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 陌生人

时间:2022-10-24 01:14:58

“快!前面的废墟下又发现了一个幸存者。”

搜救人员刚送到嘴边的水杯又放下了,干燥的嘴唇动了动,没说什么,立刻赶往废墟,紧跟在队员后面的还有一个人。

“是个女孩,大概四五岁。”冲在前面的队员匍匐在地,边用电筒照边说,“她还活着!但腿被巨石压住了,动不了。”

外面的人们竖着耳朵,里面隐约传来女孩的啜泣声。

队长环视一圈,细细地观察起周围的房屋构造来。最后,无奈地摇摇头:“周围的水泥板和钢架结构太大太重了,人力根本无法搬动,只有用重型起重机械才可进行救援工作。”

“可重型机械明早才能到。”一个队员说,“我们刚刚接到通知,下午发生的余震又引发了道路局部崩塌,现在正在抢修,重型机械最快也要明天上午才能到达。”

“我怕孩子支撑不了那么久啊!”匍匐在地的队员担忧地说,“她那么小,被困了那么长时间,又冷又饿,支持不了那么长时间的。”

“让我来!”忽然,人群中有人喊道,人们现在才注意到她,“我是女孩的妈妈,让我来吧。”

大家自觉地让开一条通道,匍匐在地的队员也站了起来。她缓缓地跪下,艰难地向狭小的洞内钻:“孩子,妈妈来了,不要怕,有妈妈在!”

“妈妈――”听到她的声音,小女孩哭得更加厉害了。

“孩子,别怕。有妈妈在呢!妈妈会保护你的。”她温柔地说,“来,把手给我。”

一个脏兮兮的小手从洞缝中伸了出来,她紧紧地握住。“孩子,别哭,妈妈就在你身边,妈妈相信你是最坚强的,你再坚持一会儿,我们就会救你出来了。”

果然,小女孩停止了哭泣,无力地说:“妈妈,你不要离开我,我……好怕,我周围好多死人……妈妈,你唱歌给我听吧!”

“好,妈妈唱给你听。”她用力地咬咬嘴唇,抑制住快要流下的眼泪,唱了起来:“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她就跪在满布碎石的废墟上,一首接一首地唱着歌,慢慢的小女孩也不恐惧了,还跟着哼了起来。期间,有队员送饭来,她摇摇头:“女儿没吃,我也吃不下。”期间,有队员送雨衣来,她拒绝了:“女儿也在淋雨,我怕什么!”期间,有队员过来要和她换换,让她休息一会儿,她又拒绝了:“孩子需要妈妈,有妈妈她才不会害怕,我要给她唱歌,这样孩子才会安心,才不会睡着,睡着了就醒不来了……”

寂静的夜空里,弥漫着死亡的恐惧,只有她婉转悠扬的歌声回荡在天空中。

第二天一大早,营救机械到了。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小女孩被救了出来。女孩微弱地呼吸着,医生感叹:“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不吃不喝下竟能支撑一百多个小时,这真是一个奇迹!”而她,因为长时间跪在碎石上,一动不动,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不停地唱歌,就在看着女孩被抬上救护车的那一刻,晕倒了。

在场的群众都被她的坚毅和执着感动,赞赏地说:“真是个坚强的女人。女孩有个伟大的妈妈,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小女孩一定会很幸福的!”

“不,你们错了。”队长回过头来,泪眼婆娑地说:“她不是女孩的妈妈。她的女儿早在地震当天就已经遇难了。她只不过是一个陌生人!”

点 评:高中生编故事很容易“傻、大、空”,本文是篇小小说,但由于作者善于刻画细节而显得真实感人。尤其是出人意料的结尾,波澜突起而又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周文涛

写作思路:

拿到这份以“用爱点亮人生”为主题的试卷时,汶川地震这一关键词仍然频繁见诸媒体,国人心中的伤痛依旧,我也很自然地想到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整理好材料,开始思考作文结构,若是用大量事例铺陈,虽然可以论述得很全面,但蜻蜓点水,缺少深度,无法产生感人至深的效果,因此我想从一件具体的事着笔,通过对一个典型形象的细致深入地描写来表现主题。这时,那位遇难前留下短信的母亲形象立刻窜入我的脑海。但是,由这个故事产生的感动与震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记忆,如果照搬这个素材,就很难打动读者,毕竟,在真实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最终我虚构了这样一个真情的细节。

思路点拨:

选择了参赛题目后,桂玺同学先是踌躇满志,而后却犹疑了。因为他手头的素材太多,如何取舍,成了难题。我提示他,选择时代感强、贴近生活的素材,于是他决定写关于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同时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创作前先大量浏览有关新闻和图片,以酝酿情感;第二,写个体,不要画群像;第三,尽量创设人物、情节,不要照搬新闻素材。

桂玺同学很快完成了初稿,文章虚构了一个三岁女孩与母亲的故事。文字很细腻,人物语言和行为描写恰到好处;唯一不足的是,情节缺少新意。对此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初稿就是小小说,而小小说的魅力往往在于结尾情节突转,出人意表,他可以此为参考。

桂玺同学旋即对结尾进行了改动――“母亲”变为“陌生人”。改动不多,但效果显著,也可算是“出人意外”吧。

(指导老师:王先海)

家长感言:

在孩子进入武汉四中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作为家长,感受颇深的是,语文老师课堂讲解生动有趣,课后辅导精心细致。孩子不仅从语文老师那里学到了大量的知识,还收获了对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孩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也日益增进。孩子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书店找寻对提升自己语文素养有所帮助的资料。这样一来,孩子的知识充实了,视野开阔了,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次比赛,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的是一份激励,一种鞭策,更是一个希望。在此,郑重地向老师道一声“感谢”: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感谢老师在孩子身上倾注的心血!这篇文章使我们再次见证了华夏儿女坚毅不屈的品格,和衷共济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又到落叶纷飞时 下一篇:一张嘴角轻扬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