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药方法在无痛分娩中应用观察

时间:2022-10-24 01:54:43

不同用药方法在无痛分娩中应用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无痛分娩中不同用药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首次量0.1%罗哌卡因10ml复合芬太尼0.05mg的硬膜外麻醉,然后接镇痛泵连续硬膜外镇痛,观察组内配药为0.1%罗哌卡因50ml;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芬太尼0.05mg。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妇生命体征、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PH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的镇痛效果VAS、产妇收缩压、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芬太尼; 罗哌卡因; 无痛分娩; 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126-01

无痛分娩一直都是产科和麻醉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分娩方式的简单、有效、安全对产妇及婴幼儿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为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近年来对其使用浓度一直有着众多的争论[1]。本文观察分析了我院近年来采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无痛分娩中不同用药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3月在我院收入行分娩的初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32岁,平均年龄(26.4±3.4)岁,ASAI-II级,均为头位单胎,孕龄在37-42周,分娩前检查均无内科合并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所有产妇分娩时均产程在活跃期,且宫口开3CM以上,胎儿的体重评分在7分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龄、胎儿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镇痛方法 两组产妇均于产程活跃期后入室,左侧卧位,择L⒉/⒊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改为平卧,注入5mL 1%利多卡因观察5min有无麻药中毒症状,安全后经硬膜外导管给予首次量:0.1%罗哌卡因10ml,内含芬太尼0.05mg,,然后接镇痛泵连续硬膜外镇痛。观察组镇痛泵内配药为0.1%罗哌卡因50ml;对照组则同样药液内加用芬太尼0.05mg。两组的自控镇痛泵的参数均设置为背景量(10mL/h),时间为30min,宫口全开后停药。离开产房时拔除导管,给予产妇严密心电监护,新生儿电子监护。

1.3 观察指标 观察镇痛前(T1)、镇痛30min(T2)、镇痛60min(T3)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妇生命体征、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PH值。其中镇痛效果采用VAS评分,随疼痛程度递增0-10分,产妇生命体征包括收缩压及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在出生后1、5、10min分别评分,每项为0-2分。

1.4 统计学资料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且P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两组产妇分娩各阶段镇痛效果比较见表1,由此可见两组产妇在T1、T2、T3 VAS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各阶段镇痛效果比较

2.2 产妇影响 两组产妇分娩各阶段生命体征比较见表2,由此可见两组产妇在T1、T2、T3心率、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各阶段镇痛效果比较

2.3 新生儿影响 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为7.26±0.06,Apgar评分1min9.0±0.05,5min9.1±0.07,10min9.2±0.09;对照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为7.27±0.07,Apgar评分1min9.1±0.06,5min9.1±0.08,10min9.3±0.10,两组比较见新生儿脐动脉血pH及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娩痛为女性一生最剧烈疼痛,有报道称[2]80%女性认为此疼痛无法忍受,因此合理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硬膜外麻醉是目前分娩镇痛最为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其有着确切的效果,对肺功能和心功能负荷较小,持续阻滞能够祈祷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且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反应。罗哌卡因为新型酰胺类的长效局麻药物,起效快且无明显的中枢神经、心血管的毒性,安全范围较宽。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本研究显示在首剂量硬膜外麻醉后仅追加小剂量罗哌卡因即可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虽然从临床结果看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但减低了芬太尼的使用,就减少了有关报道所称[3]的阿片类药物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且减少了产妇的经济负担。

综上说述,本文通过观察分析我院近年来采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无痛分娩中不同用药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可以看出,硬膜外镇痛在无痛分娩中输注泵内用药只需加局麻药无需加用芬太尼,即可达到镇痛效果,并且还避免了阿片类药物对新生儿可能的影响。而首次量药物内的芬太尼在生产时已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锦萍,徐继海,王洪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6):49-51.

[2] 白星子.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26(4):59-60.

[3] 铁成,王欢.围剖宫产分娩手术期阿片类药物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4,6:41-42.

上一篇:论补中益气汤之治疗喘证 下一篇: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早期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