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普及对会计改革的影响

时间:2022-10-23 05:10:26

会计电算化普及对会计改革的影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会计工作中逐渐的向电算化方向前进,会计电算化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模式以后,对会计工作是一项革新,在会计工作中,各项流程和方法都将会发生改变,本文将阐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改革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改革;影响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及会计工作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1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1.1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

在传统会计工作中,对于数据的处理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填制完成的,将每一项票据的数据经过手工填写,然后计算汇总,工作量非常繁重,并且由于大量的数据工作经常会出现差错。在实行了电算化工作模式以后,所有的数据处理都将由计算机来完成,只需要将相关的凭证信息输入到电脑中,就会自动按照程序生成记账凭证。由于在电脑中对各种操作模式和程序都进行了设计,所以电算化工作模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由于程序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数据的准确率有所提高,而且速度大大提高。

1.2改变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实行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同时会计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把会计工作分为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 不仅需要专业会计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1.3将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

这种内部控制的部分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从单纯的手工控制转化为组织控制、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使用权控制、输入输出正确性控制、操作过程控制等。

1.4会计本质将重新定位。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只是将会计工作作为服务于企业的一种工具,是被动的接受企业传达的指示,没有创新也没有变革。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简单的重复着固定的程序。但是在会计工作实行电算化的工作模式以后,慢慢的从幕后转向了前台,会计工作不仅是对企业经济数据的核算,还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会计信息数据的整理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进行透彻的分析,对于企业制定经营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且会计工作人员还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5更加重视信息。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模式中,通过计算机将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汇总成对企业有用的价值信息,然后将这些系统的会计信息传递给企业,使企业能够从更加广泛的方向获取到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途径

会计电算化怎样才能适应会计改革的要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经济过程的监控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呢,笔者认为可有以下几种途径:

2.1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要害环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秩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培训抓起,逐步提高。

2.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治理。

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软件的应用和开发,软件是电算

化工作的基础,一切的会计工作都需要通过软件来实施。软件的质量高低对电算化工作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根据自己行业的不同情况具体的选择软件的类型。还可以通过行业内的技术力量进行软件的开发,使软件市场逐渐走向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2.3加强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财务

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治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应逐步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治理工作,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会计治理的法制化。

2.4改革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因为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比较综合的系统工作,所以就要求从事会计工

作的人员要对相关的业务都有熟练掌握。首先拥有专业的财务知识是基础,然后是要懂得计算机的操作和网络的应用等。在会计电算化模式实施后,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就要求其在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方面都有所提高。

2.5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手工条件下对账薄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手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而手工内部控制制度则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更正,还有一部分将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

2.6重新定义会计报表的内容。

由于受人工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手工会计报表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从收集、加工处理到综合利用实现了电算化,从而为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会计报表信息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靳学伟.浅议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网络与信,2008(5).

[2]李宗祥.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区别探析[J].会计之友,2008(6).

上一篇: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 下一篇: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及其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