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为学而教

时间:2022-10-24 01:43:04

【摘要】目前我校小学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针对学段的研究促使教师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应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发展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低年段 学习特点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84-0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它需要老师们靠情境、靠有趣的手段、靠调动所有感官席卷观众――也就是学生们。如何找到一个低龄化的角度,激发求知的角度,来吸引观众,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听得懂,跟着老师走,这就需要研究我们的学生。

一、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

1.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每一点知识主要靠教师来教,在学习中每前进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因为第一,他们不认识单词,自己不能读书;以后认识的单词虽逐渐增多,但由于知识和理解力不够,还不能自己把对话看明白;第二,对于要学什么和怎样学,还很不清楚,就像走路不知要上哪里去和怎样走一样。这就只得全靠教师来一点一点地教了。不过,这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但有些学生会延续到二年级。

2.基本依靠教师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已经可能不完全依靠教师了,他们已经获得了一些自己学习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会了一些最基本的词汇和句型;已经能够看懂课本中的一些短小的对话;已经摸到了一点点学习规律,可以进行一些简短的英语对话,能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自己获得一些新的知识。但是他们还不能准确的地总结出一些句型结构,对于一些语法知识也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它们的条理性和系统性等等,都要靠教师的讲解或一步一步的启发引导,才能使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阶段,在我们的学校,常常是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了,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就比较明显了,而且延续到小学中高年级。

二、低年级两种基本教学方式的研究

1.在完全依靠阶段时,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教一点,学生立即跟着学一点,练一点,然后教师再教一点,学生再学一点,练一点。这样由部分到整体,简单到复杂,每一个教、学、练的过程反复多次,直到学生都基本上学会为止。那又如何让学生心甘情愿、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走呢?这就需要老师将自己的智慧用在制作精美的教具、编写朗朗上口的诗歌、创造有吸引力的游戏上,这种教学方式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在于它与这一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相结合,并给了学生以充分他们的学习能力的机会。学练一体,当场见效。这也就是教学效果好的奇妙所在。

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受到:当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一说就会”甚至不用教师再说自己也能知道下面要讲的一些东西时,他们就不愿意再这样由教师一点一点地教下去了。他们想要学得快一点,想要自己往前走了。

这样的情况就意味着:学生由完全依靠阶段发展到基本依靠阶段。

2.在基本依靠阶段,也就是到了二年级,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相应地改变了。变为启发、体验、表达,引导学生自己试着向前走。

这种启发式教学,与中高年级不同,是逐步激发,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试着自己做中前进,在思考和探索中去学着表达。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与学生已经由完全依靠进入基本依靠教师阶段的特点和要求。二年级的学生到了下学期已经有了“知新”的能力。但是,他们的阅读能力、感性认识和“知新”能力都很有限,所以还需要在教师具体指导下阅读课本,需要通过演示获得一些知识,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特别是他们对于所要学习的东西将怎样向前发展还很不清楚,需要教师引导,所以“逐步启发引导”就适合了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比如从刚开始的模仿表演课本,到新情境下创造性的表演,从表演小诗到自己编写诗歌,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情况,并认真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得当,引导有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两种教学方式的区别。第一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活动虽然很多,但主要是模仿,是学习教师已告知他们的东西,在关注趣味性的同时,学练一体,反复操练;而第二种教学方式则是在教师启发下,探索求知,去试想教师还没有告知他们的东西。在他们动起来的时候,关注体验,在做的时候关注思考,在表达的时候,力求完整。

虽然低段教学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践行以学定教、为学而教很不简单。教师的教学方式应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发展其学习能力。这就需要老师们的智慧,所以必须坚持立足于学生,研究课堂,以保证教学研究在深入之后,能够跳得更高、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许菁艺.“体验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J].新课程导学,2013(06).

[2]洪玲.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1).

[3]何琳.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校园英语,2014(15).

[4]卢丽萍.基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析[J].校园英语,2014(18).

上一篇:试论班级管理中朋友式管理方式 下一篇:高职类院校《综合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