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培根,育人养心

时间:2022-10-24 07:48:22

摘要:教育,这一促进儿童变化、发展的关键性活动,如何使儿童发展的无限潜力与莫大的可塑性朝向理想的目标?如何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的规律,使儿童在人生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并获得各自的充分发展与人生成功?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家庭是儿童生活与成长的港湾,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儿童今后发展。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有多大的缺失,该怎样弥补?这是当前社会上必须要关注的事情。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课,它的成功需要父母和孩子间的长期沟通。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关键词:身心发展;沟通;教育观念

你在地上种一粒极小的种子,那粒种子中蕴藏着树的全部属性。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培育儿童是一项无比快乐并充满了智慧和艺术的活动。儿童期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同时,此时的儿童充满了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他们如破土的芽儿,是那样的鲜嫩,又是那样的脆弱。教育,这一促进儿童变化、发展的关键性活动,如何使儿童发展的无限潜力与莫大的可塑性朝向理想的目标?如何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的规律,使儿童在人生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并获得各自的充分发展与人生成功?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家庭是儿童生活与成长的港湾,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儿童今后发展。

教育的最佳状态重在“养”字。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也就是说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有人说:“距离产生美。”那么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同样也可产生美,关键是怎样把距离变成美。

一、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留守儿童的家庭有了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放”的条件。这种“放”不是迁就放任、听之任之,不是麻木冷漠、顺其自然。它是父亲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那就是风度;母亲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心境,那就是平和。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

二、家长要摆好自己的心态

留守儿童的父母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希望通过到城镇“淘金”改变家庭的状况,其饱受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本身就需要给予关爱,而社会在这方面做得还很欠缺。他们的身心压力很大,得不到合理的宣泄,而孩子就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或者说更多成分是情感迁移。两个特殊的群体,复杂的情感交织,构筑了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方式。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有出息,努力学习,将来做“人上人”,另一方面又怕孩子吃苦,吃不好,穿不好,被人瞧不起,所以拼命用金钱物质弥补愧疚,同时也能说明自己走出小山村的能耐,“走西口,闯江湖”的体面。成绩差则一顿打骂,无视孩子成长的过程,摧毁孩子的自信心。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是教育管理方式异变的典型表现,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

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说过: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起来和孩子谈谈,多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情况,关心他们在生理、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多给孩子帮助,让子女感受到对他们的疼爱和关心。父母还应多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请教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使家庭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凤台县经济开发区淮丰小学232100)

上一篇:初中体育课堂组织实施的风险与应对浅议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学校集体备课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