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24 03:14:29

浅议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政策扶持加大,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中小民营企业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但中小民营企业仍然面临融资困难、经营规模不大、技术创新乏力、管理制度缺失、会计核算基础薄弱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后劲。本文仅就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问题对策

一、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表现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核算和监督,提供反映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参与经营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反映的经济信息,既为微观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也是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决策的个体基础。可以说,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数据对国民经济运行决策极为重要,但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极为严重,在中小民营企业中,这一现象又尤为突出。主要存在如下方面表现:

一是原始凭证失真。中小民营企业为达到帐面亏损,以少交或不交所得税的目的,往往指使相关人员凭空自制原始凭证,虚增产品成本,人为降低盈利水平;或者将本不属于企业开支的费用,纳入到企业开支,进入产品成本。

二是多套帐薄多套报表。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根据自身或外部需要,在维持正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随意建立几套会计核算账簿,出具不同的会计报表。如:为少交或不缴所得税,建立一套亏损帐,向税务部门报送亏损报表;为向银行融资,则又另立一套盈利帐,报送盈利报表。

三是中介鉴证失真。会计、评估等中介机构,为达到业务合作目的,往往受委托方左右,完全按委托方要求出具评介报告,全然没有公平、公正的评价意识,其评价报告显然不公正、不真实。

二、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目前,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中小民营企业,还是沿用“家长制”。企业是某个人的,其个人说了算,管理跟不上,会计核算随意性大,会计信息不真实等现象普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本人认为有一下方面:

一是认识不够。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是个人或家族人员共同创业建立起来的,所有者即是管理者与经营者,其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对企业的基本认识是: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财产就是自己个人财产。因此,没有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的界限,在会计核算上根本不理会核算要求,不遵循会计准则,完全随自己的意愿或需要指使会计人员核算,任意扩大或缩小核算范围,不理会原始凭证的真实与规范,不按会计核算规范建账等等。这些认识,为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二是利益驱动。中小民营企业创办的目的十分明确而简单,那就是盈利。因此,企业所有者要求会计核算在满足其基本需求信息外,其他一切工作都要为企业盈利服务,即根据需要提供相关会计信息,比如税务检查、政策争资、银行融资、融资使用等等,围绕这些目的,随意出具相关会计信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社会诚信缺失普遍等环境下,有现实利益的驱动,又如何能让企业和会计人员严防死守道德底线,产生真实的会计信息?

三是鉴证缺位。国家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会计、评估等中介鉴证机制,对相关企业出具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但在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违规信用档案建立不健全,违规处罚不到位等情形下,有中小民营企业所有者个人说了算的独断权,面对鉴证业务和从优报酬的双重诱惑,中介机构的鉴证往往很难做到实事求是。也就是说,鉴证机构的鉴证没有发挥应有的鉴证能力。

四是监督乏力。国家在会计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约中介机构和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但违规处罚成本普遍偏低,且往往难发现、难落实。如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惩罚,最重的是《刑法》第161条的规定:“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经营者的领导地位至高无上,在利益驱动和其自身约束能力不强时,他的行为就会偏离《会计法》,编制出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会计法》需要借助于国家机器的力量来强制推行,具体执行时,又并不具备这种强制力或不具备完全的强制力,对会计执法监督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只能听之任之。同时,会计监督配套法规体系并不完善,因会计信息失真的民事索赔,现在还没有相关制度规定。

三、解决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既制约企业自身发展壮大,也危及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监督监管体系,提升会计信息真实度。

一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由当地财政部门组织对初次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专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教育,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增强其职业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每年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中,专门设计两课以上的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教育课程,剖析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现象,提高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核算准则,规范建账、规范核算、规范编制报表。同时,由财政部门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组织初次设立中小民营企业的法人代表,开展为期一到两天的会计核算、财经法规等知识教育,提高经营者遵守会计核算准则的自觉性,免除其粗预企业会计核算的可能性,提升会计信息真实度。

二是建立健全会计监管制度。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虽可依法对中小民营企业实施会计监督,但流于形式的多,实质性、全面系统的监督检查基本上没有。也就是说,这些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监督检查不负实质责任,存在监管漏洞,让企业有了出具虚假会计信息的可乘之机。目前,工商、税务、人民银行等在企业基本信息上达到了共享,但也都不负责审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研究制定中小民营企业财务规则,建立与之经济活动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同时赋予财政、审计、税务等监管部门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让中小民营企业无虚假会计信息编制、报告之漏洞,保障中小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完善鉴证监督法律体系。会计事务所是目前中小民营企业会计鉴证最主要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采信都依靠和来源于中介机构的评价报告。但近年来,会计事务所拆拆合合频繁,随着事务所清算解散,其鉴证责任也随之消失。进一步完善会计事务所合伙制,培育发展区域名牌所,明确会计事务所合伙人和签字注册会计师责任追究终身制,大力提升中介评价报告公平公正诚信度,逐步让中小民营企业失真会计信息报告无评价市场。进一步完善细化《会计法》实施办法,针对会计信息失真普遍现象,量化认定标准和处罚标准,明确责任和处罚执行主体,促使中小民营企业自觉遵守会计核算等法规。

四是建立完善资源共享的诚信网络系统。诚信是社会基本道德。在诚信缺失的当下社会,提倡诚信,自觉讲诚信,无论面对工作,还是生活,也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都十分重要。公安、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联动,打造企业和个人诚信网络系统,不论纳税,还是融资、业务合作等,不诚信事项均作为企业或个人的污点事项记录在系统中,十年内不允许消除。这样,不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会计人员,一旦被查出编制失真会计信息报告,监督检查部门就会记录在网络系统中,极大地挫伤企业与个人信誉度,从而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发生。

上一篇:试论时下“三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意义 下一篇: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