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REITs破冰

时间:2022-10-24 11:36:16

公租房REITs破冰

保障房资金问题一直是业内的老大难,被寄予厚望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在呼吁了多年以后,如今终于崭露一丝曙光。8月中旬,国投瑞银基金公司与上海市虹口区公租房公司合作,将上海虹口区数个已开发的公租房项目打包,推出首只公租房基金。截至目前,该基金仍处于募资阶段。但根据设定的条件,该基金有望转化为REITs,进入流通领域,如成功推出,预示着REITs业务多年后首次破题。

首只公租房基金诞生

据了解,瑞银资管近期已经与上海市虹口区公租房公司、太平资管和国投瑞银基金公司签订四方协议,推出首只公租房基金,该只公租房基金所打包的是已经开发的上海虹口区公租房项目,以租金形式进行回报,并不介入开发阶段。该基金目前已处于募资阶段。

依靠公租房的租金收入能否保证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一直是市场的疑问,国投瑞银母公司——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中国方面称,一方面基金介入后,公租房仍享有原先的税收优惠、补贴收益等;另一方面与周边市场的商品房相比,公租房的租金不会太低。

另据瑞银资管相关负责人介绍,虹口公租房项目租金收回后将把收益按比例分给投资者,该产品和国外的REITs相似,会进行强制分红。以后转换为REITs上市后,则按股份数来分享收益。

上海虹口区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希望通过这一创新产品,能够在资本市场上盘活固定资产的同时,又能确保基金投资的物业能够继续保持公租用途不变,这将是个多赢的金融创新和市场化改革的尝试。

“可以这样认为,坊间有多种房地产基金事实上已经在运作。通过房地产固定资产能运营能产生持续收益,就可以理解为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主任尹中立向记者表示,当前之所以还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REITs,是因为“政策口”没有放开。

条件成熟将转为REITs

一位不愿具名的瑞银人士向记者表示,之前的基金产品一般只介入公租房建设开发阶段,然后通过政府回购退出。而该基金则是投资于虹口区已开发的公租房并且拥有产权,它的意义在于可以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来源,为日后转成REITs产品公开上市打下基础。

与可以进入公共流通领域的REITs相比,这只公租房基金目前是私募股权封闭式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基金是封闭式,但却是根据REITs的运营方式来设置的。也就是说,一旦监管允许及条件成熟时,将存在转换为REITs在国内公开上市的可能。

然而,如何为公租房私募股权封闭式基金找到合适的出口,从而转化为REITs,则是今后将要面临的问题。

在金融信托专家孙飞看来,“参照目前的相关法规,该封闭式基金还找不到任何的转信托的途径。”

“据我了解,今年下半年资产证券化将会有更大规模的放开,但是肯定不会一步到位。”在裕元资本管理集团董事长闫宗成看来,该封闭式基金或会随着政策口径的张开而进入市场流通。“但就近两年而言,该基金市场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实际上,当前有种“准REITs”模式已经在资本领域有所实践。有业内人士推测,该公租房基金当前若要达到盈利,“准REITs”模式或是一个突破口。

期待保障房REITs的“春天”

港股市场上,已有多只以内地商业地产为标的的REITs产品。近年来鹏华、诺安、广发等基金公司相继开发了投资海外REITs的QDII产品,但市场上仍然缺乏投资于国内保障房的REITs产品。

近年来,随着业内人士的呼吁,在保障房中引入REITs缓解政府资金压力成为一个突破口。

事实上,2012年初,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中国、国投瑞银基金就曾与北京市签署公租房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备忘录,试点发行房地产信托基金。彼时担任北京市住保办常务副主任邹劲松表示,北京已将五个公租房项目进行打包,申请试点发行REITs,一旦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可将公租房进行资产证券化。但截至目前都没有下文。瑞银相关人士则对此不予置评。

一个数据或许预示着公租房基金的“春天”将来临。据瑞银环球资产管理表示,根据中国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政府计划在2011年至2015年间建设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将对公租房基金产生极大的市场需求。

上一篇:商业项目需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下一篇:羌族文化重建中利益相关者的态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