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我的归宿(二)

时间:2022-10-24 05:33:50

关于外星球生命的问题,人们的态度在几个世纪以来经历过好几个阶段:糊里糊涂的推测,无拘无束的猜想,墨守成规的保守观念和毫无想象力的漠不关心,最后,才算成熟。目前已到了采用严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进行研究的实际阶段。这项工作在科学上已经受到尊重,其重要意义也为人们广泛了解。外星球生命的想法,已经到达该实际研究的时候了。

――卡尔・萨根

第三乐章・行星组曲

正如久在海上航行的水手期待着陆地的出现一样,茫茫星海漫游。最为激动人心的,无疑是同新行星的遭遇。毕竟对于人类来说,行星意味着可能的驻地与补给,更意味着可能的家园。

当然,像地球这样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在航行中并不十分常见。更多时候,人们遇到的是酷热或者严寒的星球,也许有着无法立足的液态表面,或者闪电、飓风,火山爆发和地震频繁,甚至充满有毒气体――一句话,不适合生存。

但也不排除这样的好运气,旅行者们发现了一颗这样的行星,距离恒星远近适中,地壳基本稳定,也没有对人类来说太过危险的物质。那上面可能有生命、有文明;也可能是等待着人类拓荒的一片处女地。

旅行者们欢欣鼓舞。尽管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危险与困难,但人类这个物种总是能够适应或者改造环境。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他们继承了凡尔纳的传统,在陌生而壮丽的天地进行开拓。

在那千亿星辰中,这样的星球究竟有多少,没有人能够断定。尽管在早期开拓史上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人类殖民的脚步,就这样一点点扩散开去。

看着来自外星的超人,海底世界的神秘王子那摩,周身火焰的机器人“霹雳火”等等漫画长大的孩子们,也同样看着《弃星之旅》、《火星入侵者》,《地球停转之日》长大。他们的梦想,也追随着技术的进步,让人类的探险脚步迈向其他的星球。

伊甸纳的轮回

修理工斯太尔和阿坦发现一座太空站的乘员全都失踪了。他们在调查时,太空站坠落到邻近的星球上,这是一个怪异而荒凉的世界。他们发现了一座神秘的金字塔,它似乎将银河中各个智慧生物的代表都召集到了这个星球上。斯太尔发现自己竟然就是金字塔所等待的人――原来它是一艘等待飞行员的飞船。飞船航向了传说中的天堂星球――伊甸纳(Aedena)。

斯太尔和阿坦离开飞船,在花园般的星球上徒步行进,新的环境渐渐改变了他们――不再是没有性别的星际旅行者,他们渐渐有了男女的性征,性别的差异也让他们吵架并分别了。斯太尔经历了梦境世界的冒险,而阿坦(或者我们该用她的女性名字,叫她阿坦娜)则被一群戴着长鼻面具的克隆人擒获,并陷入了一个盲孩的梦,而仍在找寻阿坦娜的斯太尔此时也遭遇到了长鼻面具族,却遭遇到一番完全不同的经历……

1981年,莫必斯前往美国参与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制作期间,开始尝试改变画风,以更简单明快的纯色画风进行创作。伊甸纳系列是他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品,也是对生命和哲学的探索。

这部作品的首篇《星辰之上》最初的来源竟然是为某汽车厂做的宣传――大概只有法国人,才会找漫画家来为自己的产品画一个内容和产品完全无关的广告。但是就如同所有伟大的故事一样,它脱离了原定的目的,在作者的手中绽放开来,从一个4页的宣传品变成了一本40页的精装漫画。然后,出现了前传和更为庞大的续集,构成了独特的世界。

火星世界

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家中,雷-布霄德伯里和漫画向来有着不解之缘。当年他的作品屡屡被EC漫画公司未经授权改编成漫画(所以说美国人的版权意识也是这么从无到有走过来的),老雷看了却也不恼,只是给EC写信说你们啥时候把稿费给我呀?结果EC还真把支票寄来了。老雷一看,说你们也别跟那儿山察了,要不我直接给你们稿子和授权,帮你们洗牌如何?EC自然满口答应。

