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换个角度问

时间:2022-10-24 12:01:10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的课,发现他班上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究其原因,我发现和这位老师亲切的发问有很大关系。

在检查学生读书前,老师问学生:“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学生一个个举手,说出自己认为要注意的读音。老师则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在指导学生写字时,他又问学生:“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写错,你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有的学生提醒这个生字不能与什么字混淆,有的提醒这个字什么地方不能写错。在检查学生词语理解时,他问学生:“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是怎样理解的。你还有那些词语不理解?”学生则踊跃发言。

按照我们习惯的做法,往往是老师把课文中认为要注意的字音、字形、词语等出示,然后问学生这些字音会读吗,这些词语的意思理解吗?然后指导学生逐一读、写、理解。这种做法也能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惰性,学习就不会主动,认为老师上课会为他们准备好一切。而这位老师,则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动者,经常这样发问,学生就会主动去预习、去读书,去发现。课堂上,学生把他的发现,把他的提醒向同学说出时,得到老师的表扬时,他就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而这种感觉更会促进他再次主动读书学习。长期这样,他的学习兴趣就会形成。

接近下课,这位老师问学生:“我讲明白了吗?如有不清楚的请指出来。”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能将‘叹为观止’这个词的意思再说一遍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我还不会。”“老师,我觉得你讲话太快了,有时我们听不清楚。”……于是老师耐心地再一一给学生指点或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下课时学生大多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看得出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这不由得想到自己的课堂,课堂快结束,我也喜欢问学生:“你们听懂了吗?没听懂的举手。”但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没人举手,又单独对几个我估计有问题的学生询问:“你真懂了吗?”学生也轻声地回答道:“懂了。”我心中不由得一阵轻松,现在已经在井然有序的课堂上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学生反映还不错。可等到临下课的当堂检测结果一出来,我却轻松不起来了,真正能过关的寥寥无几。我怀疑我被学生善意的谎言欺骗了,学生根本没听懂,或者我根本就没讲清楚。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发问,为何能收到不同的效果呢?仔细一想,不难发现我的发问含有不满和批评的意味,知识没有及时掌握责任在于你并非我老师,所以学生顾及面子,怕承认了没听懂会被同学瞧不起,说自己笨;会被老师批评,说自己听课不认真。而这位老师的发问含有哪个同学认真听课了,能帮帮我提出改进意见的味道,于是学生发言就没了思想顾虑,并且把能提出问题认为是我认真听课的表现。

只因换了个角度问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教学真是一门艺术啊!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

责编 / 董 璐

上一篇:如何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 下一篇:寓教于乐 巧记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