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基地绿化规划设计探讨

时间:2022-10-23 08:49:30

西安航天基地绿化规划设计探讨

摘要:城市绿地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西安航天基地绿化为载体,从生态、景观、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对基地绿化规划设计优化提出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城市绿化,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green spa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Taking Xi'an Aerospace base green as the carrier, from the consider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and other factor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Thinking on the base of green planning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Key words: city greening,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绿地景观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其景观效果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近年来,西安航天基地绿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提高,在绿化水平高速发展中对航天基地绿地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基地绿地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对基地未来绿地规划设计优化的建议,也显得更为迫切。

西安航天基地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现状

区域建设背景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位于西安市城南,一期规划面积约二十三平方公里,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航天产业基地。目前基地一期包括老城区与新建城区两部分,新建城区部分地区依然在建设中或待建设。

自然条件

西安航天基地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干冷。年平均气温13.1 摄氏度,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0.7摄氏度;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660.6mm,年平均日照209.7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7天。长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 m/秒,最大风速24 m/秒。

地形地貌

整个基地属河谷冲积平原一、二级阶地和一、二级黄土塬区。基地地势总体较高,平均海拔505m左右,最低点431.4m,最高点为577 .1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平缓抬高。

人文历史

航天产业基地周边及基地内文物古迹丰富,自汉宣帝至清代中期,先后有八个朝代的近百位身分显赫的人物葬于这一地区,现存60余座古陵墓。西康高速以东的汉宣帝陵遗址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文保遗址,其中包括位于神舟五路与神舟大道之间的明秦藩王中宣王朱怀堵墓等。

航天基地绿化发展现状

截止2012年底,西安航天基地绿化面积约118万平方米,包括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目前园区依然在建设中,未来绿化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存在问题

景观绿化整体性规划体现较弱,绿地系统整体性有待加强。

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

建议

希望通过基地绿化建设,将航天基地的台塬地貌,新区现代绿化、传统人文历史等特色资源紧密结合,建设特色的航天基地景观、特色的风景绿色长廊等,打造一座具有绿化特色的生态航天基地,让生态环境与科技经济发展共赢,进一步提升基地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建议重点加强基地公园绿地,城市街头绿地,道路绿地,企业居住区绿地建设。在基地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与基地绿化现状相结合,提出对基地绿地规划设计优化的一些想法:

基地绿地系统分类

通过对基地绿地系统总体梳理,将其分为三大部分:

以城区绿地、台塬森林、平地防护林为主体绿化,建立点、线、面、网相连接的生态保障林体系,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1]

以森林旅游与基地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结合的方式,拓宽绿化富民渠道,稳固生态保障林体系,促进城市包括绿化在内的绿色产业发展;

以森林公园、名胜古迹、城市园林、古树名木等为主,人文与森林景观相结合的文化传承林体系,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空间布局

在空间布局上,加强绿化生态网络体系,点、线、面结合一体建设,以城区为核心,以建设城市绿地为重点,结合文物绿地的保护与恢复,全面整合台塬、平地,道路、水系、各类防护林、花卉苗木基地、城区绿地等,建立山地森林相辅,生态廊道相连,城市绿化镶嵌,全市一体的绿化景观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基地绿色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根据航天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特征和资源利用的分异性,以及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与发展对绿色空间的拓展性趋同存异等要求,结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景观总体规划,提出航天基地城市绿地建设空间布局为:

“一核多点、经纬两轴、两廊道”

“一核多点,多点带面”----主城区绿色福利空间建设

“经纬两轴,林路相连”:----城市道路绿化结构

“两廊道”----基地绿色屏帐

具体分析

“一核多点,多点带面”----主城区绿色福利空间建设

以星河中央公园为基地的绿色核心,结合城市空间的整体布局,围绕城市绿心组团式发展绿地,在基地内建设星河运动公园等,增加广场绿地、街旁绿地等,同时增加居住区,单位绿地面积,多点带面,整体提高基地绿地面积,提高基地园区环境。

“经纬两轴,林路相连”:---城市道路绿化结构

以东长安街、航天中路等为代表的横向道路绿化轴线

以雁塔南路、神舟四路等为代表的纵向道路绿化轴线

结合总体规划道路布局、城市四界用地和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提出以纵横两轴的道路绿化结构,首先,规划以东西向的东长安街和航天大道为标志的科技文化主题轴线景观迎宾大道绿化,和以南北向的雁塔南路和神州大道为标志的历史文化主题轴线景观迎宾大道绿化,形成两轴四条城市主要干道,提升城市交通绿化环境和城市绿化效果;

其次,以城市辅道为基础,提出“一路一景,纵横有别”的城市形象绿化概念,在城市道路绿化主干树种的选择上结合整体南北文化轴和东西科技轴,通过绿化配置的区别达到南北有别的设计目的,提高城市交通的方向性;形成“林路相连”的城市道路森林生态网络。[2]

“两廊道”----基地绿色屏帐

以基地南侧台塬地带为基础的森林、宗祖文化休闲走廊景观带

以基地东侧西康高速沿线防护林地带为基础的汉陵生态文化休闲走廊森林景观带

建立以牛头寺、华严寺、杜公祠和兴国寺为代表的森林、宗祖文化休闲走廊景观带;以杜陵为代表沿西康高速形成汉陵生态文化休闲走廊景观带两大城市廊道,形成城市防护林带与城市休闲旅游林带的结合,并最终形成新区城市周边生态向城市渗透的整体绿化景观格局,结合城市绿化廊道与城市绿化斑块共同构成的航天基地新型的城市绿化休闲体系。

两廊道是基地范围内十分重要的水、热及生物多样性之源。规划将大大提升区域内森林的防护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使其成为基地范围内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抵御灾害性天气的大型“绿肺”。

基地东侧西康高速沿线地带为基础的汉陵生态文化休闲走廊森林景观带

沿西康高速公路两侧,北起航天大道,南至航天基地南边界,根据实际需要,沿路种植防护林带,该景观防护林带全长约4800米,规划绿地64万平方米。

基地南侧台塬地带为基础的森林、宗祖文化休闲走廊景观带

少陵塬(航天基地南侧台塬段)直观坡面绿化,西起北长安街,南至神舟大道,呈东南-西北走向的长条状黄土台塬,全长约4200米,规划绿地61万平方米。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绿化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地绿地建设需要我们系统性考虑,综合考虑园林的生态、景观、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加快基地绿化建设,从而通过绿地系统的提升,提升整个基地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杨新兵,鲁绍伟,靳芳,余新晓,陈丽华.我国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河北林果研究,2005,20(1):66-69.

[2]郑西平.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中国园林 ,2001/1,43-45

上一篇:填充墙砌体裂缝的防治与加固 下一篇:浅谈如何搞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