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精英防骗手册

时间:2022-10-24 04:30:47

3.15精英防骗手册

在街上遇见“您好!用很少时间,能不能征询一下您的意见……”这样的搭讪,很多人已经学会目不斜视地大步走过。但即使骗局每天都在被揭穿,每天也还仍然有着层出不穷的新闻报道新的骗术。而每年的“3・15”期间,行骗受骗的话题更是成为各大小媒体的焦点。

随着信息的曝光,街头骗术已嫌低端,同样在进化中的骗子们已经将骗局设计得更为复杂和高科技。比如最近一个月内发生的假冒中行网银事件中,众多中行网银客户先后经历“惊魂300秒”,账户内资金瞬间被钓鱼网站洗劫一空。不少骗局更是精心准备了资料,虚构出一个可以乱真的“投资项目”,甚至有扮演成“大师”模样,向大企业家和明星假借“慈善募集”的名义欺骗钱财。

骗子们把你的心理分析得如此精确,那你对骗术手段和自己的破绽又了解多少?所谓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看看我们对流行的30种骗术的战术分析,拆解经典骗术中的招数,并支招如何应对。

面对日新月异的骗术,我们也要学会精英防御术!

经典骗术肢解

――受骗之路,你可能走多远?

大公博物馆诈骗案

自2010年5月始,一间名为“山东省莱芜市大公博物馆深圳办事处”的机构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走进公众的视野,其号称拥有两个铜矿开采权、旗下拥有典当公司拍卖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四大民营博物馆之一。在网上有其各种详细资料,甚至百度百科上也有其专有词条。他们甚至打出“山东省莱芜市副市长”的旗号,在深圳募集资金,号称高息回报达一年25%。谁料到这竟然是个精心设计的惊天大骗局。直到2011年2月,福田检方才通过多人举报后查证后对外通报,“大公博物馆”原是大骗局,半年内在深圳套走千万元巨款,其负责人王某已被检方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批捕。这一陷阱让超过300人上当受骗,其中不少还是老人,有的老人投资甚至高达200万元。

“大公博物馆”案用免费项目引人上钩,并在各个方面虚构了公司背景、管理人身份等,甚至在各种企业信息网站和百度百科词条上都可以搜到公司介绍,“前期准备”可谓十分充足。一旦有人入套,便会陷入各种充满迷惑性的信息中,加上专业“托儿”的鼓吹,不少人在动员会上便直接掏钱了。为了扩大骗局,早期参加的“投资者”还会按时收到一定的利息,使整个骗局更具可信度。但骗子总有人走楼空的一日,骗局也因此被揭开。

上一篇:小曼 结婚的话要先同居看看 下一篇:巧克力世界的幸福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