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4 12:30:08

化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代化学课堂要以新课改思想为指导,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启发创新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关键词:创新理念;创新教学;创新能力;探究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97-01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理念

化学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教师要将这一理念贯彻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学科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知识化社会人才培养所必需的教育思想。它反映出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的深化,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因此它也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创新能力有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指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后者主要是指对个人来说的新颖、独特的创造力。化学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

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不仅要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一专多能的优良品质,而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启发性和创造性,巧妙引导,体现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研究性学习的优质教学。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实、巧、精、活、新、美"六个基本原则。

2.1 实:就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检测、评析和辅导、检查学生是否夯实基础,是否牢固掌握主干知识,是否能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及时跟踪补救,做到示标、达标、验标、反馈、补标步骤清晰,体现出"面对实际、目标实现、方法实用、确有实效"的特点。

2.2 巧:就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一本为本,以纲为纲,研究教法,重在学法",对不同的知识内容,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力求充分展示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学会组织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力求达到"巧分析、巧设计、巧安排、心思灵巧、技术高超"。

2.3 精: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有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讲课时语言简洁,切中要点,分析透彻。要力求做到概念、理论解释得精确,问题阐述得精辟,重点、难点处理得精当,从而达到整个课堂教学的精彩、

2.4 活:就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换说法、该条件、重过程、验结论"等方法,把问题展开,交问题给学生,从知识到问题,从问题到方法,再从方法到能力。充分体现教师点拨到位、激活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的思维和感觉器官做到和谐运动,使学生得到活化,形成充满活力,气氛活跃和师生互动的生动活泼局面。

2.5 新:就是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要培养出具有"求知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的优秀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让学生在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信息中汲取养料,获得丰富的知识,从而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6 美: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主动有趣的语言,完善的教态,合理的教学手段, 充分展示教学艺术的魅力,激起学生的共鸣和高度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接受教育,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通过创新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3.1 鼓励质疑,建立互动课堂。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性的土壤,课堂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因为提问时创新的开始,要支持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 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思维是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广度、浮动性、独立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发散性的培养。如:在用品红验证Na2O2的漂白性实验时,学生设计实验的思维层次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向品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品红褪色,即证明Na2O2有漂白作用;第二种情况是向品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品红褪色,同时对比NaOH加入品红溶液中,看品红是否褪色。结果发现均褪色了,即得出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是因为与水反应产生了NaOH;第三种情况是在褪色的两种情况中再反滴加盐酸,原来加NaOH的试管又变红色,加Na2O2的试管不能变回原来的颜色,由此得出起漂白作用的是 Na2O2,NaOH使其褪色是因溶液酸碱性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很明显,第三种学生的思维就缜密得多,而学生思维的缜密要靠老师平时的引导。

3.3 结合教材,创新教法。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引导发现法"或"边讲边实验法"进行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一般编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之中,是以鲜明的实验事实引入揭示的。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

3.4 举办化学竞赛,开展探究性实验。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化学知识竞赛,既能扩大学生的化学知识面,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其是做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形成探索、创新能力有显著效果。学生在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对结果的分析、推理、论证等过程中,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养成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不仅利于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同时也达到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的目的。

在当今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的新世纪,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把"科技兴国"的伟大战略,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去。

上一篇:利用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