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欲望之舞与死亡叙事

时间:2022-10-24 02:44:34

《莎乐美》:欲望之舞与死亡叙事

摘要:王尔德在独幕剧《莎乐美》中,作者用神秘奢华的意象和精心雕饰的文辞作外壳,通过对心理和的细节描写,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展示给世人。王尔德用和精心雕饰的文辞及欲望和死亡叙事交织建构的文本重新诠释着、复仇和毁灭的主题。莎乐美的原型来自于《圣经》,在王尔德的笔下,莎乐美原来的形象被彻底颠覆,变成了一个为了欲望的实现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敢爱敢恨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王尔德;《莎乐美》;欲望;死亡;悲剧

《莎乐美》(Salome)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戏剧家、艺术家王尔德 (Oscar Wilde) 创作的独幕剧。剧中娇弱美丽而又冷酷的莎乐美,觥筹交错的宫廷宴会,先知约翰的声音,各种萦绕在宫廷之上的死亡征兆,鲜血、尸体和银盘子上的头颅,所有这些神秘怪诞的元素让读者感受到死亡带来的毁灭,神秘奢华的意象体系蕴含着浓重的无奈、焦虑、忧郁和沉重的悲剧感。

《莎乐美》中的人物都有着强烈而疯狂的欲望,特别是莎乐美为了追求爱和瞬间的满足而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追求到爱,莎乐美以充满诱惑的美轮美奂的七层面纱之舞诱使希律王杀害了约翰。她迷恋于约翰身上那种为信仰而献身的执着气质,偏执于对约翰肉体的,约翰的严词拒绝、对她的大声咒骂及被杀都无法阻止她实现自己的欲望。王尔德用和精心雕饰的文辞及欲望和死亡叙事交织建构的文本重新诠释着、复仇和毁灭的主题。

一、欲望与死亡

在《莎乐美》这部独幕剧中,死亡的阴影几乎笼罩着全剧,给读者以警示。莎乐美是欲望的化身,她冷酷而美丽,任性而高傲,是一个凝聚了复杂的情感与观念的艺术形象。莎乐美的悲剧是欲望、激情与美得悲剧。

莎乐美的父亲被她叔叔希律王所杀,母亲又被霸占,而希律王又时时凯觑着莎乐美的美貌。生活在这样一个的家庭的莎乐美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父爱与母爱的,她内心深处的恋父情结在看到约翰不可抗拒的美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对约翰的欲望变得不可抵挡。而施洗者约翰作为先知,他的眼中只有上帝,他认为莎乐美是邪恶的之女,对莎乐美的美貌及对他的赞美无动于衷,有的只是大声的咒骂与严词拒绝,而这种反应恰恰让莎乐美的欲望变成了畸形的爱。宫廷宴会上,贪恋于酒色的希律王一直色眯眯地注视着莎乐美,因为他的“注视”与凯觑自己的继女莎乐美,他和自己的妻子、莎乐美的母亲希罗底的口角不断,还屡屡被希罗底抢白。为了让莎乐美跳一支舞,他信口许诺莎乐美要什么给什么,在发现莎乐美的索要的是先知约翰的头之后,他又软语哄骗,想让莎乐美改变主意,但为时已晚。莎乐美已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为了吻到先知约翰的嘴唇而不惜借希律王的承诺让刽子手将约翰的头颅割下放到了银盘子上。面对着先知约翰的头,她用大段大段的独白表露着自己复杂的心境,表达着她对先知约翰畸形的爱恋。当刽子手的手臂从水牢里托上放着约翰头的银盘时,莎乐美一把把头抓了过来,急不可待地捧着约翰的头狂吻并不断重复着“我终于吻到你的嘴唇了”,“我终于吻到你了, 约翰”剧情达到了高潮。莎乐美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士兵们在希律王的命令下将手中的盾牌朝着莎乐美狠狠地压去。

