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时间:2022-10-24 02:46:23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1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38-01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59岁,汉族,以突发性头晕7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因7小时前无明原因,突然出现头晕,伴有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无抽搐发作,在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疗过程不详),为进一步诊治送到我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最高血压:160/95mm/Hg,服用降压药物具体不详

1.2 入院查体 体温:37度,脉搏9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5/77mm,神志昏睡,精神欠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真经3mm,光反应迟钝,无眼球震颤,眼球运动自如,视力、视野正常,角膜反射正常,鼻唇沟,眼裂正常,额纹对称,无吞咽困难,软腭抬举正常,悬雍垂居中,咽反射正常,舌在口中位置居中,申舌居中,无舌肌萎缩,无舌肌纤颤,肌肉形态正常,无肌肉萎缩,肌纤维颤动,心肺正常,腹部正常,四肌张力正常,轻偏瘫,试验阴性,四肢肌力可测,病理征未引出。

1.3 辅助检查 CT示蛛网膜下腔血,血常规:11.2g,白细胞9×10/L,中心70/L淋巴30/L,心电图:窦性心率。

1.4 诊断及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抗凝、降压、控制血压、抗感染,吸氧,利尿,营养脑细胞。报病重,治疗上给予5%的葡萄糖25ml,10%的氯化钾7.5ml,邦停4u静点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点q8/h,5%的葡萄糖注射液50ml,硝普钠50mg,根据血压调正,持续吸氧,等治疗住院20天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转,第二次做脑CT:出血已吸收,病情好转,报出院。

2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系指由于脑血管破裂,大量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而言。可分为外伤性及非外伤性,又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但一般指非外伤性和原发性。最常见病因是先天性脑动脉瘤破裂,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出血,其他血液病、颅内炎症、动脉炎、脑瘤等亦均可引起,但比较少见。其出血部位在脑底部或脑凸面,不在脑实质内。发病急骤,青少年以脑血管畸形为多,中年以后则以动脉瘤及动脉硬化较多见。有的可有诱因,有的并无诱因。出血后可引起脑膜反应、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软化,甚至脑萎缩,其缺血可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形成脑积水,颅压可增高,亦可引起脑膜机化,粘连,或正常颅压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剧烈头痛,常伴有呕吐、烦躁不安,是否出现意识障碍与出血量有关,一般神志清楚,也有表现为一过性意识障碍或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者,有时可伴有癫痫发作及精神症状。体征主要发现为脑膜刺激征,可有发热、缓脉、血压升高,少数可伴有颅神经受累(以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较多见)及偏瘫等局灶体征,合并脑血管痉挛时全脑及局灶症状加重。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常增高,脑脊液呈血性。头部的血管杂音、视网膜出血、脑血管造影,可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及是否合并脑血管痉挛。身体其他部位动脉硬化可作为脑动脉硬化的旁证。本病为神经科患者猝死原因之一,死亡率较高,故应积极处理。本例因患者有高血压病十多年,脑动脉硬化,为脑血管脆弱,血管弹性差,考虑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过急时适当正规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今后,应注意控制血压,注意饮食,情绪稳定,避免劳累,按时服药,必要时来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避免脑出血的再发生。

参考文献

[1] 詹俊峰,苗壮,薄丽娟,董文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慢性脑积水3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5):966-967.

[2] 薛彦忠,庞守良,姚金国,郝培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栓塞治疗的疗效分析.《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2010,(3):15-19.

上一篇: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22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儿童癔症6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