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生虚拟团队建设的Twitter应用比较优势探析

时间:2022-10-24 07:35:38

基于研究生虚拟团队建设的Twitter应用比较优势探析

【摘要】Twitter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具有信息迅捷、使用方式多样和内容实时简洁等特点。它融合了现在主要的几种信息沟通工具的优点于一身,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移动学习。通过对研究生虚拟团队和高校知识共享的分析,显示出将Twitter技术应用于研究生虚拟团队的必要性和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虚拟团队;Twitter;隐性知识;知识共享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098―04

2006年推出的Twitter(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即时通讯工具,在新闻传播、社交网络以及互动沟通等方面展现出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其自身所独有的特性和优势充分地显示出了Web 2.0的沟通理念和技术特征,决定了它势必成为研究生虚拟团队建设中的关键交流工具。

一 Twitter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 Twitter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1)Twitter的基本概念

Twitter是由博客技术的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等人联合创办的Obvious公司所提供的一项主要网络服务。它在字典中的原意是指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在这里形象地表示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一技术积极地表达与分享自己的信息和思想,同时得到别人热烈的呼应。

Twitter又称为微博客,它集成了网站、即时通讯工具和手机短信这三种主要沟通方式于一身,能将信息者A所的不超过140个字符的简短信息,在任何时间迅速传递到处于任何地方的A的跟随者B,同时将B的反馈在第一时间返回给A。由此可以看出,使用Twitter服务的用户都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可以成为别人的跟随者(Followers),同时也可以被别人追随(Following)。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自己自主选择的好友圈(Folks),同时与圈中的好友保持无缝的联系。信息的字数限制(140字符以内)是它的另一大特征,同时也是其区别于博客的主要差异之处,这保证了信息的即时性和新颖性。

(2)Twitter的发展历程

Twitter在诞生初期并未受到广泛的关注,它的真正崛起始于2007年3月美国总统竞选人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和美国德克萨斯举办的“南南西音乐节”(SXSW,South by South West)[1]。在这次音乐节上,主办方专门设置了两块巨型显示屏向路人展示Twitter用户的关于音乐节的同步消息,此举使很多人一下子迷上了这项服务,大大提高了它的知名度。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也在竞选和执政期间通过Twitter频繁关于自己的最新消息,此举不但为他个人赢得了更高的人气和更多的追随者,同时也将Twitter这一服务推向了世界。

Twitter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展示出了惊人的优势,近年来发生的许多重大新闻都是通过它在第一时间传播出来的,而众多权威的新闻机构只能纷纷转载其报道的内容,在时间和速度上均甘拜下风。随着Twitter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中国也推出了相应的服务,比如新浪微博、饭否网、叽歪网等等,并拥有了数量可观的用户群。

2 Twitter的自身特征

Twitter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信息简洁,内容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之内,保证了内容的实时性和的迅捷性;二是传播手段多样,可以通过网站、即时通讯工具和手机短信和接收信息,真正实现了Anyway,Anywhere和Anytime的无缝传播;三是信息分享的自主性,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选择跟随谁以及被谁跟随,形成自己的好友圈,保证了在交流和互动之中比较高的信任程度和沟通欲望。

二 研究生虚拟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1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随着1999年的研究生扩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矛盾日益加剧。一是导师指导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他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加有限,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不及时,个别指导不够。同时,导师自身也担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不能经常与学生见面,这就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疏离程度,学生往往处于盲目学习的状态,抓不住重点,找不对方法,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2]。除了显性知识的传播,隐性知识的学习与分享对于研究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导师的自顾不暇,师生之间的日益疏离都阻碍了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分享。

二是学生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同一个专业甚至同一个导师的学生之间都没有形成良性的学术交流与讨论的习惯,这既是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控制不足,使得学生惰性滋生,逐渐放松对学术追求的要求;同时也是利己主义和排他主义的一种表现[3]。

2 研究生虚拟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创新人才培养

总理在谈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时反复提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而已故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也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由此可见,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研究生培养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以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为主,既需加强对其创新性、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创新人才开花结果的一个重要阶段,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都来自于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产出。建设研究生虚拟团队可以突破空间距离的限制,真正实现信息的即时更新与共享。通过拢聚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交流合作,来共同完成科研课题。这一做法不但符合现在知识生产跨学科、多领域、复合型的发展特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2)知识共享

