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在网络课件制作中的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10-24 09:09:39

CMS在网络课件制作中的研究与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教育教学手段的补充与拓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机课件逐步被运用到网络上,随之孕育而生的就是网络课件。现在网络课件的方便、快捷优势已经在实际教学中逐渐显示出来。网络课件(Web-Based Courseware)是一种以网页浏览器为工具,利用计算机网站设计技术,根据教学计划需要以解决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为基本目的,具有一定交互性,能用于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教学网站。

一、网络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课件是建立在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用计算机编程实现的课件使用环境,它通过网络编程的方式将后台数据库、多媒体资料等内容展示到前台网页界面中。现在许多教育单位普遍使用动态网页系统进行网络课件网站的开发,开发人员采用服务器动态页面技术(如ASP、PHP、JSP等)编写后台系统程序,并结合图形(如Photoshop、Fireworks)、动画(如Flash、Director)、网页(如FrontPage、Dreamweaver)等开发工具编写基于HTML的前台界面。目前网络课件大多需要相应的支撑网站,使其能充分发挥共享性,但也依旧存在不少问题。

1.网络课件制作维护难

“前期制作难、中期修改难、后期更新难”是目前困扰网络课件制作的主要难题。由于网络课件的制作建立在网站基础之上,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势必要用到相应的编程语言,这无形中给网络课件的制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一旦在制作中期如果发现错误或者效果不满意,修改起来非常麻烦,要分别对前台代码、后台数据作修改。最后课件制作完成后,开发者将课件交付给课件规划者使用,而课件想随着课程内容的添加修改规划者又要找到当初开发员才能给与更新。这些都是网络课件制作的难题。

2.重技术应用,轻内容规划

网络课件的制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网络课件框架制作、网络课件内容规划。由于开发技术的限制,网络课件的制作多交由他人代为制作,或是联合制作,往往无法避免技术与内容脱节的问题,制作者与内容规划者角色分工等问题。具体来说,课件的内容规划者和制作者一般都是2组人以上,制作归制作者,课件的具体内容由内容规划者制定,所以就容易导致功能不是从满足教育和被教育者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技术能否实现的角度出发;缺乏让教师自己开发网上课件的功能,难以让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与课件内容优势结合起来。

3.网络课件风格不规范,使用难

网络课件在完整规划后交给开发者进行开发,在建设前、后台设计时候,开发者常常根据自己的习惯而对界面风格自行设计,这样就导致每个开发者制作的网络课件界面不同、风格各异,从而导致使用者不能很快地熟悉并应用该课件,更有甚者因为风格怪异导致使用者直接放弃。

二、内容管理系统(CMS)在网络课件制作中的优势

1.内容管理系统的特点

CMS是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意为"内容管理系统",它具有许多基于模板的优秀设计,可以加快网站开发的速度和减少开发的成本。一个功能健全CMS的功能并不只限于文本处理,它也可以处理图片、Flas、声像流、图像甚至电子邮件档案。内容管理系统顾名思义是以管理内容为核心的系统,它是把网站的具体内容(文字、图片等)与网站的组件分离开来,可以将各个页面连接到一起,可以控制页面的显示。通过CMS可以方便地管理、、维护课件的内容,而不再需要写HTML代码或使用Dreamweaver建立每一个页面。CMS提供了固定的风格、丰富的模版,所以只要更换页面模板就可以完成整站的改版工作。由此可见,CMS可以很方便地将课件制作与内容规划完整地分离开来,而将制作和内容分离开正是我们制作网络课件所期望的。我们可以把网络课件的制作部分交给CMS来完成,而安心规划自己课件的内容,从而实现制作与内容规划由同一组人完成。

2.内容管理的在网络课件中的应用

JTBC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是一套可对现有模块进行扩充与克隆的网站系统核心,采用UTF-8编码和“语言”“代码”“程序”分离的技术模式,全面使用了模板包与语言包结构,为用户的修改提供方便,网站内容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在后台进行管理,是一套非常适合用作系统建站或者进行二次开发的程序核心。

(1)JTBC的安装及配置。首先从官方下载相关程序,这里以ASP为例说明操作过程:将JTBC_CMS_ASP下载后的程序文件目录更名为JTBC,右键该目录,点击属性,选择web共享选项卡,共享该文件夹,然后在电脑开始——运行选择框输入inetmgr,对IIS进行配置。设定首页默认文档格式为index.asp。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localhost/jtbc如果出现首页,则表示JTBC已经安装成功,JTBC已经正常运行了,后台的登录地址:http://localhost/jtbc/admin用户名和密码均默认为admin。

(2)JTBC主要目录结构。Common文件夹下有:common(系统配置)、ditor(编辑器)、images(系统所用图标/整站css/站点js等)、incfiles(系统主函数/数据库配置)、language(系统公用文字词汇)、template(首页模板/调用模板/功能性模板)。

admin文件夹下有:cache(缓存管理)、common(admin模块函数/模板/语言)、configure(配制管理模块)、files(文件管理)、module(模块管理/添加删除模块)、sort(类别管理)、sql(sql管理)、upload(上传管理)、user(用户管理)、userlog(用户登陆纪录)、xml(xml文件管理/即模板/语言等xml文件的在线编辑)。

support文件夹下有:common(公共管理/模板/语言)、gbook(留言管理),linkimages(图片连接管理)、linktext(文字连接管理)、review(评论管理)、vote(投票管理)。

(3)网络课件实现。JTBC将栏目模块可自定义二级栏目模块,“课程新闻”“课程结构”“作业系统”“实验教学”有具体的二级模块所以将其设置为二级栏目,“学习指南”“课程建设”“考试考核”“教学参考”只是单一的文章帮助,“在线答疑”利用JTBC自带的论坛系统定制实现。利用JTBC CMS的最大优势就是该CMS已经自动生成了网络课程平台的后台,随着栏目的增加,系统后台也会自动增加每个栏目的管理界面。当然,这个后台是系统默认的,如果用户需要更加个性化的系统后台,就要修改后台模板,在JTBC的帮助手册里提供了详细的说明。不过一般情况下无需在对后台的管理界面进行更改,毕竟,能够登录到系统后的用户只有管理员等少数具备权限者。

三、结束语

基于内容管理系统的网络课件制作已经得到很多课件制作者和内容规划者的认可,我们应该充分发挥CMS的特点,在原有的动态网页系统基础上,应用于网络课件的开发制作当中去。可从根本上摆脱技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约束,合理定位技术开发者与内容提供者之间角色,使网站开发人员、教师、系统使用者和最终用户均能从中持续获益,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上一篇:高级技工学校“数字家庭中心”创新专业的探究... 下一篇: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