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10-24 12:50:44

干扰素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目的 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治疗中干扰素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于该院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病患12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干扰素β进行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前、治疗3个月之后、治疗6个月之后的AD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ND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比对。 结果 经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ADL评分(60.52±10.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1.64±10.71)分,NDS评分(12.29±2.4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31±3.98)分,P

[关键词] 干扰素;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中图分类号] R7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a)-012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nd multiple sclerosis.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from August 2015 to July 2016,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beta.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6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ADL(daily living activity scale) and NDS (nerve function defect degree) were scor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L score (60.52 ±10.47)poi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1.64 ± 10.71)points, NDS (12.29 ± 243) poi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5.31 ± 3.98)points, P < 0.05, the data can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by using beta interferon,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Key words] Interferon;Relapse remission type;Multiple sclerosis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常见于临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人群为中青年。主要病理特征为神经元丢失、轴突变性、脱髓鞘、炎症等,主要R床表现为反复进展或发作,最终致使神经功能出现严重损伤。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属于病程较为迁延的一种免疫性疾病。临床通常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但其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疾病复发率高的特点给病患及其家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所以选取高效的治疗手段对疾病治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干扰素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中应用愈发广泛。此次实验就干扰素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便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于该院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病患120例,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于该院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病患120例,将其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病患中,男性病患41例,女性病患19例;年龄范围为22~54岁,平均年龄为(37.21±4.84)岁;病程3~27个月,平均病程为(17.81±3.84)个月,平均的发病次数(4.25±0.72)次。对照组60例病患中,男性病患39例,女性病患21例;年龄范围为23~55岁,平均年龄为(36.83±4.71)岁;病程14~26个月,平均病程为(18.72±3.91)个月,平均的发病次数(4.05±0.81)次。两组病患于年龄范围、性别组成、病程及发病次数等一般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所有病患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对照组病患使用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34021988)进行治疗,服用剂量20 mg/次,服用1次/d,连续给药病患15 d。之后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实时的调整,并给药强的松(国药准字H62020285)予病患,服用剂量为15~20 mg/次,1次/d。对实验组病患使用干扰素β进行治疗,每次使用1万U,1次/d。在1个月的连续用药后,使用频率改为1次/月,连续使用6个月。治疗期间对两组病患开展肝功能检查,若病患发生转氨酶升高的情况,立刻对病患开展护肝治疗。两组病患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以中华神经学会1995年第4届会议所通过的标准为评分基准,对两组病患治疗之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的N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评分并比对。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等指标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结果数据的表示,两组结果数据对比方法为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组间ADL、NDS评分比对

两组病患治疗之前ADL、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之后,实验组病患3个月、6个月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高,N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

2.2 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自身ADL、NDS评分比对

相比于治疗前,两组病患经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其ADL、NDS评分有显著改善,P

3 讨论

现今人们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并不了解,部分观点病认为病毒感染与复制能够诱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引发疾病[1]。而部分研究证实,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易感性和某些基因有关,而且部分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病患存在家族史[2]。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脱髓鞘疾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一同作用进而导致脑脊髓白质出现损伤[3]。其最为主要的病理特点是轴索损伤、再髓鞘化、脱髓鞘及出现胶质瘢痕。临床通常将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分为4个类型:①复发进展型:病患主要表现为发病之后神经功能立刻出现渐进性恶化,并伴有间歇性的复发;②原发进展型:主要的表现是在发病之后神经功能立刻出现渐进性恶化;③复发缓解型:最为常见,占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80%,表现是发病急促而后病情稳定;④继发进展型:复发缓解型病患中约有50%于10年内发展成继发进展型,此类病患表现为神经功能渐进性恶化,不伴或伴急性发作[4]。

虽然现阶段并不存在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与某种特定的病毒感染存在关联,但人们一直以来都怀疑部分病毒如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和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发病存在因果关系[5]。部分研究证实,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发病过程中病毒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陈勇等人[6]的《干扰素-β1a配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分析》研究中结果表明,经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多发性硬化病患的2年疾病复发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病毒确实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病情发展及发病中作用显著,那么抗病毒治疗或将直接影响该疾病的病程与治疗进度[7]。而β干扰素不单能够在体外抑制易感T细胞中疱疹病毒的复制,还能够降低病患血清的病毒DNA的滴度[8]。这证实了β干扰素于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此次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接受了干扰素治疗的实验组病患的3个月、6个月ADL评分(58.31±11.92)分、(60.52±10.47)分较对照组显著更高,NDS评分(14.84±2.91)分、(12.29±2.43)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

C上所述,采用干扰素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病患的NDS评分及ADL评分,可积极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电,李娅,徐竹,等.干扰素-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系统评价[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14(9):775-788.

[2] 佘晓岚,侯玉立,朱美红,等.不同剂量干扰素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6):800-803.

[3] 刘喷飓,张星虎,周衡,等.干扰素-β-1b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1):37-40.

[4] 祖艳颖,方乐,王田蔚,等.干扰素β-1b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7):1625-1627.

[5] 姜明静,曹立颖,刘宁,等.芬戈莫德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系统评价[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3,20(2):92-96,100.

[6] 陈勇,黄光祥.干扰素-β1a配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5):67-69.

[7] 乔立艳,许贤豪,侯世芳,等.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10和干扰素-γ分泌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14(10):867-872.

[8] 王秀丽,宋秀娟,李亚,等.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干扰素-γ水平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1):47-49.

(收稿日期:2016-08-07)

上一篇: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下一篇:桔梗引经机制及临床配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