高校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生产力,有着其独特的生产任务和生产特点,这不但表现在对于人才的培养上,也表现在大量尖端科学技术的输出方面。知识共享是完成这一生产任务不可或缺的一环。2001年科学杂志《Nature》和《Science》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论文,其作者来自世界各个国家,有几百位之多[4]。这一事例充分说明了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发达、虚拟团队的建设、知识的高度共享都是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如果能够加强虚拟团队建设,促进学生与专家学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将会取得良好的效益。首先,学生通过与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讨论可以及时得到最新的科研信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视野,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通过团队目标与文化建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协调能力;最后,通过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显性知识,而且可以在与导师、学者的紧密交流互动中学习到导师的隐性知识,即工作经验、研究角度和思维方式等等。

3 研究生虚拟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

(1)信息沟通工具无法满足知识共享的要求

目前研究生虚拟团队所常用的信息沟通工具包括:网站、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博客、手机短信等等。网站多用于信息,互动性较差,信息更新慢,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地位不平等,自主性差,交流过程容易受到设备、权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电子邮件无法实现即时通讯,沟通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互动性较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之间时间、精力、成本的耗费。即时通讯工具使用简单,互动性强,但唯一的缺陷在于用户只有在线时方可实时交流,无法真正实现无缝沟通,对于用户的设备要求也较高。博客的内容翔实,传播面广,方便展开讨论,但缺点在于者与跟随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跟随者无法第一时间回应者;而且博客的篇幅一般较长,所以信息、接收信息和回应信息的速度相对迟缓,内容比较陈旧。手机短信实时性强,多用于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沟通方式,不便展开大范围的讨论,而且费用较高,容易受到地域的限制。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知识共享要求更高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信息更新要迅捷,用户要拥有最大程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各种信息工具各有利弊,都无法完全满足知识共享的要求。

(2)成员间信任不足,合作失调

信任是一个虚拟团队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Lewicki 和Bunker(1995,1996)将虚拟团队的信任分为三种类型:基于理性推断的信任、基于知识的信任和基于认同的信任[5]。以往的研究生虚拟团队中,除少数富有威望的教师学者外,成员彼此之间缺乏了解,熟识度较低,互不了解。如果此时缺乏恰当的管理和指导,加上沟通工具的种种限制、文化的差异,极易造成成员间彼此不信任,互动产生阻碍,不但无法形成对于任务的统一认识,而且也无法形成良性的团队文化和社会关系,使得团队逐渐走向衰亡。

(3)管理乏力,缺乏统一的目标

研究生虚拟团队往往在建设初期都比较仓促,而在后期呈现出管理后继乏力的现象。由于学生的流动性较大,所以团队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疏于管理,组织文化和相关文档往往很难保留下来,新成员很难融入或继承已有的组织文化,并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

三 研究生虚拟团队中Twitter的应用优势探析

1 在研究生虚拟团队中引入Twitter的必要性分析

Twitter作为一种新兴的实时沟通工具,对于上述提及的研究生虚拟团队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都能给予有效的解决:

(1)Twitter有利于实时信息交流

Twitter集成了各种常用信息工具的优势于一身,非常适合研究生虚拟团队建设的需要。首先,它可以通过网站、即时通讯工具和手机进行访问,对于用户的使用限制大大降低,真正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移动学习策略;其次,Twitter给予了用户最大的独立自主性,互动性强。用户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跟随者和跟随对象,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信息的范围和接收信息的来源,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强烈互动,同时方便在任何范围内展开讨论;最后,Twitter内容简洁,更新迅速,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消息给其所需的受众,并节省了信息者与接收者的时间和精力。

(2)Twitter有利于团队信任建设

在以往的虚拟团队建设中,很多成员彼此互不熟悉,且其交流沟通的范围仅仅局限在学术课题或科研任务当中,这样的做法当然不利于培养彼此间的信任,建立有效的社会关系。而Twitter则有助于加强跟随者与信息者之间的了解和联系。首先,每个用户的好友圈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社会环境;其次,140字的信息内容决定了信息者无需精雕细琢即可以信息或作出回应,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有助于加深别人对他的了解,促进高效的互动;最后,由于信息的无缝传播,信息的与回应都是实时完成,无需长时间的间隔或等待,促进了沟通的真实有效。由此可见,Twitter可以有效地提升虚拟团队的信任水平。

(3)Twitter有利于团队组织管理

Twitter可以保证新旧成员的有效持续沟通,只要不选择退出这个团队,就可以继续接收和回应团队的信息。这样不但可以保证组织文化的传承,加强团队的组织结构,而且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可以起到进一步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同时,Twitter会保留所有的原始记录,加强对于学生数据的电子化处理,这些都将有助于团队的进一步决策和实施改进。

2 Twitter在研究生虚拟团队的应用优势分析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并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5W”代表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6】。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将对Twitter在研究生虚拟团队建设中的应用优势做一简要的分析:

