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现学科特色,打造精品力作

时间:2022-10-24 09:21:10

凸现学科特色,打造精品力作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于提高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计算机专业及其他专业相比,在培养目标、学生基础、专业性质和学时数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要结合本专业特色,凸现学科特点,努力打造精品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行业特色;学科特点;精品力作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自身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其它专业技术的融合渗透,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国家制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这一切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相继于政治、英语、体育课程之后的又一公共课程。大学生入学后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受到全校广大师生的关注。

结合财经类院校的行业特色和学科特点,近年来,我们坚持从我院、我系的实情出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中,尤其在教材建设的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结合行业特色,凸现学科特点

财经类行业,尤其是被称为百业之首的金融业,是计算机应用最早的行业。近年来,我国政府成功实施的金卡、金关、金税、金财等一批重大的信息系统工程,都涉及财经管理类的多数专业,这就意味着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行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驾驭这一工作环境。其二,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也是各类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财经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中、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具备与信息技术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

由此看来,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在培养目标、学生基础、专业性质和学时数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所用教材都应有自身的行业特点。为此,应当针对各专业的实际需要来构建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中都要密切结合行业特色,凸现学科特点。

“2006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一书为财经类专业推荐了一个该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该课程体系以面向应用为目标,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使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能运用计算机和本学科的知识,处理和解决本专业的实际应用问题。

表1中的第一门课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于提高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根据我院的教学实践,在这第一门课程的教学中也应体现行业特色,使学生尽早培养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以激发他们对后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潜能。因此,编写一本能结合行业特色,凸现学科特点的教材就尤为重要。

2 打造精品力作,贡献基础教学

顾名思义,“教材”是指教师教学时所使用的材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为营造学习环境所需要的媒介。教材犹如一剧之本,是实现教育思想和教学要求的重要保证,是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也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教材在教学中起到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内容、主导教学方向的作用。同时,教材内容的革新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在2004年作过一项关于“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应采取的措施”的调查,结果显示,提升教材建设水平所占比例为34%,位居第二。足以可见,教材建设在整个教学、教育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课程建设中它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冠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或同类书名的教科书很多,但尚未见到一本适合财经类院校的好教材。从2002年开始,由上海市教委牵头编写的上海市重点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突破了计算机学科基础教材的传统框架,摆脱了软件版本的约束,在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自动化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了计算机硬件、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的内容,加上配套的辅助教材,不失为一本适合理工科专业的好教材。但是,虽经多次修改,此套教材始终带着浓厚的“理工科”色调,不太适合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因此,编写一本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适合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已是燃眉之急!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与上海商学院合作,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编写一套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该教材将努力把握以下几点:

(1)定位准确、特色鲜明

本教材认真研究教材涉及学科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特点;教材阅读的对象准确地定位在财经类专业的学生。

本教材将力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深奥的原理和复杂的术语,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全书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凸现行业特色,每章都以开篇案例开始,以结束案例结尾,前呼后应,相映成趣。

以第5章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例,通过开篇案例简要介绍某高校的校园网,并由此引出本章要阐述的各知识点,本章各小节中,除讲述一般的通信和网络知识外,还介绍了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CNFN(China National Financial Network)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的体系结构、组网原则及应用系统,结束案例是“经受了9.11考验的美国NASDAQ网络”,总结了通信与网络技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本章中还插入二则“小知识”:“以太网之父”――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nMetcalfe)和万维网之父―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2)与时俱进、内容新颖

本教材应及时反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趋势,不断推陈出新。除规定章节的介绍外,还开辟了“知识拓展”、“小知识”、“人物介绍”等栏目,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针对读者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材体系,不仅要使教材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还要注意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分散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

(4)精挑细选、千镂百炼

在教材内容的选材上一定要取舍得当,切忌包罗万象、贪多求全。尤其在案例枚举时,更要择优选取、精益求精。

(5)以小见大、一叶知秋

一本好教材必须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在教材中应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引导读者思考,不断把问题深化,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走向目标。

(6)辅助教材、配套齐全

教材不仅仅是一本主教材,还应配备多媒体课件、上机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指南、练习题库、网络教材等相关内容,形成新型的立体化的教材建设模式。

本教材将于2007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 写系列教材,走创新之路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是无止境的,教材建设也应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始终。按照“结合行业特色,凸现学科特点、培养创新人才”的宗旨,我们已着手编写“财经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的系列教材,第一本“银行计算机系统”的高职高专版和本科版已分别于2006年1月和10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如图1所示。我们还将组织力量继续编写“银行数据库系统”、“银行管理信息系统”、“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银行信息安全技术”等系列教材,走出一条教材建设的创新之路。

4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教育和教学的“厚积薄发”的性质,在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还将为之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验 下一篇:Java ME的Web服务规范的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