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县域经济撑起半壁江山

时间:2022-10-24 02:38:15

吉林省县域经济撑起半壁江山

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县域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吉林省连续3年办8件民生实事,投入重点主要放在县域和农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211.5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全省农民告别了饮用高砷高氟水的历史: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16万户农民喜迁新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所有乡镇居民,农民参合比例达到82.7%;286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广播电视、水泥路、电话实现村村通;新农村建设试点实施了1000个村,并在6个县(市、区)进行了整体推进试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着力转变发展思路。紧紧重点抓住工业突破。吉林省提出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的核心是经济突破、重点是工业突破、关键是项目突破。各县(市)积极确立“兴工强县”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工业突破,加速了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

(二)必须着力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为县域发展不断注入活力。2005年,吉林省做出扩权强县的决定,先后3次向县(市)下放了一系列管理权限,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从体制机制上给县域松绑、让利、减负,推动解决县域经济社会管理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县域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必须着力强化投资拉动,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全省各地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突出工业集中区建设,敢想敢干,弥补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欠账,加快了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着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放开、放活、放手的原则,采取税费减免、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注册登记和贷款担保等方面限制,实施民营经济腾飞和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县域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鼓励和支持劳动者敢于创业、能够创业、成功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五)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县域实现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县域突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加快全面振兴

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县域活则全省活、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稳则全省稳。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重要基础。没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地区差距、全面振兴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吉林省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活力不足、实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以及体制机制、要素瓶颈、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发展面临的问题,组织实施了县域经济突破战略。

加快推动吉林全面振兴,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县域、希望在县域。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吉林省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出台了一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现已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55亿元,同比增长9.1%: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00亿元,同比增长10.6%:工业增加值实现575亿元,同比增长10.1%,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预期的良好开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新一轮的产业分工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吉林省注重发挥县域在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资源、成本和环境优势:同时,国家和省里又把扩内需、保增长的重点放在了县域和农村,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充分认识县域突破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增强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努力使县域经济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推进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上一篇:史玉柱:一个知识分子选择的人生 下一篇:辉南县做强特色农业“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