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运用多媒体的利与弊

时间:2022-07-04 08:35:20

小学数学教学运用多媒体的利与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普及,其教学优势也日渐被人们所认同。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误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当作万能钥匙,盲目使用,甚至取代教师的位置,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组合体,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挖掘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导学功能,把准辅助时机,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是小学最常见、最普通的教学媒体,采用这些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加深理解知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呢?

一、运用多媒体的弊端

1、过分注重外在,忽视教学内容

一些课件制作得相当精美,运用了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动态的画面,表面看来精美得很,但是却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实际上是华而不实。好像是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是花里胡哨的事物扰乱了学生的思维。确实是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但不是学习兴趣而是观看课外外在美的兴趣。

2、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多媒体课件是提前制作好的,课上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便可自动进入下一页。有些教师追求快节奏,这一页的内容刚讲完,学生还在思考,还没有完全消化,教师已切换到下一页,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处于表面阶段,还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课件完全取代板书

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时间,但是有部分教师在一堂课上完全采用课件教学,省略了板书环节。我们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但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而是提倡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相结合。板书在学生掌握知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板书可以展现具体的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是提前制好的,重点不突出,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中板书占用了一部分时间,而且有些教学内容还涉及到图表,这些图表的绘制都需要占用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教学时间与学生的思考时间。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事先作好课件,增大学生学习的时间,从而增加课堂密度,扩大课堂容量。尤其是在复习减法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出了大量的试题,如采用传统手段在黑板上板书,既费时费力,而且可能由于书写不清而造成学生抄写错误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事先做好课件,课上只要鼠标操作就可以,既节省了时间,书写清楚又工整,同时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又充满趣味性,学生原本厌烦的练习课变成了学生喜欢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又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2、课堂教学容易受到如地域、师资、技术等各种条件限制,学生能够接受到的与教学有关的信息非常少,这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发展非常不利。如果能够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突破时间、地域等方面的制约,让学生接受到大量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发现事物规律,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学圆柱体时,习题训练有把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熔铸成一个圆柱体,学生对“熔铸”的含义不理解,对这道中的等量关系也把握不准。这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炼钢、铸造的工作场面。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熔铸的含义,我又接着问:把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熔铸成一个圆柱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用方程解答。又如在教学“找规律”时,除了用课件展示静态的规律,还展示动态的规律,学生理解得很好。为了丰富学生了知识播放了很多有规律的现象,如静态的地板的图案、叔叔用品的摆放、服装上的花纹;动态的如马的奔跑、机器的运转、学生做操的动作等。学生能很快发现各种规律,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3、化解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每章每节都有重点与难点,重难点的突出与化解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些抽象性较强的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仅凭教师平白的叙述很难讲解清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如“圆的面积”的教学,此节内容较为抽象,仅凭讲解,很难将推导过程讲清楚,我先让学生把圆剪切再拼凑,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形象展示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并再次拼凑的过程,如此抽象、繁琐的过程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是无法形象展示的,但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其剪切与拼凑的过程动态而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凑而成的图形越接近于正方形,这样便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这样的推导过程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其优点在于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而且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运用更灵活。又如,《圆的认识》一节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车轮都是圆的,对这一点学生都非常清楚,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车轮是圆形、长方形与三角形的车如何行驶,以及车轴安在圆中的各个位置车行驶时怎样前进?通过形象直观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10、11、12期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3]李冰.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00(7)

上一篇:在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的损伤及预防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