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10-24 05:45:18

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的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的心理康复护理的积极意义。方法:选择我科近年间收治因伤导致截瘫患者18例,对其心理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8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及心理康复护理后,其心理状态均较入院前明显改善,心理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结论:截瘫早期的心理护理,是在鼓励患者增加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同时,不断地追求新的康复目标,使截瘫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给患者以希望。

[关键词] 截瘫;早期;心理护理;康复介入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094-0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意外事故,如车祸、坠落、摔伤或其他意外发生率越来越高,其所导致的脊椎骨折、引发脊髓损伤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截瘫的发病率亦随之增高。其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可导致大多数患者终身残疾,给患者及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患者往往出现极大的心理落差,引起各种心理障碍。我们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对症护理,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以及以后的生活。现将我院针对18例脊髓损伤术后康复早期的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09年8月我院收治因伤导致截瘫患者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9~48岁,平均31.67岁。其中,车祸致伤12例,高处坠落伤4例,被他人殴打致伤2例;腰椎损伤10例, 颈椎损伤5例,胸椎损伤3例;其中不完全截瘫11例,完全截瘫7例。经手术治疗13例,未经手术治疗6例。

1.2心理护理对策

截瘫患者因突发的身体上的残疾而导致极大的心理落差,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或障碍[1]。患者对截瘫的反应分为三期:心理休克期,心理冲突期,退让或重新适应期。患者可一次或同时出现的心理特点常见以下几种:①否认;②抑郁;③愤怒;④自责;⑤依赖;⑥过分关心康复;⑦多疑;⑧补偿。可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2]。

1.2.1心理护理原则

1.2.1.1有些患者的思想有许多顾虑、瞻前顾后,想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家庭和前途,特别烦躁,此时护士应多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讲明现在的医学技术在不断提高,只要使用合理的医疗和康复措施是能够改残肢善功能的。而康复的主要目的也是最大限度的减轻残疾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1.2.1.2行为治疗的目的和原则,是重新构建新的替代方式,其目的是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环境,包括无障碍设施的建立,假肢、矫形器、自助具和助行器的使用以及轮椅的使用等,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生活自理。

1.2.2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2.2.1否认及焦虑情绪:患者对突然受到创伤而致残毫无心理准备,无法接受自身的残疾,一旦了解这个既定事实后便会突然改变,出现焦虑、烦躁、心理失衡。此时护理人员应真诚相待,耐心讲解该病的先进治疗方法以及积极的应对态度。观察体会患者的情绪、情感变化,使患者正视疾病,使患者尽快适应并积极配合相关治疗。

1.2.2.2愤怒或抑郁情绪:经过一个阶段治疗后患者肢体感觉并未恢复,丧失运动功能,生活不能自理,便开始出现愤怒或抑郁情绪。护理人员此时应及时地肯定和鼓励疾病患者的进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感受到关爱,看到战胜疾病的希望。

1.2.2.3 自卑与依赖心理:患者可有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由行动,过分依赖他人的照料,导致其缺乏信心、痛苦自卑。护理人员应维护患者自尊心,激励患者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鼓励患者加强肢体主动与被动锻炼,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1.2.2.4鼓励患者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整:部分患者经过阶段性的康复治疗后,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能够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并将这些患者介绍给其他患者进行交流,鼓励其他的患者向其学习[3]。

1.2.2.5做好回归家庭与社会:向家属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其理解和体谅患者,给予患者精神和生活上的支持,使患者能够感受到生存的价值和家庭的温暖。对于情绪已经比较稳定的患者,鼓励其最大限度地做到生活自理,积极从事一些适合自己并且力所能及的工作,以从容而理智的心态面对即将回归的社会生活[4]。

2结果

本组18例经患者经住院治疗及心理康复护理后,其心理状态均较入院前明显改善,心理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3讨论

残疾早期的心理护理,是在鼓励患者增加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同时,不断地追求新的康复目标,使残疾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给患者以希望。

[参考文献]

[1]方青,吴新军.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 2007,36(11):18.

[2]陈淑贤,曾小芳,邹翘璇,等.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 2005,12(15):100.

[3]范新春,张洪芬.地震伤致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9,15(12):1.

[4]谢素美.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14):17.

(收稿日期:2009-09-25)

上一篇:205例产妇产时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 下一篇:护士职业危害分析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