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烟民的游欧纪实

时间:2022-10-24 05:55:50

一个中国烟民的游欧纪实

中国人开始抽的机制卷烟,是从欧洲引进的。据资料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等国的卷烟工业企业开始进入我国。英美烟草公司在我国设厂,同时在豫、鲁、皖发展烤烟,就地产销卷烟,距今有100年之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卷烟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喜是悲不好说,只是这回到欧洲――中国烟草工业的原始传入国旅游,所见所闻自有五陈滋味在内中,于是便有了下面这篇告白。

从登上班机的那一刻起,中国烟民们就真正领略到了有烟不能抽的滋味。

从上海飞往德国法兰克福的航程为12小时,加上在机场办理出入境手续,领取行李等的折腾时间,约为14小时。现在的客机均为“无烟航班”,有烟瘸的自然难熬,好在众人都处于这种环境下,忍无可忍也只好硬捱下去。只是有个温州籍的瘾君子独僻蹊径,自以为走进厕所间内没事,不想装在里头的烟雾报警器早将他的一举一动收入,广播里立马用中文播出“洗手间不是吸烟间,望旅客自重”的警告语,但见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满脸通红走出门来。最难堪的是自此以后只要他再上后舱洗手间,空中小姐必定会跟踪去关照、提醒一番。下马威虽然客气,但也已经使人领教了严厉程度。

终于出了法兰克福机场,在出口处迎接我们的导游很是体谅,先不忙握手寒暄,却关照“先上那边吸一支烟去!”但见出口处拐角上有一个巨大的吸烟罩,上头的吸风机正呜呜轰鸣,看一群男男女女的老外正站在下头喷云吐雾大过烟瘾,真像出了娘胎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模样,狠狠地吸上几口后揿灭烟蒂走人。处于这样巨大排气口下抽烟还有什么滋味情趣可言?吸上三五口也学老外的样揿灭烟蒂走路罢了。

踏上欧洲大陆才知道抽烟是如此艰难。乘车不许抽烟,参观不许抽烟,室内不许抽烟,厕所不许抽烟――而在我们国内,习惯是将出恭之地作为抽烟场所的,而在那里是绝不允许的,大家奉行的是“见天才能抽烟”的原则。

其实德国人抽烟也是很多的,印象深刻的是女性烟民人数似乎比男性还多,女性步出楼院走上大街优雅地点燃上一支烟来的情景触目可见,已经成为中国游客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导游解释说:德国女人结婚后不工作者居多,由于生活空虚无聊,吸烟者多自然不足为怪。接待我们的哈勒KSB公司的销售总监是位女性,她也证实了这一论点。

在德国呆了三五天,因为能够有机可乘的场所实在有限,除了停车休息间隙,在超市门口吸上一支,或者在宾馆大堂、餐馆抽一支烟外,实在是无法施展身手,况且中国人干什么事都讲究个氛围,纯粹是为过一下烟瘸又有何意思。于是几天下来,众人入乡随俗自觉遵守那里的习惯,抽烟明显少了许多。那天中午德方招待我们一行德式大餐,宴会持续了三个小时,席间没有一人抽烟,主办方一再关照说这个餐馆是可以吸烟的,想抽的话尽管随意,中国客人回答说:“一来座中有女士(销售总监),二来这么多天下来我们也适应了。”

在那里见不着戴红袖章的执勤人员,也见不着什么禁烟标志,更谈不上什么吸烟罚款的规定,禁烟与否的标志,就是看桌子上是否有烟灰缸,而在超市门口拐角上无一例外放置一张有网孔的平板,一看就是给吸烟者专用的。人性化的管理还体现在烟蒂上,欧洲马路等露天场地是不允许乱扔垃圾的,但烟蒂除外。于是马路街沿及公共场所门口,一摊摊烟蒂随处可见,但除此之外,你绝对见不到其它垃圾,市民自觉程度及城市的人文环境由此可见一斑。

德国人的烟卷消费量也大,在酒吧的工作人员,趁空隙时间去外头抽上一支烟;而在公司工作的人员,则利用上午休息,年间茶的机会,上外面的吸烟处去过下烟瘾。但他们绝对不会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抽烟的。相比之下,联想到我们的许多会议室、办公室、旅游车内尽管都有禁烟标志,但往往是聋子耳朵的摆设,照旧我行我素,也不会有人阻止,更难堪的是听导游扯起一桩国人在德国旅行时的憾事。德国的宾馆是区分吸烟与无烟房间的,标志还是看房内有否烟缸。导游提醒说如果你入住无烟客房,而真的想抽烟的话,就把房间窗户打开一下即可。有次是山东一个团队入住这里,晚上四人聚在一间屋里打麻将,大概是怕打扰周围房间,将门窗紧闭雀战通宵,四人又都是烟民,一支接一支地抽到下半夜二点钟时分,浓烈的烟雾终于引发天花板上的烟雾报警器动作,于是整幢楼警铃大作,导游听到警铃声响情知不妙,赶紧冲到房去,打开房门涌出的浓烟差点将他呛倒在地!此时天花板上的喷淋装置开始自动喷水,与宾馆联网的消防车三分钟也开到……局面自然一发而不可收拾。

真正尝到禁烟的滋味还是在进入意大利以后,导游介绍说,在德、法、意等欧洲大陆国家中,当数意大利禁烟最为厉害,最明显的是餐馆及宾馆大堂也属禁烟范围。这样一来烟民的处境就更加胸闷。除了候车间隙,毫无可利用的空间了。早餐匆匆吃罢,提上行李就出了宾馆大门站上街沿,为的是利用短暂的等上车空隙抽上一支烟;中午到了餐馆门口,别人鱼贯入席,而自己磨蹭在最后头――好将一支烟抽完;晚上到了住宿宾馆,人家心急提上行李朝里去,你非得又捱到最后一个,因为大堂里不许抽烟,只能在外面打发掉。以至于回到德国后,慕尼黑正巧下着大雪,早餐毕众人顾不上这些,仍急匆匆习惯跑到宾馆门外去。导游赶紧提醒道:这里大堂是可以抽烟的,不要再跑到外面去了。

早春二月是很冷的天气,露天寒风中穿着羽绷目的烟民们站在街沿上或超市、饭店及宾馆的门口,手中的烟卷忽明忽暗,猛吸几口后扔掉烟蒂――中国烟民,不,应该说是世界所有的烟民,在欧洲大抵是这样抽烟的。越抽越感到好笑和无聊,有人不禁说道在这里抽烟真是受罪,索性将烟戒掉了罢,不想竟然获众人一致赞同。

只是一回到国内,早将自己当初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了。上班到了办公室,泡好一杯茶,必定还要点上一支烟;进会议室开会,尽管上头的禁烟标志触目可见,但众人熟视无睹,该怎么抽就是怎么抽,绝不会有人阻拦……只是偶尔提起在欧洲抽烟受罪的那段日子,都会由衷感叹上一句:人家那里真是自觉……

上一篇:猪油饼与八卦汤 下一篇:背米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