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

时间:2022-10-24 04:06:58

“三招”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

[摘要]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课改的又一主旋律,根据工作实践,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全乡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师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影响

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除了学生之外,主要是教师自身的素质,为此,提出教师应从“以人为本、加强自修”的角度,从做人、做事等方面论述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 课改 高效课堂 教师 做人 做事 布置作业 体验 成就感 实现课堂高效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不惜代价的“走出去,请进来,轰轰烈烈搞课改”。期间,我们得到了很多,也显现了成效。我也伴着“课改”的脚步走过了近十余个春秋,我认为教师只要做好以下“三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改观。

一、让学生喜欢你的“人”

“喜欢你,接近你。一天不上班,学生就到处打听你;你一来上课,学生马上喜开颜笑,欢呼雀跃……”这样的场面着实让我们为师者感动。我认为:学生喜欢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先决条件。那怎样让学生喜欢你呢?

1.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是艺术,艺术追求风格。我们教师的讲课要想有无穷魅力,就必须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

(1)必须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激情,才能学而不厌,博学众采,感受到教学之乐。

(2)要培养多种能力和广泛的兴趣。只有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够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一定的教学个性。

(3)加强修养,改造不良的性格特征。教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强化剂。而性格类型有好坏优劣之分,这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同时,由于师生朝夕相处这一特点,教师的性格直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教学风格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特征的心理良药。为此,教师应加强修养,养成乐观、向上的良好性格。

2.要注重“充电”和平时的积累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技能、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为此,我们教师也应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这里我想我们教师应做好以下两点:

(1)教师应积极参加培训,加强自修,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以此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2)平时留心观察,注重积累。比如:经常读报、看新闻,掌握事实材料;积累快炙人口、风趣幽默的歇后语、谚语、歌词等。只有掌握丰富的信息,上课时才能信手摘来,丰富课堂教学,加重吸引学生的筹码。

3.要重视与学生沟通、交流

要善于发掘学生们内心的需求,做学生的知己。在这里,我们教师要克服“师者高高在上”的传统教育心理障碍。我们应时刻洞察学生的表现,多与学生沟通,多去关注后进生。同时,当学生犯错误时,还要讲究批评策略。总之,要让学生敢与你沟通,愿意与你沟通。

实践证明:只要你有无穷的魅力,学生就会亲近你,喜欢你。

二、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学生只喜欢你的人,还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高效。为此,我们教师还应充分把握课堂这一主阵地,充分“秀”出我们课堂的魅力。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1)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上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本节课要学习什么?要学会什么?学习这些相对学生终身来说有何用处?编排这节课的意图等。学生明白了这些,便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何乐不为呢?

(2)巧妙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为课堂创设良好的氛围。要上好一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做哪些准备,如何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怎样讲授新课,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等等,都是需要我们精心地组织实施。工作中,不难发现,善于进行组织教学的教师,不仅自己感到得心应手,而且能使学生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掌握较多的新知识;组织能力差的教师一味的埋怨学生“笨”、“不听话”、“学习不用心”。那如何来组织课堂教学?我认为:首先教师要设计出科学、高效的课堂设计。也就是说,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或者说教学框架,同时还要设计好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这些做法必须遵循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原则。比如说:在导入新课时,是采用故事、歌曲、游戏引入,还是采用创设悬念、设问激将、探奇求索导入;讲授新课时,是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还是采用多媒体烘托、小组比赛闯关。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的,教师要做到“成竹在胸”。我县被定为省远程教育项目县,国家为每个学校都配发了远教设备。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先进的教育资源的优势,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其次是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设计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发挥态势、眼神等非语言行为在教学中的作用。再次,就是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适时给落后的学生以鼓励。因为,加强互动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鼓励则可以增强后进生信心。

三、课后延伸,强化运用,让学生享受成就感

课后延伸表面与实现课堂高效牛马不相干,但细想,课后延伸有其妙不可言之处:课后延伸是课堂的继续,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成就感,激发下次上课的求知欲望。因此,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重点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到成就感。

上一篇:从“课程”谈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下一篇:浅谈现阶段“好老师”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