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的深改“谋略”

时间:2022-10-24 02:46:43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弯道取直、跨越赶超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发展动力从哪里来?我们的选择就是改革。”

2015年以来,深化改革的成效在河北邢台初步显现,这座知名度并不高的冀南地级市成为地方改革“新星”:16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34项改革经验在全省生根开花。在2015年度河北省改革工作考核中,邢台的改革成果在各设区市中排名第一。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弯道取直、跨越赶超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发展动力从哪里来?我们的选择就是改革。”河北省邢台市委书记张古江表示。

河北省委改革办的资料显示,近年来,邢台市在推进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成绩突出,亮点频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动力强劲。

那么,邢台是如何推进深改的?改革又是如何激发了新的发展动力?

数字背后的改革动力

邢台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新能源、煤盐化工、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为代表的工业体系。但是2010年以来,邢台发展越来越慢,处于全省倒数位次。2014年9月,新任市委书记张古江到任后,展开了一场大讨论。通过大讨论活动,全市上下认识到,邢台论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在全省都不是最差的,之所以这些年发展越来越慢,处于全省倒数位次,最根本的是发展动力不足。

张古江认为,增强发展动力只能靠改革。邢台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头炮”,全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的发展环境。

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邢台不是简单将其定位于技术层面的革新和创新,而是将其作为政府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突破口,重点从精准放权方面入手,从而让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更加直接享受改革红利和政策实惠。

邢台市决策者认为,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简政放权的力度都很大,对于邢台来说,必须贴近本地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来精准实施。今年年初,邢台市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点菜”式放权,将135项行政审批权力集中取消和下放,还重点聚焦项目建设领域和投资领域,对所涉14个部门673项行政权力在市县之间的责权边界进行逐一界定,使之更加有利于市场主体和“双创”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仅保留184项,比改革前的602项减少418项,削减率达69.4%;平均审批时限由28天压缩至3.5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释放了市场活力,2015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77467户,同比增长18.87%;今年一季度,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982户,同比增长34.1%,为近年来增幅最高;1到4月,邢台市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大幅攀升,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97.2%,位居全省第1位;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1%,位居全省第3位;规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位居全省第4位。在2015年度综合考核中,邢台市的全面深化改革、开发区建设等多项工作位居全省第1名。

县域改革引发的全市深改

2014年,威县被列为河北省唯一一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威县探索实行的“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部门搞监管、一个制度管医保、一张蓝图绘城乡”等做法,对全省、全国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得到上级认可。

对于威县改革试点成功经验,邢台市委出台专门文件,强力推进抓落实。目前已有组建行政审批局、组建市场监管局、实行城乡一体化医保改革、完善农业园区管理体制、完善城乡规划一体化、建立产业首席专家等7项含金量较高的试点经验在全市19个县(市、区)实施,相关机构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原有的公章一律封存。为保障新的机制顺利运转,邢台市委还建立专门督导制度。

邢台市在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对于在落实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以改革思维来解决。比如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威县就历史遗留的大面积河道沙滩地确权问题,创造性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确权方式,使全县确权到政府名下的河道用地面积多达4万亩。这一改革创举,不仅解决了农村河道土地归属不明的长期历史遗留问题,而且政府将这些土地资产整合到投融资平台抵押贷款,拓宽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对于这一涉农改革措施,邢台市委改革办及时总结并在全市推广。

再如,根据原来的制度设计,涉及河道采砂方面的监管和审批权限层级不匹配,县级监管部门只有监管权而没有审批权,而市级职能部门握有审批权但监管职能弱化。对于基层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反映的这一问题,经邢台市委研究后,将市级的相关审批权一并下放到县级,努力做到谁审批、谁管理。

邢台的改革势头在其他县域也表现积极。宁晋被列为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正在建立与部门绩效目标相对应的预算项目体系;平乡县被列为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推进试点,74个村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目前邢台市共承担部级改革试点任务6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20项。

一揽子制度建设

为了增加广大干部对改革的认同感,增加在改革中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勇于担当、宽容失误的政治氛围,邢台市委出台了《邢台市干部容错免责办法(试行)》的正式文件。5月25日,这一文件在媒体公开后,引起社会关注,有的媒体将其作为头版头条转发。

根据试行办法,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和问题,符合下列八种情形之一的,可以减责或免责:在落实党委、政府部署要求,特别在推动重点工作、重要决策、重大项目中,因大胆履职、大力推进出现一定失误的;在推进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一定失误的;在落实上级精神中,因政策界限不明确或受不可预知因素影响造成一定失误或偏差的;在化解矛盾焦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因勇于破除阻碍、触及固有利益造成一定损失的;可以减责免责的其他情形。

制定和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为勇于担当者担当,从制度层面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作为推进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邢台在河北率先出台深改工作考核办法,按10%的权重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充分调动起各级各部门抓改革的积极性。同时,还建立“月通报”制度,对重点改革实行“周通报”,对连续两次落后的县市区“一把手”进行约谈。在推广威县经验过程中,连续9周进行调度,约谈县市区委书记3次,最终使这项工作提前一个月完成。

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不断推进,“放”与“管”的矛盾不断凸显,对于取消和下放审批后,如何确保事中事后管理跟进,如何指导基层接住、管好等系列问题,邢台已经研究拟定了“管”“服”的具体措施,主动作为建制度,谋划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行政许可相对集中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核心是完善体制机制,解决审批怎么集中、权力如何放等问题,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形成上下齐心抓改革的合力。通过制度设计,“放、管、服”各环节不再孤立,形成强大凝聚力,确保了改革更好更快见效。

(作者单位:邢台市委党校)

上一篇:健康产业起航:打造“东方美谷”的奉贤样本 下一篇:弯槽段冰塞形成临界条件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