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激活一方热土

时间:2022-10-24 09:47:36

“冰雪经济”激活一方热土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冰雪的活动和赛事从无到有,大众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2002年,乌鲁木齐市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当年冬季乌鲁木齐接待游客达14.6万人次,到2005年达83.2万人次。冰雪经济推动了滑雪场所在村镇的经济发展。

水西沟镇东湾村主任陈英告诉记者:1996年前东湾村中人均收入500元,2000年人均收入达1000元,2005年人均收入达3780元,2006年人均收入已达4500元。

冰雪 让农牧民冬季不闲

首府周边的大大小小有10家滑雪场,光水西沟镇就有6家滑雪场,滑雪产业一瞬间变成朝阳产业,滑雪场快速兴起,随之,滑雪场所在的村镇人均收入、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落户在东湾村的白云滑雪场,平西梁子村的丝绸之路滑雪场,大庙村的阳光SPORT滑雪场,庙儿沟的蓝天滑雪场,方家庄的五棵松滑雪场,个个都在为村上经济及水西沟镇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作用。

水西沟镇的梁大伟书记告诉笔者,镇领导非常重视旅游企业,为滑雪场免费培训职业技能;为滑雪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供方便;雪场垃圾的免费清运,通向滑雪场路上的积雪免费清运,并保证雪场周围安全、环境卫生治理等一系列有利于滑雪场发展的问题。滑雪场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乡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并带动了村中各家各户的经济收入增长,不仅如此,还对镇乡的经济发展起着龙头典范作用。

在笔者调查中发现,首府最早的雪场白云滑雪场,于1996年考察,1997年落户水西沟镇东湾村,当时仅有10多个员工,都是本村人,当年雪场仅有50副雪具,接待3000人。发展到今天,白云滑雪场已经拥有2000副雪板,1000副雪圈,日接待能力4000人,拥有员工11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东湾村村民。

冰雪经济改善农民生活

1996年,水西沟镇东湾村都是土房,村中仅有的两家商店里,摆着厚厚的赊账本,村民们平时打酱油醋,买洗衣粉等日常用品都是赊账。对于村民来说,每年秋后10月份土豆卖了,才能拿到辛苦一年的血汗钱,可还账,还贷款,所剩无几了。等到来年开春,就是春播的500、1000元钱,家家都掏不出来,要等待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村民就这样过着贫穷的日子,身上几乎没有钱可装。

自从雪场落户村中,2003年开始,村中一多半的土房变成了红砖瓦房子,村中依旧是两家商店,可商店的规模大了,商品也丰富了许多。单是烟,1996年前只是莫合烟,2003年后基本都是红河烟。柜台上不见了赊账本,村民们买东西随手一掏都是百元钞票。到了开春信用社依旧来,只是贷款的都是做包地、畜牧等致富项目。

现在村中人均收入已达4500元

2007年1月10日,笔者来到水西沟镇东湾村一户村民家中。户主叫海青山,回族,今年37岁,他和哥哥海青智都在白云滑雪场做教练,一个雪季下来可以挣万元的工资;走进院中,一排砖瓦房很显眼,前院停着7000元的大四轮拖拉机和一辆用了3年的摩托车,后院建有一个羊圈,现有羊近50只,但都是生产羊了。今年从白云滑雪场开业以来,短短的一个月家中已卖给雪场60只羊,收入1万多元;海青山的妻子介绍,家中还种土豆大麦,一年收入也有七八千。

海青山告诉笔者,1996年前,家中只有一项经济收入,就是种地,一年也就4000元到5000元。现在,种地、养羊再加上雪场的工资,一年下来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比起过去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亏了白云滑雪场开在村中了。

东湾村主任陈英告诉笔者,村中有270多户,1180人,以前冬季村民都赋闲在家,现在冬季有110多名村民在白云滑雪场上班拿工资;而且雪场每年冬季购买村中羊只5000只左右;1996年前村中人均收入500元,2000年达1000元,2005年为3780元,2006年已达4500元;现村中有一个滑雪场、5个度假村,可村民经济收入直接来源于白云滑雪场的占村民全部经济收入的80%,白云滑雪场带动了村民收入的增长。

白云滑雪场的陈连生总经理称赞现在的村干部,他们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必将会带动一部分村民先富起来,村民富了,乡镇的经济收入随之提高。

水西沟镇负责旅游的林文意告诉笔者,在6家滑雪场就业的农牧民人数达420人,占全镇就业人数的40%。

上一篇:宝钢为何注资八钢? 下一篇:大学生兼职自设宿舍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