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桥梁工程中的质量与检测

时间:2022-10-24 01:14:52

刍议桥梁工程中的质量与检测

摘要:桥梁检测工作技术复杂、桥型多、操作难度大,检测技术人员责任重大,所以要加强检测队伍专业化的建设,提高检测技术和提升检测设备,同时加大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的研发,才能使桥梁建设工作更上一层楼,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硬件环境。

关键词:桥梁施工;桥梁检测

Abstract: the bridge test technology, more complex, difficult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detection technology personnel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so to strengthen the inspection team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testing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esting equipment, and increase the bridge engineering detection technique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n cause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work more on one build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o provide more good hardware environment.

Keywords: bridge construction; Bridge test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桥梁工程的检测技术

检测规范中强制性规定,凡是新建桥梁必须强制性进行桥梁检测,通过检测手段来判断和推定桥梁的质量、使用性能等各项指标。当桥梁在竣工时,各项指标均要达到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桥梁老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在桥梁使用年限基础上,必须针对各项指标重新鉴定,或者当遭遇自然环境(飓风、暴雨、地震等)的破坏后,要再次对原桥梁进行指标检测。对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当前桥梁基础检测以及动静载试验检测技术手段。

1.1桥梁基础检测

当前出现的许多桥梁事故很多是由于桥梁下部结构质量不过关引起。例如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缩扩径、离析、夹泥、夹砂等缺陷,极大的影响了桥梁下部结构的承载力。桥梁的基础检测技术包括基桩成孔检测,它可获得孔径、孔底沉渣、倾斜、深度等参数;桩身质量采取超声波、反射波、单桩静载、钻孔取芯等检测方法检测;立柱、墩身承台则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法及取芯法。诸多检测方法中除钻孔取芯法外,已有先进的仪器和科学的理论来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在此重点来探讨钻孔取芯检测技术。

钻芯检测其核心技术是芯样的钻取,取得的芯样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整个结构的质量评价的准确性。例如影响桩身完整性及质量的缺陷有:断桩、夹泥桩、缩径、桩底沉渣太厚、混凝土离析、胶结差、强度不足等。取芯过程中,如遇到钻进速度突然加快,则可能钻遇断层、夹层、混凝土严重离析层、缩径层、灌注时坍落进入桩身的砂土等,遇此情况应立即停钻,测量孔深位置,记录异常情况后,才可继续钻进穿过病害层并取出相应层位的芯样。对存在局部缺陷的桩,如夹泥、缩径等,因缺陷范围只占部分桩截面,则取芯孔可能未穿过该缺陷部分,导致不能发现缺陷,从而留下事故隐患。对此,当施工过程或无破损检测怀疑桩基有此类缺陷,就应增加钻芯孔数。钻孔位置布置时可将孔位偏向外侧,并按等距离布置三个钻孔取芯点,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反映此类桩的缺陷情况。钻孔布置一般不宜在桩截面中心也不能太靠近边缘,且钻孔要始终保持垂直钻进,以此来避免碰上钢筋笼后无法钻进或钻眼斜出桩体外而取不到芯样的情况发生。

1.2静载检测技术

静载试验检测桥梁的项目通常包括挠度(结构)、沉降(支座以及桥台)、拉压程度(结构)、裂缝(桥面)等各项指标。进行静载试验时,最重要的是试验点的选取。凡是所选取的试验点,必须是能满足试验目的的点,同时也是具备代表性能的点,试验点的数量也必须满足静载试验的全部要求。静载试验时,一般检测位移、应变和裂缝检测三大类。位移测量可用机械仪器测量或电测法进行检测。应变测量通常采用应变片、电阻应变仪、振弦式应变计、钢筋应力计等进行检测。裂缝测量通常依靠目测辅以刻度放大镜,对于较大裂缝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用塞尺测量。在静载作用下,桥梁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形。通常桥梁的变形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整体变形,指的是桥梁整体工况的形变;局部变形,即梁的结构荷载处发生的形变。按照静载检测规范,必须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方式,即优先考虑桥梁的整体变形。在静载试验检测时,主体检测的是桥梁上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在一定面积作用下测量其截面应力以及变形情况。当在检测常年使用的老式桥梁时,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的指标是裂缝、弯度、应变程度以及抗压拉程度。