后来布雷德伯里出版《布雷德伯里漫画》,汇聚了业内最出色的许多著名漫画家。《火星编年史》就是其中一篇,也是布雷德伯里的代表作。现在我们借助探测器,对火星上的风貌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在从前,那是个神秘的世界。人们幻想着火星上的种种:红色的天空,美丽的公主,也许还有绿色大脑袋怪物。但是,布雷德伯里笔下的火星,即使是在他于1946年开始创作时也不可能如是的。他并不是真的要描写火星:他只是借用了“火星”这个在人们心中指代外星的名字,描写他心中的世界。或者说,他所写的火星实际上是一个寓言。布雷德伯里用梦幻般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梦――这也正是漫画所把握的感觉。

对火星的回忆并不都像布雷德伯里笔下那样浪漫。DC的另一个来自外星的主要角色――火星猎人(Martian Manhunter)的故事就是证明。他是“绿火星人”的末裔,全族都被“白火星人”消灭。他收到地球一位科学家的信号,知道地球存在着文明,便即前来,没想到他的到来却令那位科学家的心脏无法承受而死。他拥有随意变形的能力,因此变为地球人的相貌,以侦探约翰・琼斯的身份生活,了解地球社会。他的能力和超人同一级数,也拥有强大的力气和热视线,还可以飞行,并拥有心灵感应能力,是正义联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太空之谜

火星猎人是正义联盟的三朝元老,也长期作为蝙蝠侠的《侦探漫画》的附加连载,但这个角色最初登场,是在DC的《太空之谜》(Mysteries in SpaCe)系列。这个系列囊括了当时的大量名作者,包括卡迈恩・英凡蒂诺、杰克・科比、以及奇幻美术大师――弗兰克・弗雷泽塔。正如它的名字,这部系列漫画以刊载太空科幻故事为主,它们可以发生在宇宙中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点。有的只是一话完的短篇冒险;有的世界和角色延伸开去,直到今天。

《太空之谜》前期在科学性上并不严格,比较猎奇,外星人的形象也多是一些大眼睛细胳膊的小人儿,与其说这是人们心目中的外星人形象,不如说是为了把他们和一般地球人区分开。但也有很多有深意的故事。比如偏恐怖色彩的《疯狂星球》,讲述一对宇航员在遥远的外太空发现一个和地球外表一样的行星,竟然是由一名地球逃犯统治,他令主角身陷囹圄,但事实并非如表面所见;而《太空中何处是天堂》则描写一个行星本身具有超级智能,引诱太空旅行者前来互相残杀,从中吸收能量。

这些故事构思独特,扣人心弦,《太空之谜》的很多类似篇目都是这样,让主角陷入意想不到的危机,然后在最后一分钟大逆转,以美好结局收尾。

除了太空传奇故事,《太空之谜》也创造了一些在DC世界影响较大的角色。就在苏联发射首个人造卫星的那年――1957 年,亚当・斯兰奇登场。他是普通地球人,没有超能力,装备是飞行背包和光线枪,除此之外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反应。他的第一个故事《永恒之城的秘密》里,充满了真实的天文数据、合理的技术设备,但又不失娱乐性,是硬科幻漫画的典范。读者认为这个漫画很有真实感,穿着红白两色太空服的亚当・斯兰奇很快成了太空英雄的no.1。他干脆离开地球扎根外星,最终在半人马座α星的行星Rann上安家落户,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1964年开始,DC的科幻漫画开始走下坡路。因为《蝙蝠侠》的销量不佳,原来负责《太空之谜》的著名编辑史瓦兹被调去救火,他的继任者放弃了硬科幻路线,走回到了太空冒险的老路上,把这个系列重新变成了大眼睛外星人的夫下。到了70年代末,DC的科幻系列消失殆尽。

