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 第14期

时间:2022-10-24 03:56:12

英艺术家为奶牛演喜剧

奇佳

“对牛弹琴”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成语,但牛真的理解不了高雅艺术吗?对此,英国喜剧演员琼斯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据英国大都会网站报道,最近,英国广播四台的喜剧演员琼斯再出新招,对着一群奶牛表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单口喜剧。报道称,这次表演由广播四台的一档喜剧节目与一位奶牛专家共同策划,意在测试奶牛对高雅艺术的反应能力。

为了讨奶牛的欢心,琼斯甚至专门创作了以奶牛为主角的喜剧作品,里面不乏像“你们牛类宣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可你们为什么还要披着牛皮呢”“明天去牛仔市场上买个牛仔吧……”这样的包袱笑料。

可尽管如此,表演在一开始时,还是遇到了冷场。“挑剔”的奶牛不肯轻易买琼斯的账,它们纷纷摆出了不屑一顾的样子。

他鼓足精神,手脚并用,连说带比划,总算吸引到了奶牛的注意。它们微张着嘴,平放了耳朵,两眼大睁,盯着自娱自乐显然很投入的琼斯,显出很感兴趣的样子。

这样的结果自然让琼斯大感满意,他在表演结束后连声称赞奶牛很聪明。奶牛专家也支持了琼斯的说法。

德国教堂塔 世界最斜

青木

关于“世界上最斜塔”的争论一直没停止过。2007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确认,位于德国北海边苏鸟尔胡森村的教堂斜塔击败闻名世界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获得此美称。

苏乌尔胡森村地处德国与荷兰交界处,红色的教堂斜塔是村子里最高也最显眼的建筑,出于保护的需要,教堂斜塔只在每年4月到10月开放,而且每周只开放4天。韦塞尔牧师表示,教堂斜塔的倾斜度为5.19度,而比萨仅3.99度。据了解,教堂斜塔高27.4米(比萨斜塔高58.36米),建于13世纪中期。塔尖则是在1450年加建的。开始时教堂还安然无恙。但到了19世纪,这块地里的水被排干,木质地基也随之腐烂,导致整个建筑逐渐倾斜。“教堂和斜塔是以橡树树干为地基,几个世纪以来,教堂的木质地基一直浸泡在地下水中,橡木结构与潮湿的地基使这座尖塔渐渐偏向一边。”韦塞尔牧师说。之后虽然不断加固地基,但教堂塔仍不断倾斜。教堂塔1975年停止向公众开放,十年之后才重新开放。人们不断想办法阻止其继续倾斜,直到1996年教堂塔终于得以固定,不再倾斜。目前这座教堂仍在使用,并成为旅游景点。

对于苏乌尔胡森教堂尖塔成为“世界上最斜塔”,意大利比萨斜塔管理方一直不高兴。德国《明镜》周刊称,意大利人对“德国新秀”一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自由落体实验,地球重力可能还不为人所知。再说,比萨斜塔曾倾斜5.5度,只是被“扶正”了。对此,德国人一笑了之,“德国的教堂尖塔和比萨斜塔一样魅力无限,历史意义久远。”实际上,比萨斜塔连世界第二斜塔也称不上,第二应属于德国小镇巴特弗兰肯豪森的一座教堂,它高53米,倾斜4.8度。

芬兰人很幸福

张达明

在地球的西北部,有个小巧玲珑的国家,那就是仅有520万人口的北欧国家――芬兰。

从2004年到现在,芬兰人的幸福感一直排名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也紧跟美德之后名列世界第三。而就在上世纪80年代,芬兰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抑郁和最贫穷的国度之一。

为改变当时的现状,真正使大家都幸福起来,当时的芬兰政府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民意调查。民众普遍认为,要使人人都真正幸福,政府就必须进行革新和开展全民教育,而且要在这两方面予以大力投资。理由是,芬兰作为一个人口稀少的贫穷国家,如果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社会,使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就需要所有人的力量,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

政府立即顺应民意,不但按照民众的要求做了,而且做得更加完美,并很快取得了巨大成功。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芬兰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把教书看做是非常受人尊敬和社会地位最崇高的职业,但要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完成硕士学位和6年的专业学习,包括教育课程及深入的专业课程学习;

芬兰没有私立学校,每个适龄青年都充分享受着世界上最慷慨的公立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甚至包括昂贵的医学院和法学院,政府都全部实行免费,但芬兰全国的大学数量却屈指可数,且不分重点和非重点,国家建立了成功的教育体系和绝对的教育平等机制;

芬兰人在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后,都自觉地尽最大努力发挥他们的潜能,人人充满着激情和富有创造性,从而使国家经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竞争力,也让经济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了一批批新的创新者不断涌现,促进了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芬兰没有人会依靠出身去谋一份好工作,人人都有平等的生活、自由和就业机会,以及得到合理报酬和福利分配的机会。

芬兰人成功创造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安全的福利国家,穷人不低贱,富人不跋扈,报纸上根本见不到有关富豪名媛的新闻。

芬兰人从不夸耀自己的财富,也不奢侈消费,政府对于每个人的收入情况都了如指掌,大家都会自觉按时地交纳各种税费,从没有人会去想为偷税漏税寻找任何借口。

芬兰人看病几乎不需要钱,因为政府已经把国民生产总值的7%用于了医疗保健。

如果有失去工作的,在最初的18个月里,仍可领到高额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来薪水的70%,即使退休后,依然可以获得丰厚的养老金,约等于最后一份薪水的60%。

芬兰人不认为社会花费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拖累,而是一种强大的正面力量,能让所有人的资产为整个社会的利益服务,无疑使全国经济具备了足够的后劲力量。

芬兰政府是世界上最为清廉的,总统跟普通人一样排队等飞机,跟平民一样排队购买食物等,2007年获政府清廉评比全球第一。

芬兰人的幸福不是靠祈求上帝而来的,而是通过全体国民努力争取得来的。用芬兰人自己的话说:“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既有创意又相互照顾的世界,我们已经找到了幸福路径,这就是,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

上一篇:寻访《上甘岭》中的8连连长 下一篇:实现“疯狂"梦想的诺奖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