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浸制的动物药

时间:2022-10-23 10:48:37

血泪浸制的动物药

子非熊,安知熊之痛?

“熊看起来不痛。”

“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不痛!”

“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痛?”

“有没有一种病不吃熊胆药物会死?”

“我不知道,不吃馒头会死的人有吗?”

“原来熊胆好比馒头?”

这是活熊取胆利益相关方和媒体之间的一段对话,这段争论似乎荒唐之中却在情理之内,毕竟动物所谓的感受源于人的判断、道德要求和情感宣泄。但是,“子非熊,安知熊痛”,这句加诸在动物保护者身上的质疑,是冲突交汇的锋端。

19世纪80年代,朝鲜发明的“活熊取胆”技术流入中国。从猎杀取胆到活熊取胆,这个残忍的产业似乎迈向了进步和“可持续利用”。90年代“无管引流”的出现,让包括此前上市受阻的归真堂在内的制药公司腰杆挺直了不少。这些“技术”和改进,是养熊业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前提。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样的画面有如梦魇:昏暗的养殖场里,瘦骨嶙岣的成年黑熊身穿铁甲,侧卧在狭小的笼子里,空间只够动动身板,四肢已经萎缩。本应犀利的目光终日恐慌含泪,在哀嚎的间隙之中,腹部那个小口子里的胆囊上插着金属管,胆汁一滴、一滴地往外流。金属管一半深入胆囊,被缝在熊胆囊内部,另一头就像是龙头,随时放自来水一样地取胆汁。有的金属管,锈迹斑斑。经年累月,一些熊因为伤口糜烂、感染而死去。

我们不知道熊痛不痛,但是熊知道。很多熊不堪忍受被折磨的痛苦而用巴掌撕开自己的肚子,撕心裂肺的结束生命。更多的熊,常常通过头撞铁笼,来转移痛楚。有场主认为动物在饥饿时能产生大量的胆汁,于是取胆前,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在野生环境中,强壮的熊是不甘示弱的,即便伤病很重,它不会,也不给天敌乘机进攻的机会。熊在表现出病态时,往往已经奄奄一息了。

中国林业部规定,为“更人道地对待熊”,取缔有管引流,推广无管技术。所谓“无管引流”,通常是通过手术取下胆囊的部分组织,形成一个管子,并用这个管子与体表创口联通,在需要时通过特殊装置抽取黑熊胆汁。这样体表创口组织会自发性愈合,为抽取胆汁又被强制打开,反反复复,导致“无管引流”的黑熊创口出现溃疡、流脓、结缔组织增生。直观说,就是通过手术改变熊自身的组织结构来代替导管。

来自亚洲动物基金的统计:在获救助的277头熊中,181头来自目前采用无管引流的熊场,165头取胆黑熊有后遗症,99%患胆囊炎,66%患有胆囊息肉,34%患腹部疝气,28%内脏脓肿,22%患胆结石,其他隐患包括营养不良、牙齿感染、骨关节炎等。129头去世的取胆熊中,35%患肝癌死去。打开腹腔,里边常常惨不忍睹,满是囊肿、恶臭的腹积水,各个器官因为感染而病变。

更深的黑暗是,很多的场主用假无管引流:将一个透明的塑料管缝在熊的体内,为了固定塑管,同时将一个金属夹子缝在腹肌上。除了胆囊,周边肌肉全部腐烂,为这些黑熊动手术时,需要挖去腹部碗口大小、深达内脏的模糊血肉。

“每一头胆汁熊能救活都是奇迹。”前医总监郭慧铃说道。

根据中国林业部门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境内一共有68家养熊场,7000余头熊受困于熊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动物基金推测,目前实际受困的黑熊超过i0000头。

2009年4月中旬,亚洲动物基金去山东省文登市营救黑熊。那是山东省最后一个合法熊场。还没有走进熊场大院,里面便飘来阵阵恶臭。进入大院,10个铁笼一字排开。里面有黑熊,也有棕熊。一头棕熊腹部取胆的伤口,已经大面积腐烂,伤口处正一滴滴流着咖啡色的脓液。另一头熊在铁笼内已经待了近30年,四肢严重萎缩,已经不能站立。后来,这头熊在运回龙桥黑熊中心的途中,高烧不退。车队在行至河南省时,工作人员在卡车里临时搭起了手术台,对它进行了胆囊摘除手术。手术的时候,从胆囊上取出一个铁环,鸡蛋大小,这是熊场在取胆时,害怕导管移位,用来固定导管的。

血泪浸制的动物药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植物、动物和矿物,根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从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情况来看,我国有12809种中药资源,11146种是植物药,占资源的87%,1581种动物药,占中药材的12%,目前药源紧缺,尤其是动物类的药材资源稀缺,珍稀的动物药材濒临灭绝,形成了中药发展的瓶颈。

“活熊取胆”的技术从朝鲜传入中国后,养熊业兴起,并迅速发展。目前,根据国家公布的材料可以看出,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含有熊胆的药品有11个品种242项。其中熊胆粉、丸、胶囊103项,熊胆舒喉药60项,熊胆眼药水17项。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及其他亚洲人聚居的国家都在使用熊胆类药品。养熊场的主要产品是熊胆粉及一些中国专利药品。在这些药品中,胆汁一般作为次要成份,只占药品的一小部分。胆汁的应用大体分为两种:用于药品(包括治疗、预防);用于保健品和营养品。含有胆汁的专利药品共有28种,15种用于眼科、8种用于外用药、4种用于内科疾病(血管及肠胃疾病)、1种用于癌症治疗。

每头熊一年的熊胆粉产量约为2公斤。在养熊场开始大规模生产胆汁前,国内对熊胆粉的年需求量只有500公斤。但是现在,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已经达到每年4000公斤,而1994年至1998年,熊胆粉的产量大约为每年7吨,接近需求量的2倍。

不幸的是:因为熊胆产品市场的饱和,许多农场主为了利用过剩的胆汁,开始生产如润喉糖、洗发香波、药酒、药茶这样的非药用产品。这些产品对健康并无益处,但农场主们可以借助熊胆的名号,利用无知的消费者的信任心理继续牟利。

滴血的动物药,在法与理之间惹上一身非议,却在“非药之药”的尴尬下,在利益集团的谎言和动物权益者的阻挠下,进退两难。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谁跨越物种的界线感知到生命的疼痛和残忍?普通人认同的残忍是不是就可以叫停血肉模糊的动物药?对于中国法律而言,怎样的残忍才能让法理不容、才够得上立法的格?

熊胆在中医药传统中,已有3000年的使用历史。民间中医观念认为熊胆汁“味苦性寒”,可退体热、止疼、消炎,用于治疗热症,如高热、肝脏不适、眼痛等疾病。其实熊胆也并非不可替代。许多中医都表示:所有的胆汁类产品者阿以用中草药或人工合成药物替代;这些替代品既便宜又容易获得。近年来,医学界通过临床验证,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银花、连翘、黄连、野、苦楝根皮等中草药均可产生“清肝明目”的疗效,完全可以替代熊胆。

上一篇:那一跳,短暂的永别… 下一篇:当代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