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教育:育出10岁大学生

时间:2022-10-24 01:54:08

合适教育:育出10岁大学生

年仅10岁的孩子考上大学,你相信吗?辽宁省盘锦市的张炀就将这一神话变成了现实,2005年8月上旬,他等来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数理与信息科学系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年龄最小的大学生。面对这一神奇的现实,人们禁不住会问,他是神童吗?他的家庭教育又是怎样的呢?

玩中增知:别样的爱

张炀住在辽宁省盘锦市一普通民房里,爸爸张会祥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环境与工程专业,目前在盘锦市双台子区双盛街道办事处工作,妈妈吴慧娟是盘锦市盘山县某中学的地理教师。

1995年7月8日,张炀在爸爸妈妈结婚6年后出生了。小家伙的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欣喜。张炀出生后,说话比一般孩子都晚,到了上托儿所的时候,说话还不利索,在这期间,有人好意提醒张会祥夫妇:"孩子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但爸爸张会祥一直坚信,儿子张炀的智商没有问题。

为了让儿子快乐,张会祥每天下班后就带着张炀玩耍,不过,爸爸张会祥会让儿子张炀在玩中长知识。张炀3个月大的时候,张会祥便从书店买来一些一面有图案一面有文字的卡片,先叫儿子看图,然后就教他识字。小家伙也许对美丽的图片很敏感,每次爸爸一拿出那些卡片来,张炀就手舞足蹈,特别兴奋。半岁左右,张炀便能识一些字了,尽管他的发音不太标准,但令张会祥和妻子很高兴。接着,张会祥便找各种机会教孩子识字,有时候带孩子去公园,比如看见了老虎,张会祥不仅给儿子讲,这动物就是老虎,还教儿子通过标牌识字;去商店买玩具时,张会祥先告诉儿子玩具的名称是什么,然后就对着玩具上的字样教他认字。

就是在这玩的过程中,张炀增长不少知识,到了2岁的时候,张炀就能识2000多个字了,这么小就能识字2000多,别的父母可能认为孩子是个神童,可张会祥认为,张炀并非神童,只不过是他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稍早而已。在各种环境中教孩子识字,张会祥并没有刻意要求什么,比如,要孩子一定要学会某些字,他只不过是不想放弃教育的环境,因为在一定的环境中教孩子去领悟相应的东西,更形象具体,只有形象实在的东西才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便于记忆,张会祥还教给儿子归类记忆法,就是把相同类别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样在回忆的时候容易产生联想,张炀头脑灵活,没几下就把爸爸教的字给记住了。

能够识一些字后,张会祥就经常带着儿子去新华书店,选儿子喜欢的幼儿图书、刊物,对于孩子不喜欢的,他从不勉强。

张炀3岁的时候对故事特别感兴趣,经常叫爸爸给他讲故事,张会祥便仔细认真地给他讲解,但每次讲完,张会祥就叫张炀复述,小家伙每次总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样子十分可爱。

张会祥认为,让孩子复述,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过,一段时间后,张会祥就不再给儿子张炀讲了,他要孩子自己去读,可由于张炀识字不多,书中还有些字不认识,阅读起来有些困难。但此时的张炀很想知道故事里的精彩内容,张会祥就教孩子查字典,张炀学会了查字典以后,书中有不认识的字,就自己去解决了,这不仅培养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自学的能力。

张炀进步很快,在4岁时,他已能通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了,张会祥见此,也没有过分惊喜,更没有因此把孩子送到学校去。

2000年9月,张炀5岁,爸爸张会祥认为张炀应该上小学了,于是带他到附近的长征小学报了名。新书发下来,小家伙很兴奋,拿回家就自学起来,爱不释手,不懂就问。没过几天,他对爸爸说:"爸爸,那书上的东西太简单了,我已经看完了。"孩子说这话时,张会祥有些惊奇,为了考察孩子是否真的掌握书中的内容,张会祥便把张炀叫到一边,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抽问,没有想到,张炀对答如流,这时候,张会祥才真正知道张炀的自学能力、记忆力过人。

教坛秘诀:因材施教

孩子拥有如此的天赋,难道也按部就班地上学吗?张会祥想了好几天,最后他认为应该因材施教,不让孩子再继续上一年级,如果让孩子在一年级呆一年,那简直是白白浪费孩子的时间,与其如此,不如让他跳级,学习其它新的知识。不过,张会祥还是征求了张炀的意见,说打算让他去上二年级,张炀一听乐极了,说:"爸爸,那很好,我喜欢上二年级。"主意定了,可学校已开学一个月,而且,这孩子只上了一个月的一年级,到哪儿去插班呢?更何况学校的老师根本不了解张炀的情况,老师愿意吗?针对这种情况,张会祥有些着急,他一边给儿子借来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课本让他自学,一边想办法,最后,朋友向他推荐了当地一个叫魏家小学的学校,张会祥来到学校,将儿子张炀的这一特殊情况向校领导做了汇报,没想到那位校领导非常高兴,并答应张炀直接学校二年级,可二年级刚读了一个月,他又把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给自学完了,这该怎么办?张会祥只好又去找,结果学校又把他安排到了三年级。这一次张炀在三年级读了四个月,但在这四个月里,他不仅学完了三年级本身的课程,还自学了四年级的课程。由于对老师所教的东西进行提前预习,所以,张炀总比别的孩子了解更多的新知识,课堂上老师提问题,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要求回答,还有的时候,他老是喜欢把一些老师还未教到的内容拿去问,这让老师很为难,因为老师们一般有自己的教学进度安排,不过,不少老师还是比较欣赏张炀的自学能力。

尽管张炀学习进度很快,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爸爸张会祥要求他学一会儿,玩一会儿,可以看电视,可以去和别的小孩打打球、玩游戏。看电视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增知长识,也是学习之余的一种休息,所以,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8:50的少儿节目,小家伙必看。

