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坊太狮的起源

时间:2022-10-23 11:55:58

摘 要 “白纸坊太狮”是北京地区著名的民间花会之一。它已经舞进了国家及北京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舞出了北京,舞向了世界。白纸坊太狮与白纸坊有什么关系,它是怎么形成的。

关键词 白纸坊 太狮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老北京的太狮,过去逢年过节常参加一些祭祀活动,以祈求神明赐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祛邪降祥,事事如意,每年的朝庙进香活动中也都少不了舞狮表演。狮子舞常同其它民间花会一起走会,老北京城屈指可数的花会之一当数白纸坊太狮会。白纸坊与白纸坊太狮之间有什么关联?白纸坊太狮又是怎么来的?本文就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白纸坊的来历、白纸坊与白纸坊太狮的关系及白纸坊太狮的起源。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 学术期刊及论文。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址进行检索,掌握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文献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整理,发现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网络文献。查阅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网站,印钞厂网站以及相关网站有关舞狮运动、白纸坊太狮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文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北京白纸坊太狮第七代传人王建文老师、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段全伟老师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本研究的分析和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白纸坊一词的来历

白纸坊地处北京市西城区的西南角,地方不算太大,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名字来源于造纸行业,元代至清末生活在当地的人都以造纸为业,这里就是手工造纸作坊的集中地,亦称白纸坊。白纸坊一词元代是作为官府衙署名称,而到了明代嘉靖年间,随着北京外城的扩建,南城外八坊里有了白纸坊的芳名,具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里记载白纸坊,五牌,三十一铺,东起教子胡同至右安门,西至广宁门(今广安门)迤南一线,北起广宁门大街(今广安门外大街)南至右安门迤西一线。自清代以后演变为对这一地区的泛称,白纸坊经历了元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代,名副其实地延续了八百多年,直到1958年这里的手工造纸作坊消失,白纸坊成为北京城唯一保留的以“坊(作坊)”命名的地名。

2.2 白纸坊与印钞厂的关系

白纸坊太狮诞生于北京南城老宣武区白纸坊,北京印钞厂原来就座落在白纸坊,很多白纸坊的老职工,喜欢玩狮子,并且白纸坊的人也有传统,喜欢习武,练累了他们也觉得枯燥,那么拿起狮子玩玩,这样就形成了武术和狮子的结合。在解放以后很多人就进入了印钞厂工作,从1953年开始,为丰富职工文艺活动,印钞厂就成立了舞狮队,由当时印钞厂里的工人刘德海(第六代传承人)教授技艺,由于太狮老会的其他一些骨干也在北京印钞厂工作,60年代以后北京印钞厂舞狮队成为白纸坊太狮的代表。一直延续到今,一直保留白纸坊太狮。

2.3 白纸坊太狮的历史起源

“白纸坊太狮”能够留存至今,不能不说是有一定原因和历史渊源的。

“白纸坊太狮”又名“白纸坊太狮老会”,它成立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进程期间断断续续,到了同治九年(1870年),白纸坊的两位大户――当时火药局局长陈子鹤和李庭朴共同出面,重整狮子会,更名为“广安门内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胜会”。

由于陈子鹤是当时朝廷的四品官员,他就仿造紫禁城太和殿门前的石狮子重新设计了白纸坊太狮的狮头;其大碑额头、窝窝眼、血盆大口、翻鼻孔的威武、凶猛的特点重塑了狮子的造型。除此之外,狮脖子上还挂有七个铜铃铛,代表“喜、怒、哀、思、悲、恐、惊”的情绪;狮头约重七十八斤,整狮身长一丈二。按照“黄毛狮子蓝毛吼”的民间传说,表演时一黄一蓝两只太狮同时出场,以其“渣”“卧”“旋”“朴”及享誉京城的绝技“戏水”,形成了白纸坊太狮“凶猛粗犷,形神兼备”的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民间“北派”舞狮的特色。

之所以称为“太狮”是由于狮子舞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少狮”,是由单人进行表演的小狮子;而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狮子“太狮”,即一人演狮头,一人演狮尾。而“永寿长春”的来历则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由于陈子鹤专门聘请了舞狮艺人刘五做教头。此人以做筛子为业,所以绰号“筛子刘五“。“永”是指刘五家住的永安路:“寿”指北京万寿寺,“长春” 即长椿寺,除教头刘五外,这两所寺庙的两位武僧也来传授过舞狮技艺。“永寿长春”四个字实际代表了白纸坊太狮的第一代传人。二说关于“永寿长春”四字则是来自于当时慈禧太后的皇封。

“白纸坊太狮老会”在舞狮艺人不断的指点下,广集会众,屡屡参加京城各处的行香走会,逐步享誉京城,名震四方。

3 结论

白纸坊太狮成立于清乾隆五年,由当时白纸坊的两位大户陈子鹤和李庭朴共同出面,重整狮子会,后来由刘德海(第六代传承人)北京印钞厂工人教授舞狮技艺,并成立了舞狮队,成为了白纸坊太狮的代表,一直流传至今。

参考文献

[1] 段全伟,吕韶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纸坊太狮”传承与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

[2] 刘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北京白纸坊太狮传承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上一篇:中学美术课基础素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学习思考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