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在中国园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10-23 09:15:45

关于竹子在中国园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竹子在中国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形式、特点、分布、观赏和生态价值等,从而对竹子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中国竹景文化艺术,并对其今后竹子的发展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健词 :竹子 ;中国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竹子是园林植物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喜爱,竹子碧玉妆身,翡翠裁衣,明净深邃,四季常青,耸绿叠嶂,独具风韵。古往今来,中国人种竹、用竹、爱竹、咏竹、画竹之风长盛不衰,绵延数千年。古人云:“君子比德于竹也。”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的自然属性,特别适合文人士大夫的雅致情趣。竹与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和梅、兰、菊被尊称为“四君子”。 具有多方的观赏特征。以竹造同 ,不管是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 ;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 、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 且风格多种多样 。

一.竹类分布

竹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原始的亚科之一,也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具多样化的一个种群 ,它以木质的秆 、复合分枝、发达的根系和很少开花的 特点区别于同科的其它植物。我国是世界上竹类分布中心之一 .被誉 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有着极为丰富的竹种资源 。 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有60余属,1 100余种。 我国自然分布共有 37属近 500种,既有热带的丛生竹 ,也有亚热带和温带的散生竹。北起黄河流域,南到海南岛,东起台湾,西到都有自然分布或栽培。

二. 竹子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

竹子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的应用特点 。

竹子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竹能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如“竹径通幽”、“移竹当窗”、“ 粉墙竹影”、“水边伴竹”、“竹石成景”、“楼、竹相辉”等在园林中都是常用的植物造景手法。令人赏心悦目,以竹配置的庭园具有典型的东方园林韵味依竹之特性及具体环境需求在园林配置中 ,大中型竹可以竹为主 ,以群植 、片植形式 创造较为独立的竹林景观。可 与亭 、堂 、楼 、阁及 其他建筑配置 ,既可衬托建筑物之秀丽,义可柔化硬质建筑之质感 ,还可 为居室带来 “日出有清 阴 .月照有清影 ,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之妙境 ;此外 ,竹子还可以盆栽或作地被观赏。

1.观赏竹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方法

(1)竹为主创造竹林景观以形态奇、色彩鲜艳的竹种,以群植、片 植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景,或以白然的声音形式形成美丽的竹子景观,使竹子具有独立的景观表象。身置竹径,会产生一种深邃、雅静、优美的意境。

(2)作小品点缀 ,创造幽雅环境 竹子作庭院、花园、房前屋后的绿化,也有独特之处。它的配置方法有以下儿种形式:

(3)亭、台、轩、榭之旁 用翠竹衬托,使建筑物掩映在翠竹之中。亭、台、轩、榭和粉墙、漏窗之旁,以翠竹衬托,可点缀成各种园林小品。

(4)墙边角隅 在墙边角隅,垒石作假山,栽种秆形中小而色泽美的竹于,能使景色生辉。竹类常与假山、岩石相配,或在墙边、池畔、窗前,院中栽培,使呈现自然景色或衬托全景。

三.竹子的价值与传统文化

1. 观赏价值。竹类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表现在竹杆、竹叶、竹笋的形态和色彩。与一般的园林植物比较 ,竹类的美学价值在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①观杆形。如方竹(孝顺竹、紫竹、黄金间碧竹等。③观叶如叶绿色具白色条纹之菲白竹,新叶黄色具绿色条纹的菲黄竹 等。④观竹笋。如马甲竹、大眼竹等。

2. 生态价值。竹子属多年生 1次性生长植物,叶面积指数比一般树种大,光合作用和净化空气能力强,能吸附粉尘、降低气温和噪音。又因其刷 ,增加涵水。竹类植物属于浅根性 ,竹鞭系统横向扩展 ,般处于 50 cm土壤内,对地下管线影响不大,受空间限制小, 对城市立地环境有较好的适宜性。竹子一般不开花,无花粉传播,选择竹杆和竹箨光滑无毛的种类,用于制药、精密仪表 等对空气要求较高的工厂车间周围配置。竹冠庞大和发达的地下根系,有利于水土保护,能够缓解降水对土壤的溅蚀和径流对土壤的缓冲。竹子净化空气绿色植物在整个生态系统巾是第一生产者,它吸收 太阳光能,消耗空气中的 C02 ,通过光合作用 E作用产生02,竹子面积指数一般比其它树木要高,而且常年绿色,一、二年才换叶一次,叶中的净化作用比其它树木要强。它能吸附粉 睦和有毒的气体,降气温,促进气体交换和输导水分等方面的作用。

3.竹子与传统文化

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 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 “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 “竹报”。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利用竹子的另一项伟大成果是造纸。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 1 000年。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的祖先已制造 了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 “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 “高转简车”。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 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四.关于竹子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1. 发展竹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

竹子四季长青,其纵横交错的地下竹鞭、竹蔸及须根等发达的根茎系统,具有强大的固土保水功能;其地上部分年年抽笋, 岁岁成竹, 每年择伐老龄竹秆和挖取鲜笋,也能保持较为稳定的林分结构,稳定发挥生态效能。因此, 竹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调节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等方面的气候作用,比一般林木更为显著。

竹子特别适宜在田边地角、 房前屋后、 堤岸箐边、 路旁沟坎广为种植,造成防护林和风景林, 不与农作物争地, 既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又美化人民还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活环境。

2.发展竹子不仅可以退耕还林而且有利于保护天然森林资源

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优于一般木材,工业化生产的新型竹建材在很多材领域已经完全可以替代木材,显示了而竹子繁殖能力强广阔的市场前景。 生长快、 成林成材周期短 、使用价值高,营造速生丰产工业用材竹林, 实行以竹代木,可以有效地保护天然森林资源。3.发展竹产业有利于山区综合开发和群众脱贫致富

竹类资源大都分布在边远山区和农村,山区群众具有种竹、用竹的传统和习惯, 他们的衣、食、住、 行用均与竹子息息相关。

通过政府的宏观指导、 政策引导和技术推广,进行产业化开发并加强开拓,一定能把竹子变成产区群市场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把 “金钥匙”。这在我国南方山区已经成为非常成功的现实。

4.发展竹产业有利于建成林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发展经济林果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潜在的市场风险较大。 发展竹笋市竹产业的风险相对要小,一些场疲软可多养竹, 竹材市场疲软可少砍竹,它不象水果那样当年不收即会腐烂。

竹子是优良的绿化造林和旅游观赏树种, 又是较好的建材和造纸原料,竹笋还是很好保健食品的及编织工艺品好材料。开发竹产业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竹子因其萌发力强、生长快、成林成材周期短及固土保水能力强的优点,成为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一次造林可连年收获。发展竹子和发展其它速生树种比较,在投入、产出、收益周期发展竹产业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以竹养林” 完全可以成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王正平.中国刚竹属的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l980,18(2):168—193.

[2]辉朝茂、杜凡、杨宇明.竹类培育与利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6—28.

[4]赵世伟.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上卷).中国

上一篇:如何加强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 下一篇: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