1.3动载检测技术

桥梁动载检测技术是为了满足桥梁工程使用性能的需要,应用计算机模拟探析和实际检测相互融合的科学方法,也是桥梁检测技术水准的具体体现之一,它为桥梁今后运行性能和动力承载能力提供实质上的依据。桥梁工程动载检测的内容包括桥梁结构动载性能以及结构动载响应两个方面,其检测的对象表征的是结构动载效果最优构建应力和变形的控制面。测试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仪和数字信号处理机是动载试验的测试的常见仪器。根据仪器的性能和使用传感器的特性,可以选配不同的测试系统。具体而言,动载检测技术检测流程基本为:桥梁固有频率、振型、阻尼比的测试――桥梁动挠度、动应力、加速度、冲击系数的测试。前者为动力特性参数,后者为动力响应测试。实践证明,对桥梁进行动载检测,是基于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来研究的。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是结构的固有性质,它不随荷载的强度以及其它压力的大小改变而改变。动载检测取得的是桥梁的模态参数,而作为桥梁的基本理论参数,反映的不仅是整个桥梁的可承受能力,更反映了桥梁承载状况优良与否。

2桥梁施工质量

2.1承台、系梁

(1)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和薄弱混凝土层,对灌注桩质量进行无破损检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无断层或夹层。对质量有怀疑的桩及灌注故障处理过的桩均应重点检测;(2)桩头砼要凿出密实的层面,大面平整干净无残留砼及杂物,标高符合设计要求;(3)需嵌入承台或系梁内的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钢筋骨架及桩柱钢筋的焊接质量,要求桩顶锚固筋与设计角度相一致,并用螺旋筋缠绕固定;(4)砂浆垫层要求平整,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尺寸满足支立承台、系梁模板要求;(5)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支撑牢靠,位置、几何尺寸、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浇筑砼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砼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涂刷过程中不得污染钢筋及硅的施工缝处,保证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6)砼开盘前检查原材料准备情况。首批砼检查各种原材料计量是否符合砼配合比通知单规定。浇筑砼前要用清水润湿桩头,施工过程中控制砼坍落度、和易性、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观察模板定位情况,随机制备砼试件。浇筑工序完成后拉毛接柱处硅面密实平整。注意砼养生,防止收缩开裂; (7)控制好基坑回填土的质量。施工单位对此一般不很重视,只松填,密实度控制不严,有的还带水回填,现场监理必须予以制止。因为承台周围正好是盖梁和现浇箱梁立支架的地方,填土没有密实度,支架就会产生较大的下沉量,使结构标高难以控制。

2.2墩柱

检查柱中心位置施工放样;验收墩柱钢筋笼;支模前凿除接触面的松散硅,如有杂物要冲洗干净;立柱模板接缝圆滑平整,拼接严密,定位精度、竖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均须符合质量要求指标。脱模剂涂刷均匀,定位钢丝绳要拉紧,受力一致;砼施工基本要求同承台或系梁施工。要求用串筒下料,串筒底部距浇筑的硅面不超过2m,浇筑完毕将柱顶砼面拉毛。注意砼的养生,特别是柱顶。

2.3梁板吊装

事先在伸缩缝端安放滑动支座,滑动支座及临时支座标高须符合设计要求;吊梁时注意控制吊点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对绳索与梁体接触部位进行保护,防止挤坏棱角;运梁路线须事先整平压实,转弯半径能满足运梁拖车顺利进出。运梁过程中车速要慢、匀、缓,避免剧烈颠簸造成梁体损坏。

3 结束语

当前经济现状要求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使得桥梁工程大量涌现。经过时间和实际使用情况的检验,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也随之不断涌出。在前期施工的过程中专业检测技术人员要尽早发现病害和问题,提前治理,甚至将病害扼杀在襁褓中,这样才能减少隐患,保证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载重货车交通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的影响 下一篇:城市中的短交通隧道的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