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4 03:30:22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从体制和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专项资金审计 体制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几乎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中存在一些日益突显且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亟需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与完善。

一、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结余清理不及时

一是预算年度内,支出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结余款项清理不及时,易被挤占和挪用;二是往来款中,历年应缴未缴专项资金结余款项清理不及时,挂账时间长且数额较大。结余资金清理不及时,易造成财政资金大量沉积,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周转和绩效。

(二)虚列专项支出,造成大量财政资金闲置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支出”科目中,列支专项资金支出,但实际上,由于项目开展时间延迟或受季节影响,项目并未真正开工建设或实施,款项也并未真正拨付给项目施工单位,造成财政资金大量滞留和闲置。个别单位还采取以拨作支等方式虚列支出,人为减少存量资金,致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专项支出未取得合规发票,致使国家税款流失

作为项目建设单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时,未向施工单位索要正规发票,税务部门对此又疏于监管,导致建设单位不合规票据入账、施工单位偷逃国家税款等性质严重问题的发生,最终造成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国家财税收入严重流失的后果。

(四)专项资金管理不严格,存在挤占挪用问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经费开支较大,超出预算部分往往通过挤占专项资金、截留坐支非税收入等方式解决,主要用于编外人员开支、公务招(接)待费、车辆耗油费等支出,影响了专项目标的实现进程。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专款专用”意识淡薄

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在主观意识上不重视,认为专项资金既然拨到本单位来,即为我所用,支配的随意性较强,认为即使是挪用了专项资金,也是为了事业发展,只要没有落入个人腰包,就不算违规违纪。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专项资金使用的任意性、不规范性。

(二)监督手段单一,处罚力度不大

由于财政专项资金涉及的部门较多、数额较大,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力量有限难以全面兼顾,而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及使用情况也往往存在一拨了之、不再过问的现象,缺乏应有的监管机制,致使个别行政事业单位虚列专项支出、滥用专项资金行为的发生,甚至有的单位弄虚作假,制作假票据套取专项资金,有的更是不加掩饰,直接在专项资金中核销非专项支出。对于上述违规违纪问题,相关部门的处理处罚力度较小,有时甚至不了了之。

(三)超编人员“吃”专项资金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所限,许多用人单位的编外人员,在财政部门领不到工资和经费,于是一些超编人员严重的单位,就瞄上了“专项资金”,即利用已拨入本单位账户的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为超编人员发放工资、奖金、福利及列支日常公用经费。

(四)预算编制与实际脱节

年初财政预算编制定额核定过低,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随着物价的上涨经常发生资金短缺的现象,同时由于政府临时性任务增多,而预算却不能及时调整,预算单位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只好拆用部分专项资金来弥补经费不足。

三、完善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对策

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和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违规违纪问题。针对当前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本文从体制和制度方面入手,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强化意识,加大专项结余资金清理和管控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每年要定期组织清理本级部门结余资金,确保国有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强化“专款专用”意识,加强对拨入下属及相关单位专项资金的管控,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和财经纪律,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并对专项结余资金要及时督促并追缴回财政。

(二)规范财务核算行为,促进盘活项目存量资金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用好增量资金,确保有限资金用于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维护公共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要盘活存量资金,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避免大量资金“趴在”窝里“睡觉”,造成资金的闲置浪费。

(三)加强对入账票据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同时,要加大法制和税收政策宣传力度,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新版不动产统一发票和新版建筑业统一发票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向项目施工单位索要正规发票,确保国家税收利益不收损失。同时,对于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移送相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四)强化专项资金使用用途,规范基本支出经费管理

对于用财政专项资金弥补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解决基本支出的经费缺口。同时,建议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促进财力有效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应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细化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规范业务经费使用,强化内部控制,严格遵守财经法规法规,夯实财务预算工作基础,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水平,促进专项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上一篇:持续改进 保障员工职业健康 下一篇:仔细推敲 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