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伤是福 第12期

时间:2022-10-23 06:02:41

我爱听故事,更爱听来自不同学校的师哥师姐跟我讲他们找工作时的那些故事。他们告诉我,不用过于担忧自己的“硬伤”,因为有时候,你的硬伤也是你的福气。

有一个师哥,上海某二本院校,学的不是学校强势的金融或者会计专业,而是市场营销。大四找工作时,他去面试了自己最喜欢的松下电器企业。第一轮群面,师哥就傻了眼。5人一组的群面,面试官大概有将近10个。先是自我介绍,第一个同学开口,师哥根本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过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日文的自我介绍。“我的天,欺负我说不来日文啊!结果第二人也是日文介绍,第三个还是!我真的绝望了,我开口那一句中文的‘大家好’,自己都觉得怪怪的。”但是师哥没有自乱阵脚,虽然面试日企不懂日语看似是一件必死无疑的事情,但他还是淡定地把针对松下精心准备的自我介绍说了,因为从小他就非常喜欢松下这家企业,无比了解松下幸之助的生平和他的一些观念。“是真的有感情在里面,所以我说得特别自然,并不像他们由于要说日文显得那么刻板。”接下来是面试官的自由提问,出乎师哥意料的是,将近20分钟的自由提问,几乎80%的问题都是在问他,他也有点受宠若惊了,“那天感觉真的特别好,每一个问题我回答得都很冷静,而且也恰到好处,那时候我知道肯定进入第二轮了。”而现在,这个师哥如愿以偿在他喜欢的松下工作,像是没有悬念的童话。

还有一个师姐的故事也很让我深思。她的英语口语能力不是很强,甚至可以用弱来形容。她在面试的时候因为口语能力令面试官一直表现得对她缺乏兴趣。但师姐很聪明,在面试的最后一个反问环节里用一个问题确定了自己的胜势,她对那个面试官说:“您知道,我在高中的时候一直是学俄语的,进入大学后我才从ABC开始学英语,现在刚刚学了3年。虽然我已经可以在托福考试中取得630分的成绩,但我知道我的英语口语还需要很大的提高,您能在这方面给我一些好的指点吗?”结果那位香港长大、哈佛毕业的面试官立刻有些羞涩地说:“不、不,你的英语已经很让人满意了。我是中国人,我的中文说得还没有你的英文好。你只学了3年就已经这么好了,应该是你给我一些指点。”最后,我这个只学了3年英语的师姐击败了其他学了十几年英文、口语比她好得多的竞争者。

口语说得不好是硬伤,不过没有关系,师姐说“你知道自己可以卖的是什么那就拿出来卖好了,说不定软肋变优势,硬伤也成了一种福气呢。”

曾经有一个北外学英语的师哥去面试“四大”,人家最担心的就是他的数学和商科背景,但是师哥很自信他说,他已经做好了调查跟准备。四大需要什么素质?1.Accounting(会计学);2.Quantitative skills(数学);3.Teamwork(团队合作能力);4.Analytical skills(分析能力);5.Good Command of English(英语)。师哥作为一个英语系的学生、学生会副主席,后3项“四大”需要的素质都很容易搞定。

师哥如是介绍他的经验,“ 自己选修过几门accounting的课程,或者自学过、旁听过哪些课程,并且把课程名字告诉对方或写在简历上。本科所学的东西很肤浅,北大学经济学的也不过学了3~4门数学课,所以不要担心专业不对口的劣势,这些都是可以弥补的。‘四大’不需要你用Probability Theory和Monte Carlo模型来建数学的模型,他们的数学主要是用计算器可以搞定的数学,所以他们只要知道你高中数学不错,大学数学课沾边就足够了。这样,别人需要的东西我都有了,面试的时候就是消除对方的顾虑,降低交易成本就可以了。”看似无商科背景是师哥进四大的硬伤,其实不然。因为为了规避硬伤被戳痛的风险,他除了本专业外自己又选修了微观经济学、会计基础等几门课程,而且成绩不错。平时还坚持阅读《财经》、《新财富》、《哈佛商业评论》等经管期刊,还有一些原版的相关书籍,包括《The New Financial Order》,《Irrational Exuberance》。我想,他朝着那份工作做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上一篇:迷糊姑娘撞大运 下一篇:霸气不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