(1)传播者

在研究生虚拟团队中,Twitter的主要信息者是教师和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用的、可靠的、前沿的,这既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学习绩效,而且有助于团队的信任建设。教师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教给学生显性的知识,而且可以将隐性的知识,比如分析问题的角度,逻辑推理的过程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作为传播者,对于团队内部的信息控制和过滤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可以保证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准确可靠的,屏蔽掉了无用或错误的信息在团队内部传播。另一方面,学生既是教师信息跟随者的身份,同时也是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他们通过对教师的信息的回应和讨论,不但可以给教师提供教学过程中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教师对今后教学的进一步调整和设计;而且他们也会补充教师的传授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崭新角度,在讨论过程中形成广泛的、跨学科的学习背景,弥补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和经验的不足。

(2)传播内容

通过Twitter在团队内部进行传播是一个不断变化、开放的过程。首先,由于Twitter对于传播内容篇幅的限制,可以将信息以简洁的形式在第一时间给团队成员;同时,由于Twitter可以集成多种通讯技术,所以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涵盖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等,如此丰富的表现形式也保障了传播内容的完整性和具体性。其次,Twitter的高度开放性和互动性,团队内部传播的信息是在不断变化的,使得传播内容不断被补充和更新,保证了学生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和完整性。最后,Twitter可以保存所有的数据,也就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高了最为真实完整的案例和第一手数据,有助于今后教学设计与评价工作,改进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研究。

(3)传播媒介

Twitter是一种集合了当今大多数信息沟通终端的开源技术,它的传播手段多样,应用方便,成本低廉。这种其它沟通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得通过Twitter传播的信息具有快捷的信息速度和响应速度,良好的时效性,数据保存的持久性和受众高度的参与程度。

(4)传播对象

在上文中提到,通过Twitter构建的研究生虚拟团队中,教师和学生既是信息的者,也是主动的信息接收者和反馈源。在Twitter构建的开放的社会环境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非常平等,也有助于他们之间的沟通互动,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彼此最需要的信息。

(5)传播效果

Twitter为团队成员构建了一个平等、开放和互动的社会环境,传播最新的信息,提供及时的反馈。这一过程不但使信息接收者获取了知识,而且引发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原来学习依赖性强,被动学习的学生逐渐参与到讨论中来,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教师在信息的沟通过程中,由于强调了双方的平等地位,会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细节反应和个性特征,加深对于学生的了解,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分析探索的机会,扭转传统的教学意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质量。

四 应注意的问题

1 信息冗余和信息重复

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给人们带来大量最新最快的信息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成为现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使用twitter和转发信息非常方便,所以大多数用户习惯频繁地转发别人的信息,或是给予一些没有实质内容的回应与评论,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信息冗余和重复信息的产生,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很多用户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拒绝再次使用twitter服务。

在研究生虚拟团队中也应注意摒除该项问题,提高信息的质量,减少信息垃圾的制造。这就要求成员在沟通和讨论的时候积极展开思考,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避免人云亦云。面对过量信息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整理能力,能够从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有益部分。

2 加强信息的双向沟通

Twitter中的每个用户都既可能成为信息的者,也可能成为信息的接收反馈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沟通过程中注意,不但要保持自己动态的实时更新,同时还应对别人或反馈的信息予以积极的响应。比如,有的教师很注重将自己研究的进展情况和最新成果在Twitter上及时更新,而对每项信息后的回馈与评论甚少理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沟通双方的地位失衡,影响了交流的实际效果,无法达到最初的目的。

3 加强引导,重视管理

学生团队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即为引导和管理,而它却经常被教育工作者所忽视。教师在团队中应起到引路人的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和深度思考,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不能将虚拟团队建设简化为分配任务或是网上答疑,这就违背了建立虚拟团队的初衷――培养创新人才和进行知识共享。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不光传授显性知识,如专业知识等等;更要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如多年的实践经验、正确的研究方法等等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在沟通与讨论中将这些知识准确而巧妙地表述出来。

参考文献

[1] 冀鹏飞,江玲.基于Twitter 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9).

[2] 钟景迅.研究生培养方式新探―虚拟团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3] 易红联,冷云飞.阻碍高校知识共享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5,(2).

[4] 华荷锋.高校科研团队研究: 基于虚拟团队的概念[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5] 王重鸣,邓靖松.虚拟团队中的信任机制[J].心理科学, 2004,27(5).

[6] 刘泓君.从Twitter看网络传播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东南传播,2010,(2).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下一篇:“微波炉”加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