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词语,明像悟意

时间:2022-10-24 12:28:40

前段时间有机会去拜访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谈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他说:“许多老师认为分段、概括段意是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我却认为对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对词语的品味能力。” 深以为然。

反观当下的语文教学,词语教学已经得到了重视,但词语品味的方法却较为单一。许多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但是,这种方法较适合低年级的词语教学,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画面或者表演、画画等手段,唤起儿童相似的生活体验,借第一信号系统(形象)帮助学生建立第二信号系统(汉字),确实是词语教学非常有效的手段。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词语教学应该朝着更适合学生认知规律,更符合语文教学规律,更具语文味的方向转化,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文本本身的资源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活化词语,建像悟意,为教师的“不教”,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一、 借助汉字字形特点活化词语,建立“像”

众所周知,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音、形、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古代字源理据已经难以辨认了,但是绝大部分的字还是可以通过义符来推测意义的,这也是汉语学习特有的优势所在。教学中,挖掘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像”的资源,帮助学生训练通过文字形体自主理解词语意义的能力,是高年级词语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位教师在执教《七律 长征》一课时,运用汉字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逶迤”“磅礴”,富有实效。

师:颔联中有两个词“逶迤” “磅礴”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逶迤”是形容山脉、河流、道路等连绵不绝、弯曲而长的样子。

生:“磅礴”是气势盛大,广大而没有边际。

(师出示“逶迤”“磅礴”两个词,其中,“走之底”与“石字旁”分别描红)

师: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仔细观察这两个词,发现他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生:“逶迤”两个字都是“走之底”,“磅礴”两个字都是“石字旁”。

师:从这两个词语字形上的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两座怎样的山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生:我仿佛看到五岭蜿蜒起伏,连绵数千里,一眼望不到头。

生:我仿佛看到乌蒙山的山势非常高而险峻,有很多大块的石头,随时可能砸下来。

师:你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听你们这样一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我查过相关的资料,五岭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乌蒙最高的山峰竟有三千八百多米。长征的艰难超出我们的想象。

高年级学生对于关键词语的理解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或简单看画面会意了。这位老师既没有满足于学生所查到的词语的字典意义,也没有用常见的出示五岭和乌蒙图片的方法,而是采用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解意方法,从汉字结构入手,让学生观察两个词的字形特点,学生很容易发现“逶迤”都是“走之底”,“磅礴”都是“石字旁”。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两个双声叠韵词的偏旁,去想象五岭与乌蒙究竟是怎样的山,此时在学生的头脑中便形成了鲜活生动的画面。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将汉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符号,成功地将“远征难”的“像”建立起来,接着老师又适时地补充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感受红军所处的困境。

二、 联系上下文品味词语,丰富“像”

一篇文章中,话语之间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各种联系,阅读时能够有意识地利用上下文语境的联系,挖掘文章中自有的阅读资源,去准确把握话语意义,是重要的阅读策略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分学段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教学任务。

一位教师在执教《海伦·凯勒》一课时这样教学关键词语“如饥似渴”:

师: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学生找出:如饥似渴、不分昼夜、夜以继日等)

师:“如饥似渴”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如饥”……如同饥饿的人看到了食品,“似渴”……如同干渴的人看到了水源,扑上去。

师:扑上去干什么?

生:吮吸,吮吸知识的甘霖。

师:同学们注意了吗?这里用的是“甘霖”,为什么不说“甘露”呢?——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露”。(生面面相觑)

师:“露”是什么?

生:露水。

师:太阳一出就——生:消失了。

师:“霖”呢?呵,有同学习惯性地找字典了。

生:“霖”是连续下几天的雨。

生:(急急举手)虽然它们都有甘甜的意思,但“露”就在草皮上一点点,太阳一出来就没了;“霖”是下了几天的雨,量很大。也就是说,不管有多少知识,海伦也能像干燥的海绵一样把它吮吸干净,对于学习她始终没有满足的时候,没有懈怠的时候。

师:这就叫“如饥似渴”,对知识保持强烈的渴望。带着你的理解,带着你的体会来读这段话。

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自己的经验,初步理解了“如饥似渴”一词的含义,但这时,学生的心中尚未建立起这个词在本文中表现出的情感意义。这位教师通过细读文本,非常巧妙地抓住了“甘霖”和“如饥似渴”两个意义相关联的词语,启动了学生上下文语境的联想活动,运用互文的方式,用 “甘霖”一词为“如饥似渴”做了充分的注解,有效地丰富和显化了学生心中海伦·凯勒逆境中奋进的形象。

三、 抓住词语表达的陌生处,深化“像”

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带着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有时甚至超越语义规范,这种词语的陌生化手法是一种表达艺术,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新鲜的冲击力,还能揭示出隐藏在作者心里的情感密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词语的陌生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解读文本,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言语的特别效果。

一位教师在执教《水》一课时教学关键词语“抚摸”: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圈画出表现人们在雨中洗澡时快乐的词语,写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圈出“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啊啊直叫”等词语,并通过朗读表达体会)

师:还有吗?

生:我从“抚摸”这个词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快乐。

师:你的感受非常深刻,我在阅读这一段时也关注到了这个词,我查了字典,抚摸是指轻轻地按,一般用在人的身上,用在这里合适吗?(有学生摇头,也有的陷入思考)

生:我认为是合适的。因为用了这个词,孩子们好像感觉雨水像妈妈的手抚摸着自己,感到非常地亲切。

师:说得太好了,“抚摸”这个词让从天而降的雨长出了温柔亲切的手,使我们读来,仿佛也能感受到孩子们在雨中的那种享受和快乐。正是因为作者一直承受着缺水之痛,才会用这样看起来矛盾的词来表示自己的亲水之乐啊。同学们,有些词是一眼可以看到的,比如“大呼小叫”“奔跑跳跃”,有的词却需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就像“抚摸”一样,要多读几遍,才能品味出词语背后的含义。

这位老师不仅关注到了学生有可能忽视和不理解的词语“抚摸”,还通过反问,将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还原词语的规范和字典意义,在看似矛盾的表达中寻找词语的情感意义,进一步体会文章中大人孩子对于水的渴望和期盼,感受作者言语表达的智慧。同时,教师还借助“抚摸”一词有效指导了高年级同学应该具备的关键词语的选择和理解方法。

四、 探究词语间的对比关系,凸显“像”

对比是文章表达的一种重要策略,情感的张力往往是在对比中凸显出来的。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抓住词语间的对比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受文章的表达力度,真切体会文章的情感浓度和深度。

一位教师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这一句时,引导学生体会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生长过程的艰辛,抓住“绝不宽容”与“不可思议的奇迹”这一对词组,进行了批注式阅读的指导,带领学生通过批注理解这两个词组:“绝不宽容”表现了高原环境恶劣到了极致状态,柳树不可能有任何生存的可能性。“奇迹”已让人赞叹不已,再加上“不可思议”,更加超出人们的想象,这两组词语放在了一句话中,看似矛盾,却更加有力地写出了这株柳树让人生畏的神奇与伟力。

综上所述,用语文的手段帮助学生活化词语,建像悟意,提升学生的词语品味能力,为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奠定基础,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当然,对词语的理解和品味还有许多有效策略,期待着跟大家共同探究,继续提炼和梳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上一篇:采用开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篇: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