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心理完形”之旅

时间:2022-10-24 03:15:50

愉快的“心理完形”之旅

孙海帆 资深电视记者、电影评论人、制作人

这篇小文的时候,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已经热映近一个月了,从各路影评人、媒体记者、网络手直到普通观众都在各种不同的平台上表达了自己的观影感受,更有不少人试图从人性、宗教、普世价值、社会意义、电影艺术等各个角度对影片进行深度的分析,关于派叙述的两个故事孰真孰假、关于老虎是不是派的化身、关于三教合一之于人生的意义等等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解读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有意思的是,导演李安尽管接受过各种媒体的采访,但从未对这些解读进行过正面的回应和解释,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正解”。

一位大导演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说的都在我的电影里了,不需要其他的解释。相比《少年派》,国内一些导演的电影,要不看完电影还非得把小说找来看看才明白,要不导演还在各种场合拼命地解释自己的电影观念和剧情,要不看完之后什么都懒得说了,因为导演把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说尽了,弄得电影像白开水一样,毫无回味。

电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导演把他该说的说了,其他都让观众去说。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把开启观众“心理完形”之旅的大门钥匙,在这里,导演给观众创造了参与创作的机会,而银幕上出现的一切成为观众创作的素材,观众利用自己的修养、想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发展、完善影片,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一部属于自己的新电影,银幕上那部电影是属于导演的,而观众心中的电影则是属于自己的,这就是电影的妙趣所在,而产生这种妙趣的源泉就是上帝给了人类一颗具有“心理完形”能力的心。

早就有西方的电影理论家发现,出自于格式塔心理学说的“心理完形”理论,和“视觉暂留”现象,是构成电影艺术最为本质的两个重要因素,简单的说,如果将两个毫不相干的画面剪辑在一起,观众会在心理上将它们进行联想,从而产生一个完整的意义,比如说将一个女人朝外张望的镜头,和一个大海的空镜头剪辑在一起,观众会得出“这个女人在看大海”的结论,当然,这是“心理完形”在电影艺术发展初级阶段的应用。

电影艺术已经走过了100年,人类在电影艺术的熏陶和训练下,“心理完形”能力已经大大的提高,现在较为高级的形式就是,观众对电影进行全方位的心理介入,和导演共同完成更具有个人化的电影作品,就是达到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效果,为观众提供介入创作的机会,已经成为西方电影的一个主流,我们看到的众多优秀电影《盗梦空间》,《低俗小说》,《禁闭岛》等等莫不如此,同样,李安的《少年派》也加入了这个潮流。

看上去,《少年派》讲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一个遇到海难的印度少年和一只鬣狗、一匹斑马、一个猩猩加上一只老虎登上“诺亚方舟”,开展一段奇幻的漂流之旅。如果,李安就这么简单的来讲述这个故事,我们可能除了看到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残酷的生存游戏,享受到3D带来的视听觉的冲击之外,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审美愉悦,因为李安把“该说的都说完了”。但是,李安没有这么做。首先,他让成年派来叙述这个故事,这就使故事本身带有成年派的主观视点,并将观众带入成年派的角色世界之中,在这里观众成为成年派家中那个采访的作家。

在将观众带入角色这一点上,李安导演是高手,在《色戒》中,他开场用一台麻将让观众迅速找到了自己“移情”的对象,就是汤唯饰演的王佳芝这个“观局者”,而在《饮食男女》中,则用郎雄饰演的父亲在展示厨艺来让观众接近父亲这个角色,这一次,李安在利用成年派家里的客厅这一普通生活场景,让观众迅速的向作家靠拢,成为成年派的倾听者。

成年派娓娓道来,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奇幻漂流之旅,在任何人看来,这个故事都非常刺激、传奇和美妙,问题是,人生真的是如此吗?在奇幻故事结束之后,成年派又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而这时,就像成年派问作家“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故事?”这是成年派也是李安在向观众的发问,是啊,我们该相信哪一个故事呢?本来,老虎归山,故事的结尾已经闭合了,但是,李安却在这里又开了个口子,让本来是封闭性结局的故事变成了开放式的结尾,给商业性的电影增加了一种艺术电影的气质,也让观众一下子陷入了回味和思索之中,让观众的“心理完形”之门洞开。

说到底,《少年派》只不过是一场好看的电影,大海、老虎、少年,故事几乎老少咸宜,人人都可以从这电影中得到自己的愉快,小孩看老虎,青年人欣赏视听、男人看生存,女人看美景,但是,李安不满足于此,他还要把所有具有人文性情怀、艺术气质甚至遇到什么电影都要解读一番的影迷一网打尽,这个开放性的结尾,满足了这部分影迷的愿望,就像是在一顿大餐快结束的时候,最后上来一道“心灵鸡汤”,观众咂吧这汤的味道,又从头到尾将故事“反刍”一遍,调动起自己所有的知识、想象和积累,审视着自己的内心,依照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两个故事进行着甄别与选择,“更愿意相信哪一个故事”成为一次心灵的发问,而不同的人会对故事进行不同的选择,李安此时变成成年派,眼睛中露出狡黠的目光,注视着你,似乎他可以通过你的答案洞悉你的内心。

一部好的电影,要给观众调动和运用“心理完形”的机会,经常有人问电影和电视剧到底有什么区别?也经常有人说某电影拍的像电视剧,其实,差异化就在于电视剧是不具备影感的,而影感主要就来自于导演是否调动了观众的“心理完形”能力。《少年派》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少年派在海上漂流,而我们则扬着“心理完形”之帆一直愉快的陪伴着他,直到我们心中有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少年派》。1

上一篇:我让学生讲解“发愤”与“发奋”之区别 下一篇:请忘记蜈蚣的第十八号左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