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蔬秧草 5期

时间:2022-10-24 02:21:25

春天一到,各种时令野菜争先上市了。其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就有荠菜、芦蒿、枸杞头、马兰头和秧草。

秧草即是苜蓿。苜蓿有两种,一是紫花苜蓿,一是黄花苜蓿,均是由花朵的色彩来命名的。通常紫花苜蓿的用途只是当作牧草,是牲畜饲料;黄花苜蓿供人食用。生活中人们都把黄花苜蓿直接叫做苜蓿,没人叫黄花苜蓿的——苜蓿前面非得缀个“黄花”,既麻烦又绕嘴,还文绉绉的。

苜蓿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河滩、野地、街心花园,到处可见其勃勃的英姿。苜蓿的模样很好看,它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小巧秀气,文静雅致;细细的茎,高高挑挑的,跟模特似的。苜蓿的天性,张扬撒泼,要长便是大片大片的,像是铺就的地毯,飘落的云彩。它只是一个劲地生长,简直是疯长,它能把脚下的土地遮掩得严严实实,不留丁点的空隙。苜蓿之间也毫不谦让,毫不客气,就像运动员,你比我赛,争金夺银一样。它的活力与激情,简直让四周的花草羞愧得毫无颜色。

苜蓿不仅装点着大地,还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上海人喜欢把苜蓿叫做草头,生煸草头是沪上菜馆颇具特色的菜肴。前不久,我去探望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女儿为我接风,领我去了一家专做上海本帮菜的餐馆,席间还特意点了一道生煸草头。这菜在上海很受欢迎,点击率很高。此菜色泽碧绿,柔软鲜嫩,清口解腻,鲜爽无比。父女二人吃饭,不用客气,也不谦让,满满一盘生煸草头,足有半市斤的菜肴,结果让我俩吃得是盘底朝天。

在我们扬州这一带,人们则喜欢把苜蓿叫做秧草。秧草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用来炒精片、鱼片,有人烧鳜鱼和下面条时也喜欢放点秧草,这也未尝不可。我则喜欢凉拌或清炒,或者用来烧咸肉、烧河蚌。其实秧草跟青菜、豌豆苗、芦蒿、马兰头这类蔬菜的制作基本相似,既可单一成菜,也可与各种荤素食材相配,组合成新款菜肴。只是菜品的形状、口味、档次不同而已。其原则只要好看好吃,不太出格就行。

我们扬州还有种叫秧草的咸菜,就是腌制的黄花苜蓿。前几天,有个在酱品厂工作的朋友,送来几袋这咸菜。这是他们厂子生产的,也是最近几年开发的新产品。这咸菜是选用鲜嫩的秧草腌制而成,在我们这儿,大小超市,酱品店都有得卖。打开包装,便有一股久违而谙熟的清香扑鼻而来,真是让人陶醉。此菜细腻柔嫩,鲜香开胃。它不仅是一些酒店席前开胃的一碟小菜,更是百姓餐桌的常客。此菜用来佐粥最好,最受老人孩子欢迎。若是再淋点香油,那就更美了。记得一天早餐,就着秧草,我的妻子胃口大开,竟吃了两小碗的新米粥。瞧那个神态,就两个字:满足!

就我国而言,就数扬中人爱吃河豚。扬中位于长江的下游,是镇江所属的一个县级市。扬中人吃河豚还与秧草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结——无论是红烧还是炖汤,大凡吃河豚,都少不了秧草。或围边,或垫底,或点缀,好像少了秧草便不完美似的。扬中人坚信秧草与河豚是最佳的组合,天生绝配,更信秧草解毒一说。据专家解释,其实秧草根本就不解毒,更解不了河豚的毒,这只是时鲜相配的一种组合而已。年年岁岁吃河豚,岁岁年年有意外,若是秧草真能解毒,也就没人“前仆后继”了。这只是个美丽的附会,也是心里的慰藉,习俗使然而已。

扬中人还喜欢用秧草做馅用来包包子。秧草跟马齿苋一样,吃油。油少了则干巴,用方言来形容,是“干巴塞噎”的。再者油少了还刮人,就是刮人肚里的油水。说实话,秧草包子口味独特,别有风味,偶尔吃之,确实不错。现如今人们肚里的油水太多,刮刮油水也不妨,否则有了“三高”,那麻烦就大了。若要秧草包子好吃,再配点猪肉和鲜笋,那真是锦上添花的美事,也为烹饪界添上一个粗料细做的成功案例。

上一篇:各国防治药品滥用的“处方” 下一篇:岁月里的板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