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商事

时间:2022-10-24 03:15:41

1990年2月6日,这一天已经整整过去了17个年头了,然而在郭栋的讲述中,似乎就是在昨天。正是在这一天,郭栋来到赤道上这个常年气温22度的“东非高原水乡”之国――乌干达。

在朋友们的眼里,17年前的非洲还是脏乱、落后的地方。当时,郭栋也只有25岁,学习过绘画,在北京做过三年的记者,并且家境也不错。他跑到非洲,被人们称为是“活得不耐烦了”。

事实上,勾起郭栋非洲情结的,是在北京就结识的在华生活了20年的乌干达亲王戴维辛伯瓦。用郭东的话说,跟随亲王神话般的指引,恨不得马上就去乌干达。

“到了乌干达以后,发现这里的空气很清新、很纯净,这里的人民也很好客、很热情,风景也很美,美得像仙境,这彻底改变了非洲在我心中的形象”。从那时起,郭栋眼中的非洲变得很美好,好得让他不忍离去。于是,他开始寻找商机,积累留在那里的资本。

俗话说:“华人出国两把刀――剃头刀和菜刀”,郭栋在非洲的第一桶金也没有走出这样的窠臼。当时在乌干达的餐饮界,占主流的依然是法餐厅。对于中餐厅,即使在上流社会中也知之甚少,何况是普通的民众,开办中餐厅顺理成章的成为他积累资本的突破口。

然而开办一家中餐厅,对于没有资本、没有场所、没有人员的郭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机遇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在走投无路之际,爱好交朋友的习性帮上了他的大忙。

郭东进入乌干达的时候,正值乌干达内乱结束,百废待兴,很多流亡海外的中高层人士纷纷回国,而郭栋住的区域正是这类人员聚居区。平时就喜欢交朋识友的郭栋自然有很多关系良好的左邻右舍,凭借他们的帮助,他很快争取到了在一家高档的法餐厅内开做中餐的机会,按照三七分成。开业第一天,他就赚回了300美金。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这个中餐厅的平台,他结识了更多的乌干达上层名流。

随后,郭栋凭借灵敏的商业嗅觉与经商才华不断尝试新的领域。从经营面包房,到做咖啡、棉花贸易,每一次转行,他都游刃有余。

如今,郭栋在乌干达已经功成名就,拥有WANGO咖啡、JITCO纺织、古斯塔商企三家企业,并参股了乌干达达尼罗矿业、北京亚非利加咖啡、北京万众新世纪工贸,还在中国贸促会、乌干达中国友好协会、乌干达国家工商会、乌干达纺织协会担任领导职务。

郭栋将自己在非洲的成功归功于他对乌干达、对非洲的热爱。在他看来,因为这份热爱,他融入了那片土地,了解了那里的文化;因为这份热爱,他懂得了如何用真诚与尊重同当地人交朋友;因为这份热爱,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非洲,甚至连这些国家有哪些风俗,有哪些美景,他都一清二楚。

当然,因为这份热爱,他看到了那里的商机,他的公司不断壮大,他的人脉更加活络。他成了当地商界和政界的名人,也成了中国与乌干达甚至其他非洲国家合作与交流的纽带。

郭栋说,他现在的理想,是希望在中国和全球展现一个更真实更完整的非洲,并且能为更多的华商以及非洲商人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此,他创办了网站,成立了协会,并且在国内开办了咖啡馆。眼下,他正在筹建上海非洲商品城,把非洲的商品卖到国内来。“非洲确实相对贫困,但是,她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只有脏乱差。非洲的环境很好,非洲的人们很善良并富有智慧,非洲的风光很美,非洲也有很多未被开垦的商机。”

上一篇:郭栋 现在是投资非洲的最佳时机 下一篇:郑承隆 重新打磨香港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