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4 01:00:10

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 要:学生能力培养:必须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具有学习语言的激情;必须具有各种基本读书技能。

关键词:“习惯好”;“热情高”;“会读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72-01

传统的语文教学,老师一上课就是识字、解词、释句与分析课文,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去学习生动活泼的课文,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必须从每堂课做起,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起。

语文课堂教学一般包括预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几个环节。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抓住这些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欣赏课文不是漫无目的的跑马观花,也不是粗略的读两遍扫除生字障碍了事,更不是如有些教师那样“课上三分钟,速读一遍文”的形式主义做法,而应当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首先应当由教师在深入研究课文之前提出具体目标让学生作尝试性的理解和探索,使学生在预习中独立解决目标中提出的问题,并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新的问题。其次,教师应在学生预习之后,上课之前检查学生预习效果。预习得好的予以表扬,差的给予鼓励。然后鼓励同学们提出旧的问题和学生通过思考而无法解决的目标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再将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加以整理。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备课,为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好准备。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见解,并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心,积极自觉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智力;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实践活动中,善于开动脑筋而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问题(质疑),从心理上看,便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欲望就会在教学过程中集中精力,注重教师授课。这样又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化被动听讲为主动求知。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习惯好

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1、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2、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3、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4、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5、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6、好问的习惯;7、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8、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写字。必须经常主动写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

二、热情高

既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

三、会读书

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1、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2、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3、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4、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

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说话,学会写,学会交际。具有一定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上一篇:体态语言与特殊教育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学生朗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