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城乡差异下的体育课教学

时间:2022-10-24 10:41:48

初探城乡差异下的体育课教学

众所周知,城市与农村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作为两度进城支教的我来说,感触更是深刻。不论从地域的经济条件,学校的硬件设施,学生的认知水平,家长的教育程度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差异。这也间接影响到了学校体育的教学,为缩小城乡差异带给学生的影响,本人结合自身认识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肤浅的进行了此次论文的拽写。希望能给城乡体育的教学带来一些浅薄的见解,为教育事业贡献出一丝菲薄的力量

一、城乡的差异

(一)教育条件的差异体现在:1.农村学校师资弱。2.教学硬件设施陈旧落后。3.家长素质不高。4.外来务工人员的不稳定性。

(二)学生方面的差异体现在:1.城里学生家境优越。2.获得知识途径广。3.得到锻炼的机会多。4.思想观念超前,想法独特。5.个性强。

二、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其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

(二)能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使其体格健壮。

(三)能够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四)能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结合课的内容传授进行的,不是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是经过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那如何在差异中上好城乡间的体育课

本人结合自身实际,简单阐述如下:

(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以人为本,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最后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具备多项运动技能。为此,体育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并且能在实践中熟练结合和运用。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组织能、观察、和应变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得心应手,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二)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常言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做任何工作都应有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体育教学中的课程资源的选用整合和教学方法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途径、手段,是联系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桥梁。要在体育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解决好组织和实施的方法,要解决好组织和实施的方法,就必须在体育教学设计中多方斟酌。体育教学设计又可分为: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年计划(水平计划)。制定好以上计划并加以实施,我们便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精辟地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学生不能一概而论,要实施差异教育。城乡学生普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每一个存在差异的学生,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心理、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法及制定评价标准的教学对策。通过有效地创造与之相应的教学环境,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提供条件,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以改变传统教学中“齐步走”、“大一统”、“一刀切”的做法。

1.首先以学生自学尝试探究和合作讨论发现为主的形式,根据学生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水平重新组合变成条件基本相同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同组之间心境相同,还可以在学习中取长补短。

2.其次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氛围,发展学生特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出他们的闪光点,使其获得成功和愉快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3.接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订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激发其兴趣,发挥其潜力。

4. 再次对教学方法进行区别对待和分类指导,对症下药。注重教学方法和情感效应的培养,以弥补他们薄弱环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5.最后通过设置目标,对落实目标过程的评价体现差异性,迎合学生的心理期待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老师那里得到应有的期望,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充分地表现自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四)课余延伸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体育课后的延伸,同时又是体育教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体育差异性教学,把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生体育特长。课外体育活动实践性强,自由度大,易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易于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

四、小结

综上所述,城区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成功的教育需要尊重差异,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温陶行知先生对教师的告诫: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尊重差异的教育才是民主、科学和个性化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季 浏.体育与建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3]陈黎明.浅谈体育差异性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第3期

[4]尹艳秋.教育学教程[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初探 下一篇:浅议多媒体教学与音乐学科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