第二学期开学,张炀直接上了五年级,两个月后,他又去上六年级。在六年级读了完整一年后,他初一上了半年,初二上了半年,初三上了一年,中考以后,张炀在爸爸张会祥的辅导下,学习了高中的主要知识,所以读高中时,他直接去上了盘山中学高三。

就这样,张炀在频繁的跳级中很快从小学一年级读到了高中。

张炀认为,这一切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自己并没有什么天赋,也并非神童,他只不过不想按部就班地一年一年"长途跋涉",对于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再花时间去弄,那简直没有必要,更是一种浪费。时间就是财富,用人生宝贵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那才更有利于增加自己的才干。

在自己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爸爸张会祥对他的帮助不少,比如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爸爸一般叫张炀不用做完,适当做一些就行了,还有些老师布置的练习题,爸爸考他,如果口头能答上来,就叫他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写到作业本上,如此的教育理念,让张炀在学习上不但感觉不到紧张,而且还轻松地过着自己的幸福童年生活,同时,张炀已经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一种生活乐趣。

有乐趣就有收获,爸爸张会祥并没有提出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他本人自我感觉良好就行。张会祥认为,过高的要求只能给孩子增加无形的压力,让他们整天处于高度紧张和压抑的状态当中,如果这样,孩子就会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童真失去,成长扭曲。

在盘山中学680多名高三学生中,张炀的最好成绩也仅能排在150名的位置,但父母从来没有说张炀不行,还常常鼓励他:“张炀,你能排在这个位置,爸爸妈妈为你自豪”,“在我们的眼里,你永远是最棒的!”

我自辉煌:最小的大学生

张炀进入盘山中学高三是在2004年9月,那时,老师对学生的复习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节奏不快,张炀认为那样的学习方式很不适合自己。一月后的一天,他对爸爸张会祥说:“爸爸,我还是回家学习吧。”爸爸答应了张炀,两个月后,张炀就回到了家里,回到家,爸爸张会祥问:“你打算明年高考吗?”张炀俏皮地回答道:“那是当然!”儿子想参加高考,那得准备准备,于是,爸爸便从学校专门请来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4门功课的老师给张炀开“小灶”,加之自己也是大学毕业,还可以对儿子进行一定的辅导。在开“小灶”的日子,张炀非常用功,由于他的领悟能力强,老师一讲他就掌握了。

两个月后,张会祥看儿子进步很快,高中知识已掌握得差不多了,他决定停止儿子的“小灶”,因为他不想把孩子整天弄得紧张兮兮的,他要让孩子快乐成长。“小灶”拆了,张会祥一边叫儿子和别的小孩玩,一边从书店买来高考模拟题定时叫儿子练习,然后对着答案评分,在模拟考试中,张会祥让儿子做了10余套题,每次定时模拟考试,他的数学一般在60分左右,英语能得八九十分,张会祥这时想,总的加起来,如果高考不出大的意外,张炀上二本应该不成问题。

听说张炀要参加2005年高考,一些亲戚朋友得知后都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如果现在让孩子去参加高考,考个二本其实很不合算,孩子还小,不如让他继续复读两年,把知识学习扎实,然后考上北大或清华。可张会祥认为,他不是为著名大学在培养孩子,他是在为孩子而培养孩子。所以,他坚持听从孩子的意愿。

高考临近,张会祥带着儿子张炀去报名,老师一看还满脸稚气的张炀,简直不敢相信,由于张炀年龄太小,没法办身份证,最后张会祥只好找到当地派出所开了一张户籍证明,才算把名给报上。

在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别的同学正在挑灯夜战,而张炀仍然轻松地按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进行:看电视、踢球、做练习题、耍玩具、捉迷藏……

高考场上,张炀一点也不紧张,成竹在胸,他没有把高考看得很重,就觉得跟平时一样,会做的题就做,不会的就放弃。在做语文的时候,张炀对后面的阅读题没有把握,就放弃了,重点放在自己拿手的作文上。高考下来,张炀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他告诉爸爸,他能考500分左右,应该能上二本。

针对张炀的成绩情况,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张炀说自己喜欢数学,于是,爸爸张会祥就再次尊重了他的意见,填报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数理与信息科学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半月之后,张炀的高考成绩下来了,与小家伙所估的分数相差无几:“语文74分、数学81分、外语109分、文理综合241分,总成绩505分”,这比辽宁省高考二本分数线高出47分。拿到分数后,张炀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欣喜,还是经常跑出去和同龄的孩子们玩捉迷藏、给他们讲故事……在张炀的眼里,玩是一种快乐,上学读书也是一种快乐。

8月上旬,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数理与信息科学系录取了张炀,学校表示,他们将会针对这孩子的情况给予特别安排,比如,对他进行超常规培养,在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教育的同时,针对他的特长单独配备教师,但决不会违背孩子的意志,顺其自然挖掘其潜能,毕竟孩子还小,不能让他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对于孩子去天津上大学,爸爸张会祥早已作好心理准备:按张炀的能力,一定可以提前将学分拿到手,但他还是希望张炀在大学里踏踏实实地学习四年,把基础打牢,并继续深造,别急着出来就业;并花一定的时间来锻炼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慢慢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

最后,张会祥还想告诉全国所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千万别盲目照搬别人的方法,应该首先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实力和特点,然后再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培养他,也就是因材施教,要知道: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其实,世界上没有任何所谓的神童,只要教育方式恰当,加上孩子自身的勤奋,就一定能够创造育儿奇迹。(独家专稿,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责编/宁克华)

E-mail:

短信代码:11149

上一篇:99株“相思树” 下一篇:半截钥匙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