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窄带:谁将“带”领业界

时间:2022-10-23 05:26:12

虽然看似胜负已定,但是裁决宽带与窄带编解码器之间争论的最有效方式还是要视个案而定。对于VoIP业务的最终用户,宽带编解码器相对于窄带编解码器的优势一目了然:宽带编解码器可提供更高的语音质量。宽带语音编解码器还提供双倍的采样率,从而带来50~7000Hz的有效带通。而在标准窄带VoIP电话中,语音信号采样率仅为8000Hz。

这可使有效语音带通达到约200~3300Hz。对最终用户而言,这意味着宽带语音编解码器可提供保真度非常高的语音呼叫,让电话线两端的人感觉像是在同一房间内促膝而谈。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宽带编解码器,不过最流行的要算是G.722与G.722.2。G.722是国际电信联盟(ITU)于1988年推出的标准化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波形编解码器的频段分离版本。ADPCM等波形编解码器在处理语音时占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周期不多,但要求更高的语音通道带宽。G.722一般需要与窄带ADPCM G.726大致相同的DSP功率;但由于电话声道较高的采样率,宽带G.722需要48Kb/s、56Kb/s或64Kb/s的数据速率,以实现最佳平衡。

ITU在2002年推出的G.722.2有助于降低带宽语音需要的额外带宽。G.722利用宽带自适应多速率(WB-AMR)压缩编解码器,在提高语音质量的同时能够将电话声道的比特率从48Kb/s降至12.65 Kb/s。对于希望利用更低带宽为最终用户提供高质量宽带语音的IP电话制造商而言,G.722.2可能是理想的选择。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IP电话和VoIP设备不都选择提供单纯的宽带语音?答案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面对不同选择做出决定时一般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每种标准所要求的处理功率与带宽大相径庭。利用WB-AMR等压缩编解码器提供宽带语音的代价是需要更高的DSP处理功率,而G.726等窄带编解码器则能够在32Kb/s或更低的数据速率下高效运行。

提供宽带语音可确保IP电话等VoIP设备的用户享受尽可能高的质量体验。IP电话和VoIP系统设计人员要根据最重要的系统设计约束条件选择以下编解码器。

①窄带

・G.711与G.726:提供窄带语音,处理需求低,比特率一般为32-64Kb/s。

・其他具有压缩功能的窄带编解码器,如G.729AB与G.723.1,可提供低至5.3Kb/s的比特率,但是需要更高的DSP处理功率。

②宽带

・G.722:提供宽带语音,DSP处理需求低(类似于标准G.726 ADPCM)。但要求每通道比特率为48~64Kb/s。

・G.722.2:提供宽带语音,可以把带宽压缩到每通道12.65Kb/s,但需比G.722更多的处理周期。

上一篇:采用FPGA实现视频和图像处理设计 下一篇:连接器和插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