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

时间:2022-10-24 04:32:12

案例回放:

学校组织的“每周一课”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使我受益匪浅。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探讨的是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听了本校于建老师“每周一课”《找规律》后,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于老师的教学片断:

出示一注体彩号码:1723896。

师先对中奖规则作解释。

师:同学们,如果某人中了五等奖,即选对连续的两个数,有几种情况?

生:有6种。

师:你是怎么找的?

生:(举例)17、72、23、38、89、96。

师: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框去框一框,谁能说说怎么框呢?(师出示一个框)

生:从左往右依次框,不重复,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自己操作,思考:1.方框从左往右平移了几次?2.有几种情况?

……

我的教学片断:

出示一组数据:1、2、3、4、5、6、7、8、9、10。

师出示一个框,把这个方框放在1和2上。

师:下表的方框里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方框,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相同吗?

生:不同。

师移动方框,学生口算从而发现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都不同。

师:在表中移动这个方框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生:(沉思)9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沉默。

生:共有10个数,把框里的第一个数减掉就是9。

师:(没有反应过来)好,你坐下,还有吗?

生继续沉默。

师:请哪位同学到前面来框框看,结果是9吗?

……

我的思索:

学生是初次接触这节课的内容,我也是一样对它感到陌生。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尽信书,书上的例题和参考书上的教案是我失败的助手。主要是我没有钻研的精神,没有弄懂应该怎么样把这种看似浅显易懂又不易说透的内容很好地向学生展现。

我的教学内容源自书上例题:1、2、3、4、5、6、7、8、9、10,共10个数,每次框两个数、三个数……分别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其实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只是解题中的一个辅助过程。这个“和”根本不需要求出来,但是问题一出现,有些孩子就会侧重去计算,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本题的重点混淆,到底是求不同的和还是求不同和的个数?既然只求不同和的个数,老师又为什么要说“和”呢?另外探讨本题规律完全可以不经过求和这一步,换一种问法可能会好些:有十个数,每次框两个数(出示框)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框法?这样的问题简洁明了,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受“和”的影响而理解错误。

这方面于老师做得很好,出示中奖的一组数,根据中奖的规则让学生说获得各种奖项的可能性有几种情况。孩子对中大奖有非常大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中奖的可能性,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我很佩服他想出了这样一个书本外的生活中的数学例题,与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完全吻合。而我只是照书本抄了十个数,这样的话研究的数太多,没有意思,而且这十个数又是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没有一般性,会混淆学生的视野。因为在后来找规律的过程中就有学生说每次框2个数,共有(10-2+1=9)种不同的和,并且解释说,这其中的“2”他看的就是框里后一个数“2”,而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个“2”表示两个数。

佩服之余,我也在深刻地反省自己,此次事件中有以下几点必须谨记:

一、勇于质疑――虔诚陷入愚忠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书为本,说一不二,严格按照书上的例题、过程和方法来备课和教学,从不怀疑这些过程是否适合或吸引孩子。除此之外还生搬硬套教参上别人的方法,思想精髓、教育理念都没有努力参透,一知半解,甚至严重误解,从而导致课上主次不分,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老师讲得云里雾里,学生学得稀里糊涂。这种没有精心准备的课还不如让学生自学。就像我在进行本课教学一样,例题不好我照用,问题不好我也照提,学生早已被我弄晕了,完全不知道我究竟要讲什么。当看到于老师的课后我才发现原来课还可以那样上。我就像一个学生一样,认真地听着于老师条理清晰的课,其实并不是我特别认真,而是于老师的课把我深深吸引了。他勇于抛掉不合适的例题和不得要领的问题,换以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更顺利和谐。

二、勤于思考――灵感闪于瞬间

其实备课时我就对本课例题有些疑问:用1至10这十个数来找规律,似乎会给学生错误的信息,以为规律可以从这十个具体的数中找到,但我没有深思,结果学生的反应跟我预想的一样,一脸迷茫。当时我并没有对心中那个不太坚定的声音采取任何行动,灵感也只是一闪而过。如果我能凭着教师的敏感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本课的教学内容于生活有哪些联系;例题不好应该找一个合适的例子,最好是生活中孩子所熟悉所感兴趣的;应该设计什么问题能让孩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这样在思考之后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最终就能达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只做一个每日重复毫无创造的教书匠,而要勤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发现。这样的教师,才能算的上是新时期基本合格的教师。我们每一个教师站立的地方,都拥有一块丰富的宝藏。只要勤于思考、勤于发掘,每一个人都可以收获丰富的思想,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富于创新――数学源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这些启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恢复数学源于现实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在联系实际中理解并掌握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老师是在对本课教学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创新。他找到了生活中这一例子,七位数,每次框两个数或三个数、四个数……这正好与中奖的等级相关。当学生听说一事就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分析各中奖等级时,从五等奖开始思考,随着等级的升高,孩子兴趣盎然、激情高涨,求知欲也越来越强。作为新时期的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发现知识并获取知识,再把抽象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现实问题中去,达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材料数学化的目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领悟到数学的魅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大有好处。

四、乐于读书――提升生命品质

教科书是我必读的一本书,对书本的虔诚让我形成思维定势,书上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好的,自己已经懒得思考,已经不会思考。这是“死读书,读死书”,没有价值可言。读教科书时要用心、要设疑、要分析、要思考,书本上的一切并不是针对每个孩子都适合的。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在精读教科书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对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好的保留,不适合的剔除,再创造出合适的内容。如果我能在备课前多读读教科书,深入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抓住教学重难点,那么本课教学我就不会在备课时就走进失败的第一步。

于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认识到自己对教学的草率和对教育理念的忽视。我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获取数学学科及教育教改前沿理论,发现更多和于老师一样的人才,感受他们的教学活力,开拓自己的眼界,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素质得以提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知识信息浩如烟海,不断更新,老师要与时俱进,就要扩大阅读面,博览群书,让读书成为自觉行为,让自己的大脑充满思想者、智慧者的声音,用先进的理论,理性地思考问题。

教学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同时提升教师生命品质,研究使教师具备学术眼光,工作和学习伴随着智慧。教师还要将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自己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让生活体验在文本教学中绽放 下一篇:体育课上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