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24 05:14:01

关于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对策探讨

【摘要】:由于煤炭资源开采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对如何做好土地的复垦工作已显得尤为紧迫。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外土地复垦工作的发展现状和经验,然后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一些土地复垦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煤矿区 国外土地复垦 对策

引言

由于对矿产资源的大量挖掘,致使矿业土地资源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已经迫在眉睫。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矿业土地进行复垦已成为必须,应当呼吁全社会成员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国外的土地复垦

1.国外土地复垦的发展与现状

国外开展土地复垦工作较早,工业发达的国家加速土地复垦法规制定和实践活动。20世纪70年代后,土地复垦发展成为集采矿、地质、农学等多学科和多部门协调的系统工程。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环境理念逐步融入土地复垦,促进了土地复垦工作的蓬勃发展。

美国最早主要是研究露天煤矿的土地复垦,对复垦土壤的重构与改良、植被恢复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加强了矿山固体废弃物复垦、复垦中有毒元素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德国关于土地复垦的最早记录出现在1766年,20世纪2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和实践土地复垦。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波兰、南非等国家在土地复垦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大量先进技术。

2.国外土地复垦的经验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土地复垦率达到了50%以上,取得了为世人所瞩目的成就,其中关键就在于他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土地复垦制度。

在美国,矿区复垦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内政部牵头,由内政部露天采矿与复垦办公室负责实施,矿业局、土地局和环境保护署等部门协助对与本部门有关的土地复垦工作进行管理,各州资源部负责辖区内矿区的复垦工作。美国矿区复垦管理的主要做法,一是建立健全法规,美国的露天采矿与复垦法早在1977年就已经颁布并实施,并经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修改和完善。二是划定矿区复垦的界限,将矿区复垦分为法律颁布前和法律颁布后,使恢复治理工作责任明确。三是建立开采许可证制度,不持部或州颁发的许可证,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进行采矿。四是实行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即生产建设企业的经营者为履行土地复垦义务,按政府规定的数量和时间缴纳保证金,如果企业按规定履行了土地复垦义务并达到政府规定的恢复标准,政府将退还该保证金,否则政府将动用这笔资金进行土地复垦工作。

在澳大利亚,矿区土地复垦管理工作主要由环境局负责,他们的多种复垦技术世界领先。他们认为采矿是一种暂时性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复垦就是要将干扰过的土地恢复到稳定和有生产能力,且适合社区或社区能够接受的状态。澳大利亚的土地复垦一般要经历以下阶段:初期规划、审批通过、清理植被、土壤转移、存放和替代、生物链重组、养护恢复、检查验收。

其他国家也有较为完善的复垦制度,如巴西的“退化土地复垦计划”、西班牙的“采矿破坏区复垦计划”、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闭坑计划”等。这些制度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说明,有的甚至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其得以贯彻执行。

二、做好土地复垦工作的对策

1.宏观上的对策

1.1完善矿区土地复垦的法律与法规,建立健全土地复垦机构。尽快修改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并制定与土地复垦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工作实施细则。加强对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各环节的监督力度,并开展进行的动态跟踪,保证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明确矿区土地复垦相关部门单位的责、权、利,积极调动开展土地复垦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界定土地复垦组织领导机构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与范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性,形式相互协调、主动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土地复垦管理职能。

1.2加强矿区土地复垦技术研究,制定严格的矿区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通过对复垦规划技术、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的深入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科学有效的技术标准和规划,可以保证复垦工作在实施工程中得到很好的监管,提升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质量,同时,不断加强与国际间的学校交流与合作,又可以把我国土地复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到新的台阶。

1.3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矿区土地复垦资金。加强对矿山企业复垦保证金的收缴力度,建立完善的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明确复垦保证金的测算方法、征收标准及返还标准等。同时,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多渠道、多形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并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收益。

2.坚持土地复垦的产业化管理

2.1土地复垦坚持的原则

在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科技创新和政策指导相结合,推动复垦产业化经营的顺利进行,实行经济生态利益的共同体。在这一体系内,要有国家的参与,国家主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主要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最终实现经济利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土地的复垦工作涉及多个领域,有煤矿业的发展,土地的保护,农业环保事业,生物科技等,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技术领域的相互交流,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产业化管理。

2.2采煤区土地复垦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一定要积极履行职责职责,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给与资金技术法律的政策性的支持,加强监督,提供服务,禁止直接参与管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煤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于一体,土地复垦过程的垦前,垦中,垦后合理的融合,加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经营产销一体化,形成土地复垦的规模效益和良性循环机制。

2.3采煤区土地复垦产业化管理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实行采煤区土地复垦产业化经营,除了要有正政策的支持下,更要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实行企业制的管理模式,积极的吸纳社会资金本的进入,标准化的经营,政府尽量减少直接的管理,实行企业自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妥善的解决。技术指导管理是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要聘请相关部门的学者,专家,进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并进行技术的指导和复垦进程的评测。

在土地复垦的管理中,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复垦地区的具体条件区位优势,建立综合示范区,总结经验之后推广应用。要充分评估土地复垦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坚决避免以牺牲其他的资源环境来换取土地复垦的效益,要有长远的全局的目光,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对复垦地区进行调研评估,考虑开发的价值,土地的状况,将土地资源价格的核算纳入国民经济体系中,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4建立高素质的产业化管理队伍

在进行土地复垦产业化的进程中一定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是保证高效益高质量复垦的必要条件。政府一定要加强队伍建设,给予技术上资金上的支持,去各大高校聘请教授专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一批高素质的大学生,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保证土地复垦产业化经营的顺利施行。

结束语:总之,在对煤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海.刘海青.采煤区土地复垦产业化管理建议[J].中国矿业.2007(06)

[2]张公仆.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究[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2(10)

[3]卞正富.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1)

上一篇:煤矿塌陷区的综合治理研究 下一篇:反窃电经验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