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10-23 05:06:56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语文教学应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激发小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挣脱“束缚”,从根本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语文教学只有大胆地给学生创造可能和机会,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才能走出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困境。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汉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决定了语文训练必然是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训练形成“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语文教学最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小学生创新的兴趣

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要围绕所要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境氛围的创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为学生探求问题做好准备,在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从形式上创设情景,从心理上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具体教学中,只有解放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去思考每个相关的问题,要敢于让他们去“想”;只有解放学生的“嘴”,他们才会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只有解放学生的手,才能真正写出他们的思路;只有解放学生的身体,教者才能让学生体验他们真实的想法,让学生成为自己头脑的主人。让学生切实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进而积极主动地面对他们所要接触的问题,共同讨论和研究,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充分开发。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命题”的学习方式。“自主命题”就是通过学生自我研读,自我命题,自我作答,教师点评的一种学习方式,实质上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命题的方式,用点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创造精神。经过反复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互相启发、协作攻关,取得了成效。我在上诗歌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本领,然后以课内古诗为学生训练材料,在我指导下实现第一次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再以课外古诗为阅读训练,小组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以往,学生一般只要按照老师的观点、说法,或能背出教师授予的知识,就可得到高分。现在学生自主命题,自我作答,答案不再是教师授予的东西,而是学生读后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如(1)实词解释(2)虚词解释(3)句子翻译(4)思想内容理解(5)写作手法分析。鼓励学生拟新题,设计新鲜的题目,有想像力,课内向课外知识迁移,设想大胆、新奇。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质。

二、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倡导质疑求异,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挣脱“束缚”,改变学生思维不活跃的局面。语文教学中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单一性的,因而我们没必要用条条框框把学生的思维限制起来,应敢于放手,鼓励学生在适当条件下说出不同看法,树立学生自信心,重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重新认识和感知语文,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使教学效果有明显起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疑是思之源,思是疑之本,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创立新理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此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 —— 一切景语皆情语。白居易把画家的观察,诗人的思考,绘画的技巧,诗歌的手法极自然地结合起来了。我先是训练学生的朗读、背诵,指导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然后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诗歌的教学主要以朗读为主,此诗不长,简单点拨后“朗读”便完成了。对于作画,我提出的要求是,只要把诗中写到的事物画出来,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即可。同学们非常惊喜,布置后马上动笔开始创作,都认真地把残阳,江水一半碧绿色,一半是红色,露珠、弯月搬上了画纸,绘成了一幅幅颇有韵味的风景图。选优评议、让大家畅所欲言。通过绘画,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诗意,领会了用有形之物表现无形之情的好处,懂得了欣赏诗歌的方法,陶冶了情操。作业就是写作文,要求写自己绘画的感受,或观画的体会,同学们有切身体会,都写得挺好。真正明白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

三、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此话强调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在师生前展示自己,用更多的创造机遇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我教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贺知章的《咏柳》时,先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让学生从说、写、行等方面自由发挥,张开想象的翅膀,展现自我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色彩,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的前景无限广阔,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急需提高。我们应该为此付出精力,努力耕耘。只有不懈探索与追求,才能有所突破,从根本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上一篇: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反思 下一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