先知约翰是虔诚与狂热的宗教代表,即便常年身处阴森的水牢中,他仍然传递着上帝的声音,诅咒着希律王和希罗底的关系。他身上那种为而献身的执着气质深深地吸引了莎乐美,点燃了她埋藏在心底的恋父情结,让她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疯狂欲望。在士兵甲的眼中,样子野蛮、口出狂言的约翰是一个宗教痴子,没人能弄明白他说的话;但在莎乐美的眼中,约翰却是一个冰清玉洁的人,贞洁有如月亮。她对约翰的欲望达到了狂醉的忘我境地。她沉浸在对约翰的赞美与倾诉之中,将全身心倾注在约翰的身上, 她疯狂地爱上了约翰,对年轻的叙利亚军官的自杀视而不见,约翰的大声诅咒和可怕的预言也无法使她止步。莎乐美就要得到他的一切。一旦得不到,就要毁灭他,这样也就毁灭了自己。先知约翰把莎乐美与她的母亲和希律王归入了一类,贴上了与的标签,使莎乐美受到不公平的评价。他无视甚至蔑视莎乐美的存在,他认为莎乐美的美是罪恶的化身。他对美的诅咒使他最后走向毁灭,从而也导致莎乐美的毁灭。

二、死亡意象

《莎乐美》中充满了各种神秘及奢华的意象,地上的血迹及宫中只有希律王可以听见的死神拍翅膀的风声更是奠定了悲剧的基调,营造出一种虚幻、迷离和诡异的氛围。

剧中的月亮是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是剧中形形人物心理的晴雨表,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挥着不同的烘托与渲染作用。戏剧一开始,在奢华喧嚣的宫廷晚宴的热闹气氛中笼罩着死亡的阴影。希罗底的侍从看着具有不祥之兆的月亮,预感到了宫廷内的死亡气息。在他眼里月亮就像:“她就像一个从坟墓里爬起来的女人,像一个已经死了的女人。说不定她还正在寻找死人呢。”后来月亮“就像一位死了的妇人伸出手来,要找一块裹尸布来盖住自己”。士兵乙描述希律王喜欢的第三种酒颜色红的像血,血是死亡的象征。希律王刚上场就滑倒在血泊中,当他看到自杀的年轻的叙利亚军官的尸体更是感受到这是一个很不吉利的征兆。他不止一次地听到空中翅膀拍打的声音更使他心惊胆战, 也使戏剧的死亡氛围更加浓烈。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希律王感到头上的玫瑰花瓣“红得就像布帛上沾染的血迹”。后来希律王发现莎乐美站在血泊上跳舞,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预兆,暗示着将要发生流血死亡事件。与此同时,在他眼中,“月亮已经变红了,红得就像血一样”。不停地响彻在宫廷上空的先知约翰的预言预示着灾难的即将降临,他的预言使戏剧情节悬念陡然而生,紧张、焦虑、惶惶然与死亡的阴影笼罩在剧中每位人物的心头。约翰从一开始就预言到莎乐美的死亡结局,他说到:“让她所在国家的士兵队长们用手中的剑将她刺穿,用盾牌挤压她”,而剧终士莎乐美正是死于士兵们的乱盾之下。约翰后来又说“退后!退后!我已经听见在宫殿里响起了死亡天使拍打翅膀的声音”,而希律王也不止一次听到翅膀在空中扇动的声音,而这声音让他感受到了死亡的阴影。约翰又提到“月亮会鲜红如血”、“染上猩红血迹的衣袍”、“佩剑出现的天使”,这些都预言着死亡即将降临。剧终,阴惨的月光撒落到莎乐美的身上,希律王一句“杀了那个女人”,给人以急迫而紧张的感觉,引出莎乐美的死亡,造成了浓烈的悲剧效果。

王尔德在戏剧一开始就彰显其死亡的结局―― 借希罗底的侍从之口在对剧中重要的象征物月亮的描述中道出了戏剧死亡与毁灭的悲剧性结局,巧妙地打乱了独幕剧的叙事时间和叙事角度。先知约翰被刽子手将头颅割下放到了银盘子上,随后因为莎乐美疯狂地亲吻约翰头颅的行为及偏执的爱情独白,希律王命令士兵们杀死了她。莎乐美的原型来自于《圣经》,在王尔德的笔下,莎乐美原来的形象被彻底颠覆,变成了一个为了欲望的实现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敢爱敢恨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张雪晗.论王尔德《莎乐美》唯美追求的悲剧[J].时代文学,2011(10).

[2]张金花.《莎乐美》中欲望的唯美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05).

[3][英] 奥斯卡 王尔德 著 .莎乐美[M].吴刚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07.

上一篇:探析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下一篇:论辛夷坞小说中的当代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