受588线控制,其中有2天受592控制。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公报2010年7、8月份北半球500月平均位势高度分析,整个7、8月份,588线范围大致在100N至400N,7月份副高脊线西伸至900E以西, 8月份整个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首尾相连。

从北半球500hpa月平均位势距平图分析,极涡及中心附近为负距平,200N至600N之间基本为大片正距平区,形势不利于极地冷空气沿贝加尔湖地区南下,使其只能沿着400N以北的槽脊环流纬向东传,不能抵达长江以南流域,但却有利于副热带高压经由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北上致使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强。

2.3 西风带槽脊活动、东风扰动

分析2010年7、8月份的西风带活动及副高边缘的东风扰动情况,由于副高异常强盛稳定,西风带槽脊活动偏北,两个月内引起萍乡产生降水的西风槽及东风波过程有8次。根据统计资料来看,只有7月5日-7日的过程雨量较大,有61.3mm,占两月总雨量的46%,其余过程产生的雨量均在20mm以下。直到26―28日受东风波和高空低槽影响,日最高气温连续3日降至30℃以下,高温情况才得到明显缓解。

2.4 热带气旋特征

热带气旋是缓解萍乡夏季高温干旱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主要是因为热带气旋降水范围大,可以有效降温,另一方面,热带系统的活动可以破坏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性,使其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分析2010年1-8月份的热带气旋情况,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仅生成编号的热带气旋有8个,其中3月份1个,7月份生成2个,分别为在海南登陆的“康森”和在广东登陆的“灿都”,但对萍乡并没有明显影响;8月份生成5个,但直到8月31日晚才有“南川” 登陆我国,对萍乡8月前期高温无影响。据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2010年第16期台风活动专报统计数据来看,1961-2000年1-8月平均为15个,2001-2009年平均为14个。这样看来,2010年热带气旋生成明显偏少,7-8月间无影响萍乡的热带气旋,使本市高温天气得不到有效的缓解。

3结语

(1)萍乡每年夏季都有高温日,持续高温次数频率较高,大部分年份为多高温年,高温年变化基本呈周期性,但从1997年以后到现在高温天频率增加,高温强度也较以往强。

(2)2010年7、8月份降水明显偏少,气温明显偏高,高温日、持续高温日明显超过历史均值,为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年。

(3)冬季厄尔尼诺持续时间长,加上200N至600N之间基本为大片正距平区,不利于极地冷空气沿贝加尔湖地区南下,只能沿着400N以北的槽脊环流纬向东传,不能抵达长江以南流域影响萍乡产生降水,但却有利于副热带高压经由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北上,致使7、8月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强。

(4)7、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异常强大,西风带槽脊活动偏北,影响萍乡明显降水的天气过程偏少,再加上热带气旋生成次数也明显偏少,对萍乡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基本没有,致使萍乡近69%时间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明显偏少,从而发生此次罕见的高温干旱。

参考文献:

1.张超美,文绮新,尹洁等. 江西盛夏高温干旱的气候分析及预测研究.江西气象科技.2003,(4):23-26

上一篇:聚乙烯管道(PE管)在青岛市燃气管网建设中的应... 下一篇:混凝土剪力墙连梁的设计计算及超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