80年代,DC改变方针后出版了不少精美的科幻题材插图小说,并推出了若干科幻名家名作的漫画版。后来又陆续出过新版的《太空之谜》系列。

当然,异星世界并不总是紧张的冒险。宇宙之大,无奇不有,《银河系漫游指南》,《碟形世界》等等名作中所描写的异星风情,更是多姿多彩。上篇中提到的绿灯侠,其所在的绿灯军团里就有一位叫Mogo的家伙,本身就是一颗有生命的行星。阿兰・摩尔创造的这个星球充分体现了他的想象力。它的重力场会对其他星球造成破坏,所以Mogo虽然是绿灯侠之一(它用表面的植被构成了绿灯标记),但非常孤僻,一直用全息图像隐藏自己的存在。(比较近的一次登场是在“无限危机”里)。

绿灯侠系列由于背景原因,有大量的太空历险,其中有生死战斗,也有轻松搞笑的故事――比如有一回,次代绿灯侠和闪电侠叫上初代绿灯侠和闪电侠,四个大男人一块儿去外星度假――、结果在宇宙中偏偏找了个不靠谱的星球:天降黄雨,营地的地面突然变成沼泽,好好的突然飞来巨大昆虫……却原来在这一切背后捣鬼的不是别人,是老绿灯在考验小辈。这个故事充满笑料与温情,喜欢次代绿灯侠和闪电侠的读者不可不看。

[太空歌剧]

太空歌剧(spaCe Opera)是科幻的一个分支,意思是强调故事的戏剧性,不像硬科幻强调科学的考证,也不同软科幻强调启发性。通常此型作品可以说是直接把现实的故事,放到太空或外星的背景中。人物的思想和言行与现实甚至历史相近并且常有现实和历史上的组织和社会制度如君主专制国家和神权政治的教会。

早期的科幻通俗小说如前面提到的《飞侠哥顿》和《巴克罗杰斯》,后来的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甚至包括《星球大战》,都是“太空歌剧”的代表。

星际旅行中自然会有各种冒险,除了在各个星球的冒险、探险之外(这个下一章再谈),在太空航行中的冒险也不可小视。航行中也许会遇到突发事件,比如超新星爆发、磁力场异常、星图错误、机器故障等,或者是人为攻击、破坏,甚至谋杀,或者,是更为奇怪的、超出人类理解力的东西――比如,一块神秘的黑石板?(详见电影《2010太空漫游》)

A.C.克拉克说,正如一条鱼不能想像到火与电是怎么回事,宇宙中的新事物也将会远远超越了我们现时的想像。

也许在它面前,已知的物理学全都不适用。

以华伦埃利斯的《Orbiter》为例。一架航天飞机“冒险号”在近地轨道上突然消失,飞机连同7名机组人员全部无影无踪。这一神秘灾难使得NASA停止了载人航天的尝试,十年中再无一人飞向太空。肯尼迪航天中心变成了废弃的贫民窟。不料十年后,“冒险号”终于回来了,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除了一名精神明显不正常的飞行员外,其他6名机组人员都不见了,飞机上附着着一层奇怪的物质,好像被某种皮肤包裹起来了一样。

冒险号这十年都去了哪里?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唯一的幸存者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其他成员又在什么地方?就好像这一连串的谜团还不够,调查人员又在起落架舱里发现了属于火星的沙子,尽管它从来不是为了在火星降落而设计的。

到了最后,一切谜底揭开。但冒险号所接触到的未知的东西,对于人类仍然是未知的。也许人类要花漫长的时间,才能够对它有一点点了解。见鬼,我们人类连自己都无法全部了解。

对于未知的恐惧、对于未知的好奇、对于未知的探索……正是这些让科幻作品富有魅力。而人们也将继续去追逐群星,触摸那些我们不曾了解的世界。

“科学事实虽是无价之宝,却只不过是故事的一部分。跨越着太空的,是幻想的新材料,没有这些原料,一切形式的艺术就肯定会衰落以至灭亡。稀奇、诧异、奥秘、惊险、神妙――这些在不久前人类似乎已经永远失去的东西,不久之后即将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与此同来的,也许是一个就连荷马也梦想不到的英雄故事和壮丽史诗的伟大时代。”

――A.C.克拉克

[未完待续]

上一篇:留住那双绘出温暖童心的手 下一篇:TOP COMICS 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